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东坝小学一共有十四位教师。过去虽然也备课,但是有的老师以为备与不备差不多,有的老师把参考资料抄录一番,有的老师备了课,上课时不顾学生,照读下去;因此,备课工作在教学上所起的作用很小。上学期中,由于老师们通过了有关文件的学习,对于备课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关键,开始有了认识。因此,半年来的备课工作,开始有了些进步,得到了下面几点体验: (一)要认真做好教学笔记:如杜悦义、傅廷兰等老师,经常把学生作业上的错误,记入教学笔记中,作为备课时检查复习的内容。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可以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到自己  相似文献   

2.
焦裕禄同志给我们留下了一句名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亲自实践,掌握第一手资料。 由此,我想起了教师的备课。 有的教师,备课一味照抄参考资料,似乎没有参考资料就寸步难行。这除了一部分是属于水平的原因外,更多的恐怕是由于缺乏教学上的进取精神,满足于吃别人嚼过的馍。 不可否认,参考资料有它的参考价值。但是,教学毕竟是一件复杂、细致的事,同一教材,即使在一起备了课,不同教师的教法还是会截然不同;就是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讲同一教材,教法也可能前后迥异。因为  相似文献   

3.
课改背景下的备课本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它是指教师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把自我的兴趣、爱好、生活体验及人生经历浸润其中而对文本进行独特的处理,从而赋予文本灵性,实现教师自身的人生价值。但现实中的备课已经“面目全非”。教师们也变成了语言文字的搬运工:从教学参考资料“搬”到教案本,从老教师那里“搬”到青年教师这里;从去年,甚至是前年的教案再“搬”到今年,日复一日。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份调查,在20所不同的学校对某一相同年级教师的备课笔记进行了调研,结果让人瞠目结舌,这些备课笔记惊人地相似!于是,很多人在质问,我们的备课怎么…  相似文献   

4.
谢早早 《教师》2012,(25):31-3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写教育日记让老师终身受益。”教育日记,也可以说是教学笔记,它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通过写教学笔记,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进入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语文名师工作室三个年头了,我养成了写教学笔记的习惯。厚厚的笔记本上,那些看起来还有些凌乱的字迹也许算不上什么精彩的“教学论文”。有的甚至只有一两行简短的文字:有和同事讨论问题时。触发的某种灵感;有课堂上的遗憾或是精彩;有翻阅教材时的“异想天开”:还有读到精彩的文章时的长长短短……它表达的是一种感悟、一丝心境、一缕情怀。更多的是随意、随性,有感而发,但它却真真实实地记录着我平时教学的点点滴滴,课前课后的一些思考和感触。  相似文献   

5.
<正>三、训诂学与文言文教学也许有的语文老师说,虽然训诂学与文言文教学的关系密切,可是我没学它也教了这么多年书,足见训诂学不是“必修”的。不错,我们有很多教师对于文言文具有很深的修养,或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有些人曾经学习过“古代汉语”课程,目前不但胜任教学工作,而且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即使是比较年轻的同志,因为有各式各样教学参考资料的帮助,完成教学任务一般说来也是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刚从学校毕业出来担任语文教学时,拿到课本不知怎样备课,渐渐地从别人的和自己的教学中总算找到一个“窍门”:要教好一篇课文,似乎只须多找参考资料,抄参考资料,再照样搬到自己的备课笔记上,记熟了,然后在课堂上把这些抄来的东西背给学生听就成。自己对课文本身懂不懂,熟不熟,那倒反而无关紧要;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如何,更是没有想到。这样讲课就不是从课文本身出发,而是讲了许多外加的东西,当时心里还很洋洋自得,认为不照书讲是自己有“本事”。有些政治性比较强的课文,我就根据参考资料,从中抽出几条抽象的概念、口号来讲一通。如教《纪念白求恩》,我就先借了一大堆参考资料来翻阅,然后选定一个现成教案来参照着写备课笔记,这个  相似文献   

7.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各科教学参考资料”(一九五四年春季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和广大的小学教师同志们见面了。希望大家多提意见,作为修订的参考,使它更趋完病善。这里,只把编辑这一套参考资料的意图和经过、它的内容、以及运用时应请注意的地方作一说明。我们的编辑意图是这样:帮助教师在正确地掌握教材的基础上,相应地改进教法,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并在缺乏参考书籍及尚未建立教学研究组织的情况下,希望对教师们备课,能够起一个助手作用。  相似文献   

8.
1988年,袁浩与全校教师谈个人备课。在说到备课笔记时,袁浩说:什么是备课笔记?备课笔记是教师为了上好课,在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思考、设计的文字记录。好的备课笔记中无处不浸透了教师的心血,闪耀着智慧的光  相似文献   

9.
要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常规执行情况,时下比较通行的做法是“三部曲”——听课;查阅学生作业;查看备课笔记。而在查阅教案时,稍加留心便可发现,不少教师的教案已呈“古色古香”之态。问其所以,教师的回答是:“教材未变,教案自然就用不着新写。”于是乎,一本教案每每是“新三年,旧三年,增增删删又三年”。甚至教师彼此之间还“互通有无”,一本备课笔记,如接力棒般辗转于数人之手。近年来,普通中小学各类教材已基本稳定,除了编排体例上有些变化外,教学内容无太大变动,加上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课务安排上采取了“循环制”,这就使不少教师无…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三课”指的是“备课、说课、评课”,乡村中小学教师只有把握好“三课”才能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现就乡村中小学教师如何把握好“课”,提一些个人见解供教师们探讨。 一是把握好“备课”也许教师都会说,当教师还有不会备课的吗?但在实际中有的教师备课不够完整、科学。有的三言两语;有  相似文献   

11.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备条件。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备课上存在一些认识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种:(1)现行“九义”教材都有配套的教师用书,故有些教师对各课不重视,教案只是教师用书的搬家。(2)已经教了几遍了,不备课也能讲,教案只是用来应付检查,有的甚至原封不动地用旧教案来应付搪塞。(3)有的教师可以说不会备课,在教案中看不出教学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也看不出如何教和达到什么目的要求。(4)个男教师没有教案,上课时…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乡教研员,经常深入到学校听课、查阅教师备课笔记,了解教学情况,进行教学督导。在这当中,我发现一些同志备课时抄参考书(诸如《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教案选编》、《优秀教案集》等,姑且都称之为参考书),授课时念参考书,把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了由教师抄参考书、念参考书,到学生听参考书、记参考书。这确实发人深思。笔者认为,看教学参考书是有好处的,对教学有一定帮助。例如,在教学中有些需要的资料,它现成地给你提供出  相似文献   

13.
我们学习了江苏教育第七期的一篇短论——必须解决备课的几个问题之後,同志们在业务学习会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起初,有的同志说:“一节课有四十五分钟,不备课没得话说”。也有的说:“不备课在上课时就要乱谈一通,或者是照本宣读,先生讲得没有劲,学生听得也乏味。”还有的说:“课是要备的,不然你就没法给儿童作笔记——生字解释:甚至有不认识的字,或者算术难题,学生发问,恐怕还要挂黑板”.同志们都以各人不同的切身体验来理解备课的意义:但是,这些看法都是不够全面的.这除暴露了他过去自由主义的教学态度以外,同时也说明着今天仍然是抱着任务观点的来认识备课问题。上面几种不同的说法,好像是为消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而备课,是为在课堂教学中谈得津津有味而备课;是为给儿童作练习笔记、找几个生字解释、解决算术难题、免得挂黑板而备课。当然我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以下情况:也许因为不是上公开课,没有外人听课,有的教师就习惯了“今天把书翻到某某页”的导语方式;也许是因为没有人督促,没有人“相逼”,有的教师也就习惯了掂着书走进教室,今天讲什么到讲台上再想;也许是因为教学工作的平凡与琐碎,容易引起疲劳与懈怠,于是有些教师便没有了激情,不再去精心备课,在课堂上就照本宣科,什么创造性、新课改之类的都放在了脑后。可是这些习惯一旦形成了,将积重难返。我们的语文课会走向哪里?语文课的生命力将靠什么来维持?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若不能设法使学生…  相似文献   

15.
如今教学参考资料越出越多。每个教师手头上起码有个十本八本。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教师掌握较多的教学参考资料不是坏事。但是,随之也出现了一个弊端。有的教师把参考资料当作备课上课的“法宝”,从教学目的到教学过程,从教时安排到作业布置,都一一照搬不误。谁料想,人家成功的教学法,用到自己身上却不灵了,教学效果难尽人意。原因很简单,参考资料上介绍的,大都是人家在他那个地方、那个时间、那个对象中行之有效的经验。一味照搬,舍己适彼,成了“邯郸学步”,岂不碰钉子?!笔者认为,对教学参考资料的使用必须注…  相似文献   

16.
“教参”,是指按照教材内容编写的辅导教师教学的用书(编委会,1985:156)。它的合理使用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诸多方便,对教学起到显而易见的帮助作用:节省教师查找资料的时间,帮助教师理解教材,补充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在教学中少走弯路。但现在的教参越来越多,而且使用教参的学生不在少数,有的课程几乎人手一本教参,使得教师大跌眼镜。有些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堂听讲和做笔记投入不够,流于应付,因为他们有教参,做作业也是照抄答案,  相似文献   

17.
我们每个教师都知道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关键。但是,有些教师,特别是农村单班小学的教师,由於工作繁忙和缺少经验,往往不备课,或者备课不得法。现在我把我教单班小学对备课所体会到的点滴经验介绍出来,请大家指正! (一)时间要从忙中挤。我们农村单班小学教师,一个人独当一面,除掉搞好业务,还要自己进修和配合群众工作,工作忙碌、繁重。我们虽明知备课的重要性,但往往苦於没有时间。为了要挤出时间备课,我把每天工作的时间作了适当的支配,订了一个作息时间表。对於何时做何事,切实按时执行。我每天备课是利用整个晚上,因为我在白天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完。譬如:早上坚持自学一小时,对於学生的各种作业都争取在当天下午课後就批改完,不让它积压。因此每天晚上就能够空出较长的时间(约有二、三小时)专作备课之用。像这样工作抓得紧,作息有规律,时间比较易於挤出,备课便不致感到没有时间了。(二)要有备课笔记。我自制了一本备课录.把所准备的讲课提纲简要地记录在上面,以此作为教学依据,并便於在讲课时照此系统地讲授。(三)要对教材深入钻研。备课时应该将课文加以钻研,以便掌握内容,联系实际,得出系统的讲课提纲来。我在备语文课时,先将课文反复阅读几遍,然後参照“教学参考资料”,并结合实际确  相似文献   

18.
一、情况:本区经过第一次全面调研,发现全区二十九校(内单班二十二校)六十二位教师中,从未备课的十人,备课不经常的十三人(单班教师占二十三人中的百分之八十二点六)。推究它的原因有这几点:“对备课的积极意义认识不足,认为备不备,照核教”。2.工作忙乱,不能合理地支配时间:有时间的也籍口挤不出时间3.认为自已花了不少工夫,总不如“参考资料”上所写的完整,因此乾脆不备课。4.个别教师怕不好的备课笔记被人发觉后没面子。5.自己不懂得备课,又不好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备好课就是基础和前提。目前开展的“说课”活动,就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通过“说课”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教学效果会大有改观。“说课”,就是任课教师在备课时,向其他教师述说自己的备课内容和课堂设计情况。那么,“说课”应着重说哪些内容呢?一、说教学目的。教好一篇课文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说清这一点就会使教师不至于在讲课时无目的地讲。一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应是它的德育目的和知识要求的统一,双方不能脱离;同时还应注意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如在讲…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许多学校,教学参考资料特别受到教师的欢迎。不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更乐于购置这方面的书籍,这是一件好事,说明了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高。但是,也有一些教师过分强调了参考资料的作用,有的把它奉为圭臬,有的则是照搬照套,有的甚至抛开教材,凭“教参”照本宣科,这种“依样画葫芦”的作法,是完全不可取的。一.它违反了教学规律。因为每个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