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棋天地》2007,(19):98-98
经常来天地间下棋的,除了四大高,还有四大博。博者,博学,博士也。 今天先介绍王博王静。王博士江苏扬州人氏,80年考人北大数学系,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工业大学。其时赶上擂台烽火燃遍神州,耳闻目染也学了个一招半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顾晓蕊 《围棋天地》2008,(15):102-103
小美五岁,报名参加了围棋特长班,从此与围棋结缘。我爱屋及乌地“迷”上了围棋,成了名副其实的围棋妈妈。  相似文献   

3.
鹭弈 《围棋天地》2007,(11):94-94
景色秀丽的厦门大学依山傍海,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大批学子来此求学。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随着学习汉语的热潮,也纷纷就读于厦大海外教育学院。  相似文献   

4.
王维强 《围棋天地》2005,(18):58-58
闲下来一段时间后,老婆忽然有一天对我说:“赶明儿你教我学围棋,我也教小孩子去。”我一听乐坏了:“好呀,不用等明儿了,现在就学吧。”  相似文献   

5.
6.
韩中日围棋思潮围棋的历史非常悠久。如果计入神话和传说的成分,可以上溯至四千年前的尧舜时代,而真正有信史可稽的历史则有两千五百年。  相似文献   

7.
快乐围棋     
体育的趣味性是促其繁荣的一项重要指标,围棋应该也不例外.在繁多而又相似的赛事中,想要准确无误地辨认出每一项棋战,对观众来说的确是一件围难的事。但混双赛却独树一帜,绝对很难与其它赛事混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围棋进入捷克。在刚开始时,捷克的棋手和邻国波兰、德国棋手一起下棋。从70年代起围棋开始繁荣,棋手的数量大量增加,大约有300到400人。起步早的棋手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捷克围棋渐渐融入到欧洲围棋中去了。  相似文献   

9.
《围棋天地》2006,(1):70-70
围棋是吃子的游戏吗?罗洗河用一场经典战役对此作出了最有力的回答。他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沙滩上煞费苦心地堆起了一座摇摇欲坠的城堡,然后弃如敝屣般将它一把推倒,很神气地站在那里说:这是属于我的领地。而他的对手崔哲瀚则不得不像吃毒药般吞进送上门来的数十颗棋子,最后将胜利拱手相让。这盘富有戏剧性的对局带给棋迷的快乐足足可以持续一个冬天,无论这只可爱的“小猪”是否能在三星杯决赛中登顶,我们都愿意相信,他还会不断地为棋迷生产这样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网上学围棋     
这个春天很特殊,可以天天居家吃喝玩睡,不上班也问心无愧。日子虽然轻松,但时间一长就无聊了。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尤贤乎已!”意思是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做,是不行的呀!不是有下棋的游戏吗?下棋总比闲得无聊好。”可如今大家不能出门,不能聚集棋会,只能依赖手机和电脑了。新浪围棋、腾讯围棋、弈城围棋线上平台都是我喜欢的地方,可以随时随心选择。  相似文献   

11.
《围棋天地》2006,(24):60-60
棋士手中的扇子,人们早已司空见惯,可在江崎诚致笔下,却生成一连串极其有趣而又动人心弦的故事,使我们得以领略在严酷的胜负场上,大棋士那独具特色的风采和常人难得一瞥的内心世界。什么叫见微知著?什么叫妙笔生花?从事围棋文学的我辈,确实应该从像江崎先生这样的大家的著述里,努力汲取些什么。  相似文献   

12.
黑狗欢欢和白猫乐乐恰巧生活在同一家。多年城市牢狱般的生活渐渐让他们失去了很多本来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虽然,吃的住的与过去都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四肢也因此越来越肥胖,头脑却感觉越来越简单。起初的那种生活在城市中的优越感现在已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3.
《围棋天地》2007,(5):96-96
天地间不仅仅有高手,初学者的队伍其实也不小,小徐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吴言 《围棋天地》2005,(15):69-69
我居然在我所就读的加拿大BROCK大学发现一个围棋俱乐部,乐颠颠地找了去。  相似文献   

15.
《围棋天地》2006,(9):62-62
普通棋迷都是将围棋当做一种游戏。但在游戏的同时,也会为围棋的文化属性所触动,进而引发这样那样的思索。然而囿于知识的局限,往往不得要领而浅尝辄止。幸亏还有一批致力于围棋文化的专门家,孜孜不倦地开掘着这一积蓄了数千年的宝藏。也许由于他们发掘的角度不同、深浅不等,所得见解不尽一致,可对一般围棋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启迪。陈祖源先生和江志鑫先生的对话,仅从一个貌似常识的现象开始,却给我们开拓了广阔的视野。对话在继续,我们的视野将随之扩展。  相似文献   

16.
张巍 《围棋天地》2006,(11):76-76
李丽会下围棋,棋力大概有业余3级,学习围棋半年以上的孩子她恐怕就要下不过;李丽会给孩子讲课,最擅长的就是介绍棋盘和棋子,讲到滚打包收恐怕自己就要糊涂了。但是这丝毫也不影响她从事围棋工作,因为她最拿手的是让小朋友喜欢上围棋,将孩子引进围棋的大门。  相似文献   

17.
围棋无间道     
老张从家里被叫到学校,一路上忐忑不安,不知道儿子又在学校犯下什么罪孽。班主任吴啸并不急于把这个包袱解开,见到老张只吐出一个字:走!连烟都没让,就匆匆地把老张带到学校后门外的一家店铺。吴啸轻车熟路地走了进去,门口的牌匾上写着四个大字:松涛棋社。棋社里入不多,三三两两地围在棋桌前,或支颐或皱眉地搜索枯肠。吴啸径直走到一张桌前,  相似文献   

18.
陈志萍 《围棋天地》2006,(13):73-73
也许是爱面子,俺特别怕输。从学棋开始,常因随手落子而痛失好局,以至每盘都冥思苦想,落下个“长考王”外号。只不过,棋力有限,长考之下,臭棋依然,实在无可奈何。所以,俺最喜欢看高手下快棋。每次看到他们手起棋落,快如电,疾如风,把棋子拍落在棋盘上,动作潇洒,手势漂亮,就说不出地羡慕。  相似文献   

19.
《围棋天地》2006,(11):62-62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战罢两奁分黑白,一枰何处有亏成。”这王安石的七绝流传了近千年.仁智之见仍然不绝于耳。本期刊登的两篇有关这首诗的文章,一庄一谐。庄者,结构严谨,论据凿实,深刻揭示着原诗的本意;谐者,借题发挥,信马由缰,活脱脱勾勒了棋迷的一般心态。由此不能不叹服围棋的魅力,文学的魅力,围棋文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围棋天地》2006,(7):64-64
据说,人长两只耳朵,就是为了能听到不同的声音。可是在古代围棋白黑孰先的问题上,一般棋迷,尽管双耳俱全,听到的声音也只有一个:白棋先走。究其源由,已不可考,但这种概念的覆盖面极大,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本刊发表了《从白棋先走说起》一文后,许多读者若有所悟,甚或感到受益匪浅。不料很快就响起了另一个声音:《也说白先黑先》,从根本上否定了流传很广的古棋白先的论断。“兼听则明”。希望这两种见解的对话,能起到正本清源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