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的观念与意识、方式与方法、意义与价值、文化与氛围四个维度,对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的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共计13所学校、近千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分析后发现,中小学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诸如非正式学习的意识模糊与自我发展的观念混乱、自主发展的离散性与专业精神的淡漠化、非正式学习取向的理性主义与学习方式的单一性、非正式学习理论的缺失与转化运用的低效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严重阻碍着中小学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师的非正式学习,学习内容繁杂、主题不明、方向不清是该学习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若不加以引导和规划则容易导致教师非正式学习随心所欲、漫无目的、毫无计划,最终沦为没有深度的低效甚至无效学习。基于此,要保障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的有效性,其学习必须聚焦于具体教育问题的解决,保证目标的指向性;必须有明确的学习范畴,保证目标的集中性;必须彰显教师的专业特质,保证目标的价值性。  相似文献   

3.
非正式学习是中小学教师学习的主要形式,也是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当前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面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式单一、城乡教师非正式学习存在较大差距等现实困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的主体、内容、时空等均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在这一影响和推动下,混合学习、跨界学习、网络社群学习必将成为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种重要途径。利用自编"关于教师学习的问卷调查表"并辅以访谈法,在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选取了七所中小学的155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正式学习具有机会差异性,中小学教师对于正式学习的作用具有两极分化的看法;而非正式学习具有机会均等性,中小学教师对非正式学习的作用具有较高的评价。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灵活促进中小学教师的正式学习,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中小学教师的非正式学习。  相似文献   

5.
教师非正式学习文化是教师在长期的非正式学习实践后,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教师发展与存在的稳定方式,是教师发展的深层次、机理性东西。教师非正式学习文化具有目的的非功利性、表现形式的非结构性、来源的多元性、"成果"的非显现性、场域的情境性、主体的自主性等独特性特征。当下,要从观念层面上整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制度层面上互补"显性制度文化与隐性制度文化"、物质层面上融合"物化与人化",以建设一种符合学校教师终身发展的非正式学习文化。  相似文献   

6.
教师非正式学习文化是教师在长期的非正式学习实践后,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教师发展与存在的稳定方式,是教师发展的深层次、机理性东西.教师非正式学习文化具有目的的非功利性、表现形式的非结构性、来源的多元性、“成果”的非显现性、场域的情境性、主体的自主性等独特性特征.当下,要从观念层面上整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制度层面上互补“显性制度文化与隐性制度文化”、物质层面上融合“物化与人化”,以建设一种符合学校教师终身发展的非正式学习文化.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专业引领主要是指引领者的教育理论对被引领者的教育实践的引领,其中根据引领主体是以角色本位还是团体本位划分为正式的教师专业引领和非正式的教师专业引领两种形式。通过分析教师文化的类型和教师专业引领类型的匹配关系以及这种匹配关系自身的利弊,说明创建自然合作文化.对发挥非正式的教师专业引领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师非正式学习是教师在正规培训之外所进行的所有学习活动。教师非正式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有助于填补正式学习的缺口;有助于拓展教师学习的资源。教师非正式学习主要有"由教师个人发起的非正式学习"和"由人际互动促成的非正式学习"两种形式。要促进教师非正式学习,就必须激发教师的学习动机;为教师非正式学习提供学习时间、空间的保证;赋权于教师;建设合作信任的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9.
胡亚慧 《考试周刊》2014,(25):13-14
终身教育用事实证明了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性。非正式学习文化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构建和谐的教师非正式文化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终身学习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各种社会性软件随着网络的发展发挥出日益重大的社会价值.对中小学教师发展非正式学习是一个重要的契机。目前关于充分有效利用社会性软件来促进非正式学习方面研究较少。通过调查问卷深入了解目前中小学教师应用社会性软件的具体情况,总结分析现状.提出应用性策略促进中小学教师提高自身素养,拓宽教师职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适合中小学教师的学习方式较多,常见的如观模性学习、经验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合作性学习、闭环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上述学习方式各有利弊。为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中小学教师需要深入把握上述学习方式的特点、要旨、适应对象和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我国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依旧突出地表现为职业内单向流动、职业外流失严重、流动杂乱无序且纠纷增多等不合理态势。其根本原因不仅在于其正式制度的缺失和不健全,更在于一些非正式制度的不合理,如观念意识偏差、传统家庭本位思想、教师职业道德与信仰式微、不良习俗惯例,等等。为此,必须塑造正确的教育观念意识;消除传统本位思想的不良影响;重塑教师职业道德和信仰;革除不良惯例,构建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等等。通过正式制度构建与非正式制度重塑两种路径齐头并进,方能有效促进教师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自觉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使命。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中存在“限制性规定与尝试性行动”“社会惰化现象与教师科研热情”“学校群体思维与教师个体创新”等诸多组织行为冲突。推动“跨校非正式教师科研共同体”建设是区域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应有超越。在组织属性上,跨校非正式教师科研共同体强调个体目标优先、教师专业归属感、成员构成多元化、专业权力分散、成员间相互信任、知识分享上的集体作用等;在知识特征上,跨校非正式教师科研共同体追求个人经验与思考的互补性,研究过程表现为深度学习与创新行动,科研输出力求个性化、实验性与启发性;在文化品质上,跨校非正式教师科研共同体依靠友谊哲学,具有学习型组织型态、灵动风格、积极氛围和自然生态。区域构建跨校非正式教师科研共同体的政策支持包括:以筑巢孵化、共融网站、成果推广为内容的平台支持,以规定导引、榜样示范、学会联结为形式的组织支持,以研训辅助、项目支持、经费激励为路径的资源支持,以督评带入、晋升参照、专项评优为方法的评价支持。  相似文献   

14.
用自编的《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调查问卷》对桐庐县教师流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非正式制度的四个维度对教师流动有着显著影响:规约教师流动的非正式制度因素因教师性别、教龄、任教地区的不同呈现一定的差异:集权文化、家庭本位、传统认知、专业信念等方面对教师流动有显著影响;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领导政策的正确执行、教师观念及行为的转变、社会舆论的支持能促进教师的有序流动。在对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知识水平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广度与深度,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与成功进行。分析了目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非正式学习的内涵与特征,并从4个方面研究了促进教师非正式学习的思路,以期形成对当前培训的有效补充,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对广西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调研广西中职教师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的现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量化和定性分析。研究表明,中职教师认可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为促进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应为中职教师提供更多与校外同行、专家和企业交流的机会,建立在线学习与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是教师自我组织、自我决定、自我激励的自下而上的学习活动。其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显性与隐性、教学任务取向与自我存在取向、教育场域与非教育场域、意向意识性与非意向无意识性等八大类型。其在结构上由教师自我发展的目的、多主题的内容、情境化的场域、开放化的方式以及教师自主化的评价等五个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18.
非正式学习情境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其三种主要培养模式——植入式、辅助式、合作式对职前科学教师的知识观、教学观和教师角色认同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基于我国现有的科学教育需求和科学教育现实之间的矛盾,在职前教师培养体系中发展大学—中小学—非正式学习情境相融合的三位一体的培养共同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教师协作组"是近年来在加拿大逐渐兴起的一种中小学在职教师能力提高模式.它是非正式专业教学小组,特点是通过同辈学习、合作和思考对话来专注专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教师协作组的要素、成员组成、功能和形成方式及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的试点实践情况,旨在为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0.
非正式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促进教师进行非正式学习应当采用以下策略:创设教师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氛围、搭建促进非正式学习的基础设施、帮助教师提高学习能力和整合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