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题:很多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可在碱溶液中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例如,Cl2与NaOH可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醛也具有类似性质,请根据下列反应路线:(1)写出由A~E各物质的结构式。(答案为:A.HCHOB.C...  相似文献   

2.
实验室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 ,得到含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由于该溶液不易分离 ,往往将其当作废液倒掉 ,既造成了浪费 ,又污染了环境 .我们多次实验 ,找到一种回收四氯化碳的可行方法 .1 .实验原理碘单质为非极性分子 ,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而氢碘酸的碱金属盐在水中极易溶解 .若能将溶解在四氯化碳中的碘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 ,就能使碘与四氯化碳分离 .经多次实验我们选用了硫代硫酸钠试剂将单质碘转化为负一价的碘 ,使其由有机相进入水相以实现分离 .所发生的反应为 :I2 2Na2 S2 O3 2NaI Na2 S4O6…  相似文献   

3.
CuSO_4+NaOH→一定生成Cu(OH)_2吗宿玉琴在准备“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的演示实验时,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各取少量进行混和,结果竟得到深蓝色溶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呢?生成的深蓝色可溶性物质又是什么?下面通过实验作一说明.首先,...  相似文献   

4.
几个有趣的化学演示实验刘耀华一、沉淀多次转化的试验药品0.5mol/L的Pb(NO3)2、Na2SO4、Na2CO3溶液,0.1mol/L的KI溶液,0.2mol/L的Na2S溶液。操作在试管中加入Pb(NO3)2溶液,再依次加入Na2SO4、KI、...  相似文献   

5.
1998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江苏省预赛试题有如下选择题:测得某溶液中仅含有Na+、Mg2+、SO42-、Cl-四种离子,其中Na+与Mg2+的个数比为4∶5,则Cl-和SO42-的个数比不可能是()。A.8∶3B.3∶2C.4∶1D....  相似文献   

6.
一、疑难辨析 —ONa溶液和 NaAlO2溶液分别与CO2作 用时,产物的准确判定及两 个反应的区别是同学们学习 的一个难点,现辨析如下. 1.—ONa溶液与 CO2的反应 因为在水溶液中电离出 H+从易到难的顺序为: H2CO3, —OH, HCO3 根据较强的酸可以制备 较弱的酸的原理,在溶液中 —ONa可以和H2CO3 反应,且因—OH较 HCO3易电离出 H+,故其 反应式为 —ONa+ CO2+H2O→OH+ NaHCO3 并且,此反应的产物种类不受— ONa和CO2两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大小的影响. 2.…  相似文献   

7.
[知识要点] 一、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关系网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1.钠单质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柔软、密度小、熔点低,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化学性质:(1)易与卤素、氧气、硫等化合,甚至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氢气化合为NaH,其中与氧气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结构不同、现象不同;(2)与水或酸的水溶液反应.注意反应的实质、现象和剧烈程度对比.(3)与盐的水溶液反应,注意反应的实质是先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例如 Na与CuSO4溶液反应为:2Na+2H2O+CuSO…  相似文献   

8.
是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现行资料中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Na2S2O3中的硫为+2价(销为+1价,氧为-2价,由化合价规则求出流为+2价),与硫酸反应后变为+4价(SO2)和0价(S),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另一种观点则认为,S2O3-中的一个硫原子S(中心疏原子)除同三个氧原子以极性健结合外,还与另一个硫原子S以非极性健结合,这样,S即显示0价(由化合价实质得出),S显示+4价(由S显0价、氧显-2价、S2O显-2价推算出),与硫酸反应后,S转移到SO2中,仍显+4价,S转移到单…  相似文献   

9.
[知识要点] 1.碳硅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2.硅及其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与固体物质作用(炼铁的还原剂)(炼铁的还原剂)(镁蒸气不能在CO2中冷却) 2CO2+2Na2O2=2Na2CO3+O2(缺氧环境下作O2的来源)(2)与碱溶液或盐溶液反应, ①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②CO2与次氯欧盐的反应: CO2十 Ca(ClO)2+ H2O=CaCO3↓+2HClO CO2十 NaCIO十 H2O=NaHCO3十 HCIO 酸性:H2CO3>HCIO>HCO3 ③CO2通入水玻璃中 ④…  相似文献   

10.
硫和亚硫酸钠的反应中谁是氧化剂四川重庆市江北县第一中学(631144)胡明盛将硫粉溶于沸腾的亚硫酸钢碱性溶液中可制得Na2S2O3,这个反应中什么物质是氧化剂?什么物质是还原剂?有人从反应中电子得失,并以碱性介质中的电势图为根据,认为Na2SO3是氧...  相似文献   

11.
意义及原理目前,对乙醇氧化的实验有多种改进方法.常见的有改进仪器装置法和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法,这些做法有的操作繁琐,有的反应难于控制.笔者则利用氧化铜粉末和氯化钙与乙醇形成的加合物共热来达到乙醇氧化的目的.本实验把气固反应变为固固反应,装置简单,药品用量少,时间短,现象明显.这有助于提高课堂实验教学效果,同时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展其思维能力.CaCl2·4C2H5OH+CuO△CaCl2+Cu+CH3CHO+H2OCH3CHO+NaHSO3→CH3CSO3Na↓HOH实验装置图操作步骤及现象…  相似文献   

12.
硫酸亚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氢氧化亚铁 :FeSO4 +2NaOH=Fe(OH)2 ↓ +Na2SO4制得的氢氧化亚铁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它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 :4Fe(OH) 2+O2+2H2O=4Fe(OH)3。因此 ,采用教科书上叙述的实验方法几乎看不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只能看到沉淀由灰绿色逐渐变为墨绿色 ,最终变为红褐色。这对教学中验证Fe(OH) 2 是白色沉淀带来困难 ,使学生疑惑不解 ,达不到实验效果。为了得到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 ,必须防止其氧化。为此 ,在实验操作中应注意采取以下措施 :1 …  相似文献   

13.
研究发现在H_2SO_4及NaCl的介质中,微量碘对高碘酸钾氧化百里酚蓝的褪色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微量碘的新方法.其检出限为2.17×10~(-4)g/L,碘的线性范围为:2.17×10~(-4)~4.89×10~(-3)g/L,用于加碘食盐中碘的测定,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4.
1 实验目的  使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便,有效地防止有毒物质H2S和SO2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装置图2 实验用品  铁架台、万能夹、单孔橡皮塞、药匙、玻璃管、自制弯滴管、Na2S(固)、Na2SO3(固)、NaOH溶液、浓H2SO4。3 实验装置(如装置图)4 实验操作41 按图连接实验装置,向玻璃管A端放入少量Na2S晶体,B端放入Na2SO3晶体。42 分别将两端滴管中的硫酸挤压入琉璃管内,A端反应生成H2S气体,B端反应生成SO2气体,过一会,两种气体相反应,使玻璃管内壁上附着淡黄色固体…  相似文献   

15.
Al_2(SO_4)_3和Na_2CO_3溶液反应实验的改进沈阳市辽宁省水利学校(110122)杨立军,张金海Al2(SO4)3和Na2CO3溶液反应的实验目的是验证盐的水解在盐溶液反应中的应用,实验所要得到的正确现象是有白色沉淀和气泡生成.我们按教材中?..  相似文献   

16.
鉴别CO_3~(2-)与HCO_3~-的特效方法广西武宣县中学黎光读(545900)关于Na2CO3与NaHCO3的鉴别,目前杂志资料已介绍的诸如(1)加热法,(2)Mg-SO4溶液法,(3)BaCl2溶液法.(4)CaCl2溶液法以及(5)Na2SiO...  相似文献   

17.
一、变质原因分析(一)易与空气中CO2作用而变质1.可溶性氢氧化物,如NaOH、KOH、Ca(OH)2、Ba(OH)2等。2.部分碱性氧化物及过氧化物,如Na2O、K2O、Na2O2、K2O2等。3.部分水解显碱性的盐或溶液,如NaAlO2溶液、Na...  相似文献   

18.
按照现行中学化学教材必修本第二册,实验[3-1]制备Fe(OH)2,往往得不到理想的白色絮状沉淀,对此实验曾有很多改进措施,但其操作方法繁琐或者实验条件过于苛刻而难以推广.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多次探索,采用电解法制备Fe(OH)2,方法简使,现象明显.一.实验用品:N42SO4溶液、稀盐酸、蒸馏水、铁电极(两支)导线、低压电源、试管(251mm×100mm)铁架台,三孔橡皮塞.二.实验装置三.实验原理:用铁作电极,Na2SO4溶液作电解液,电极反应式为:阴极:2H2O+2e=H2+20H-阳极:F…  相似文献   

19.
化学模拟测试题陈素云(A卷)一、选择题:1.下列微粒中,半径最小的是()(A)S(B)Cl(c)Na+(D)Mg2+2.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NH4Cl(B)NH3·H2O(C)H25O4(D)MgCl23.阴、阳离子具有相同...  相似文献   

20.
第十三章离子键熟练掌握的题目1.下列哪些物质最有可能不是由离子构成的?a.H2Ob.Na2Oc.CO2d.CaSe.NH3f.SO22.设计一个表格,表示出下列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族序数、得到和失去的价电子数、产生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的符号。N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