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德山 《文教资料》2010,(33):134-135
教师在工作中遏到调皮、行为习惯不良学生常常感到气愤、无奈。本文分析和总结了教师们处理这类问题所采用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小学教育过程中,由于考试升学压力教师大都采取"满堂灌"的形式,以教师讲解、学生听记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其终身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教案设计、课堂气愤、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各个方面出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教师的我们似乎都有过类似这样的抱怨:"刚讲过的类型题,又不会了。"的确,刚讲过的类型题,当再次出现时,仍然有一部分学生不知何解,令为师者气愤。那么,我们在气愤自己学生的同时,是否进行了自我反思呢?其成因是否应主要归咎于我们广大教育者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何谓"道"?古指道理,而今时今刻解释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是不是更为恰当呢。然而,我们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是不是忽视了这一点呢?只侧重于授业解惑,按部就班地就题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教学当中常会遇到如下的场景. 场景一:教师讲过多次的习题,叫一学生上台演板,结果仍然出错.教师一时气愤,破口而出:"你头上长着猪耳朵吧!我讲了那么多次,你都没听到?" 场景二:一学生几乎天天迟到,班主任叫他进办公室解释原因.听到一半老师即不耐烦打断他:"不要每天给我编这些没用的谎言!我知道,只有一个字可以解释你的行为,那就是‘懒’!即使天上有馅饼掉下来,你也会懒得去捡!"  相似文献   

5.
徐爱花 《教师》2012,(36):72-72
小学数学新教材安排了较多的、有一定难度的拓展题。这些拓展题联系生活、注重应用、题型新颖、内涵丰富,有较高的教学价值。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道拓展题,教师用了半节课、一节课甚至更多时间来讲解,仍然会有部分学生一知半解,少数学生一窍不通。特别是遇到比较难的拓展题,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仍是一头雾水。但鉴于是教材上的内容,教师又不敢轻易放弃,于是会不断地"炒饭",但无论怎么炒,仍然是"夹生饭"。那么,怎样处理这些拓展题比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授课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果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不当,不仅影响授课质量.而且师生之间易产生矛盾:在教师异常气愤的同时。不但教师的威信难以树立.而且可能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严重者还可能给学生带来一生都难以抹去的伤痛和阴影。  相似文献   

7.
正"少教多学"是指减少教师"教"的时间,增加学生"学"的时间,强调把学生看成学习的独立个体。教师的"教"应该以促进学生独立地"学"为着力点,课堂教学应致力于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那么,为什么教师要"少教"?学生学什么才是"多学"?难道只要教师做到"少教"就一定能实现学生"多学"吗?这些是需要首先澄清的问题。一、"少教"的必要性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进行全人教育,而非单一地灌输知  相似文献   

8.
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班主任,常常会"敏感"地发现学生的一些"违纪"行为。但如何把处理这些"违纪"当作一种自觉提升的过程,却值得研究。小伍老师,刚从科任教师接手初二某班班主任兼数学课。作为该班的语文课教师,我对他处理第一例学生"违纪"事件的做法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思想境界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吸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彰显个性的主渠道.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总想在短时间内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使知识得以转换,学生的能力得以发展,师生的情感得以升华.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担当"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教师却时常身陷困境,遭遇尴尬.有时讲解正入角色并陶醉于自我喝采时,突然从课室中"飞出欢乐的歌";有时教师良苦说教、善意疏导却引发了学生"风风火火"的顶撞行为.对此,教师如何平抑心理"气愤",合理导控,这对图获良好的教育效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首先应当肯定,这场大讨论击中了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些要害,令我们许多从事语文教学的中小学教师汗颜。中国有两句俗话:一句是"当局者迷",我们语文教师确实迷惑了。几十年来,一次又一次地折腾,语文怎么教?绝大多数教师感到无所适从,"越长越不会教",是教师们普遍的苦衷。另一句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个中国人,只要稍有文化,便有指责语文教学的本事,今天说我们少慢差费,明日批我们摧残儿童,让我们这些热爱语文教育事业的人心寒。(女儿的作业)一文,其选材之偏狭,语调之嘲讽,更令我气愤。好像学生作业只有语文的负担重,语文教…  相似文献   

11.
蔡国平  郭苏亚 《家教世界》2013,(8X):173-174
<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碰到课堂气氛呆板,学生反应迟钝的现象。教师出示一个问题,石沉大海,尤如"对牛弹琴",此时教师往往非常气愤,甚至大声斥责学生,然而越骂情况变得越糟糕,学生的思维仍处于抑制状态。长此以往,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我针对这一状况,在数学课上作了一些尝试。一、不吝啬赏识教育1、讲究微笑艺术教师的微笑,实际上是在用巧妙的语言告诉他们老师喜欢你,学生心理上有种满足感,能唤起他们心中的快乐。教师的微笑会使师生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精神,提高综合能力,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关键。没有教师教师"教"的主导,就没有学生"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决定着学生的"学"。把课堂上的时间还给学生,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最好体现。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中,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所占用的时间比最少要达到1︰2。为了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还要优化教师的"问"、鼓励学生的"问"。要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就要优化学生的"练"。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才会一改往日容颜。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确,开放式的语文阅读教学,给了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可是自由不是放任,在倡导学生思想自由的同时,教师不能放弃必要的引导。下面是笔者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九色鹿》的教学片段。师:"假如你就是国王,你听了九色鹿的话,你会怎么说、怎么做来惩罚调达呢?"生甲:国王非常气愤,说:"调达,你这个见利忘义的家伙!当初九色鹿救了你的命,你现  相似文献   

14.
正在对高中学生进行调查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中语文学科占据倒数第二位,可见很多学生都对高中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在高中教材中包含着很多优美的文章,为什么学生却不喜欢语文学科呢?这样我联系到了总让人费解的"黑洞之谜",在语文学习中,教师教学方式造成的低效率和学生学习的错误方法就好比这些难解的"黑洞"。这些黑洞导致了教师和学生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获得的  相似文献   

15.
包闽  李力 《中学生物学》2013,29(4):10-11
教师无论多么精心地备课也难以完全预知课堂的所有细节.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往往让教师始料未及,能否合理地处理这些"不速之客",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南宋朱熹说得好:"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来自学生的问题正是教师教学灵感和教学资源的"源头活水",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推进教学,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教师的角色要发生一些变化,不能以教师讲学生听为唯一手段.教师要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但同时教师的有效引领作用又不能降低,如何处理这一矛盾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画龙点睛"的策略,即"画龙"让学生自主完成,"点睛"由教师来完善,这样既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很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面结合一些案例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画龙点睛"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田丽霞 《班主任》2014,(6):66-68
正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教师该说些什么呢?我认为有七句话必须说。第一句话:发生了什么事儿?学生犯错之后,我们首先要问学生:"发生了什么事儿?"这句话听起来很平常,其实很重要;它看似很简单,大家都在说,其实很多人经常忘记说。一般情况下,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会很着急,甚至很气愤,于是就不问青红皂白,凭想当然去做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的,否则他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否则老师不会处罚你。""一定是你在撒谎,他从来不撒谎。"……这种"连  相似文献   

18.
1.何谓"小时间"?首先,它不是整块的,相对于"课堂教学的时间"而言,比较零散、短暂,而且很不连贯。我们提出的"小时间"很固定,分别指早晨教师做操时的5分钟,中午学生午餐后的半小时,以及傍晚学生放学前的10分钟。这些时间需要科学地安排,让教师与学生感觉自然、合理,而不觉得紧张、有压力,并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接受。  相似文献   

19.
苏红 《贵州教育》2011,(24):43-44
很多教师说,自己不快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常常让自己很无奈很气愤很伤心。常听到教师坐在办公桌前长吁短叹,因为上课的时候有学生捣乱;也常看到有教师课上了一半就气冲冲地从教室里撤了出来,因为气得实在上不下去了;还常看到有教师为学生的诸多错误、毛病头疼,抱怨不断责备不断;甚至还常看到有教师面对学生的顽劣无计可施而眼泪汪汪,或...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甚至教师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细观一些数学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在面对这些"错误"的教学资源时,缺乏引领的技巧,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常见处理的误区,出现教学失衡的现象。一、教师面对自身错误,不敢直视案例:教学"最小公倍数"时,教师在练习环节出了一道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