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德育必须植根于现实生活才会拥有繁殖的肥沃土壤。然而德育话语长期疏离现实生活,德育内容很大程度是基于逻辑推衍的应然结果,遮蔽了现实生活的本真,学校和主流传媒所传递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显得苍白无力,传统德育话语主体逐渐陷入失语困境。伴随着"自媒体"、"小微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兴起,新兴话语主体逐渐与学校、主流传媒等传统话语主体分庭抗礼,使统一的德育话语权开始碎片化。  相似文献   

2.
朱静雯 《知识窗》2023,(1):105-107
随着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传统媒体如纸媒、广播、电视的影响力逐渐式微,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传播渠道去中心化,传播主体泛化,用户传播场景多元化,各类主流传统媒体也逐渐向数字化进程发展。而身处媒体融合中的音频产业,只有精准定位,把握融媒体时代下重塑音频行业的逻辑,才能推进“耳朵经济”从传统媒体经济生态圈迈向智能经济生态圈的数字化转型。文章以“喜马拉雅FM”为例,分析其运营方式和未来传统广播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3.
王力可 《科教文汇》2009,(34):242-242,247
“十七年”文学中,宗璞《红豆》的出现似乎合乎主流,却又是异军突起的。其独特之处在于,在对主流文学皈依的同时,文本泄露出作者对主流话语的消解和反抗;在集体化语境中,流露出个人话语和主体意识倾向。  相似文献   

4.
秦雅萌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3):I0010-I0010
在现代化先进理论和科学技术的多重加持下,从新闻传播方式到新闻传播渠道、从新闻传播主体到新闻传播效率,新闻媒体传播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新时代新闻媒体传播也面临着多重困境,例如主流新闻媒体与大众媒体传播的相互剥离、高等教育新闻媒体人才培养与新媒体传播行业发展趋势的脱节、传统新闻媒体传播与数字化和现代化等新兴传播模式的相对滞后等,需要紧密结合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发展现状,从多方面深入探索可行性路径和发展策略,推动传统新闻媒体的转型升级,切实发挥其媒体传播的诸多功能。  相似文献   

5.
“微空间”是信息时代新兴的话语场域,话语生产的平民化、话语传播的交互化、话语内容的碎片化、话语效果的裂变化等解构着传统的话语体系。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着众多新的挑战,意识形态话语的控制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引导力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必须正视这些变化,坚守微话语导向,实现向微表达的转换,增加微话语认同,净化微话语空间,从而实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重构,牢牢把握“微空间”的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正>语言是维系人类社会的纽带,人们社会交往的需求是创造、发展和改变语言的主要动力。新创词语在当代社会文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代传媒的发展为新创词语的产生提供了新的契机。一、现代传媒和新创词语的界定(一)现代传媒与传统传媒的区别与联系传统传媒是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传媒方式,“传”即传承,“统”是统治,传承下来的曾占据统治地位的媒体就是传统媒体。在1998年5月召开的联合国新闻委员会的年会上,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指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因特网。”与传统传媒相较而言,现代传媒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利用了新的技术,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种种限制,能够更直接地与受众对话。  相似文献   

7.
李玲  樊春良 《科学学研究》2012,30(3):328-336
 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社会和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引发出伦理与社会问题。本文以国内主流媒体对转基因技术和纳米技术的报道为例,分析国内主流媒体对新兴科技进行报道的变化趋势,比较研究不同媒体在报道内容、信息源、报道态度等方面的特点,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传媒发展形式中,从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到视频网站的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媒体形态的主流,在我国传媒产业以及信息产业当中产生着巨大的作用。在新媒体的发展中,其具备着高科技的技术优势,更能够吸引用户满足公众对于传媒的需求,对通信行业和传统的媒体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变革,它改善的不仅仅使受众的数量或者参与者的主动性,更大的程度上是能够使每个人成为媒体,对信息主动进行选择。在新媒体的视角下,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网络公众服务更为快捷和迅速。新媒体的发展为信心时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创造良好的新媒体服务模式,实现公众信息的全面交流,促进新媒体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苏文萱 《未来与发展》2023,(10):11-19+28
中国通过官方报告、首脑宣誓、媒体传播等方式展现全方位环境形象,而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英国广播公司(BBC)等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在舆论话语中却传递了另外一种不乏偏见和片面色彩的中国环境形象。中国环境形象存在着“自我——他者”认知上的矛盾与张力,原因在于中国与西方世界非物质冲突的可能,“主我——客我”一致性问题和固有印象的自我强化。文章从中国环境形象互动过程模型入手,分析认为,中国在环境形象的身份管理中要进一步扩大环境治理成果,增强形象管理话语的亲和力,与国际话语接轨,讲述好中国故事,管理好环境身份。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格局发生重大改变:新媒体技术对德育时空的拓展,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层次性模糊,知识边界的消解带来教师“话语霸权”危机。此种情况下,培养辅导员的整合能力势在必行.包括树立整合力意识、明确整合力目标、健全整合力组织,从而增强德育影响的一致性、营造整合力环境等方面整合思想道德资源,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王汉宗 《科教文汇》2012,(18):23-24
道德教育,是对学生道德品德的培养与塑造。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其核心是关于人的道德修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十分重视德育教育。他围绕着"仁"与"礼"的政治目标,向学生全面实施了包括人性、人伦在内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使"政治理想"与"道德行为"两大板块的教育达到了和谐统一。本文从"孝悌"、"财富观"、"诚信"、"知行"、"自省"等方面论述了孔子德育思想对中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对象、场域,从一定意义上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形塑了思政政治教育者话语的全新的权力平台,进而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控制力和影响力。不过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发展中遭遇了一定的困境,话语的利用力、传播力、调控力式微。因此,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话语要转换言说方式,构建话语的对话平台,形成新型的话语体系,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软硬件”,使之接地气、涵生气、蕴底气。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中职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开展的阳光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阳光德育”理念。主要阐述了阳光德育的内涵及其特点.从三方面总结了阳光德育的探索实践:落实阳光环境建设,陶冶师生情操;实施阳光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实施阳光德育,推出“柔性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深化宣传思想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先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文化建设全过程,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石,是高校思想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的纲领。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原则下,通过拓宽思路搞活思想理论建设、引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营造积极的主流思想舆论等途径,使宣传思想工作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面对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网络德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本文首先在综合学术界诸多成果的基础上对网络德育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界定,并从占领意识、目标、内容、方式等多方面阐述了高校网络德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主体化”、“生活化”、“合作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涂珊 《科教文汇》2013,(5):23-24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已是衡量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思与法”这门高校公共必修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课程思想,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将“思与法”课程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势必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越来越多地受到其影响。网络发展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话语表达、话语影响力等均发生很大变化,需要进行话语创新研究,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媒介并建立互联网络的信息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丁俏琛 《科教文汇》2014,(2):181-181,186
在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常发现有的学生存在情感淡漠、行为自私、人际关系弱化等问题。为此,作者根据“接受美学”读者本位论的思想.从学生的内心认知、生活经验及如何激发学生对德育的主动参与几个方面探讨怎样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构建主体性德育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校的德育教育存在把德育目标当做德育教育的起点,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严"、"爱"脱节,师生关系恶化等误区,导致德育功能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水平。我们认为,依仗实践,合理发挥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性,不失为学校德育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沈珏敏 《科教文汇》2014,(28):10-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交往”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交往理念”是指导交往活动的重要因素,它的核心是“追求平等”和“尊重双方的主体性”,即追求交往双方的平等性。将“交往理念”引入军校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价值。具体体现在:有助于促进道德教育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还有助于学校道德教育更具时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