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亮 《考试周刊》2010,(8):91-92
21世纪是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世纪,高校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努力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新世纪高校素质教育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以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为双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全面成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加强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2.
高素质人才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开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创业教育为主题,凝聚一流的教师队伍,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使学生能够成为适应2l世纪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关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3.
高素质人才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开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创业教育为主题,凝聚一流的教师队伍,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使学生能够成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4.
温学书 《文教资料》2011,(10):170-171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本质要求,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全面人才的必然要求。高校要实现“以学生为本”.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前提和保障.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把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实现“以学生为本”的实现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体现邓小平教育思想指导地位?这是一个值得的课题。回顾实践,我们的体会是:一、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导向点——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培育“四有新人”为宗旨,明确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目标“三个面向”理论告诉我们,当代人要具有直面现实、迎接挑战的胆识和智慧;“四有新人”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素质要全面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两者的共性、核心便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实践技能,以推动计算机教学向着“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目标,把加强党建作为工作的重点,把科学思想的教育作为其重要内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科教兴国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做贡献,以实际行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8.
《当代职校生》2007,(1):F0004-F0004
学校以“为每个学生明天的发展规定基础”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基础扎实,特长鲜明,素质全面,志向远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业人才为目的,深化改革,苦练内功,狠抓常规管理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教育理念,落脚到具体办学实践上,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即“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确立和实现高职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宋毅  刁凡 《林区教学》2022,(9):60-63
为推动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有效对接科技发展新趋势和人才市场新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高水平就业,做好高职扩招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十分重要。高职院校要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总结已有扩招经验,以新时代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巨大需求为突破口,对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发挥高职院校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优势,确保多元生源群体“招好”“管好”“教好”“学好”,精准培养振兴地方经济发展的优质人才。  相似文献   

11.
“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是把学生放在中心和根本的位置上,一切教学活动、措施和方法等都应围绕学生来开展,以满足学生的各种层次,各个方面的需要,从而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成为真正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欢迎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12.
彭逢春  金益云 《教师》2013,(32):72-73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确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双主体”教学理念,采用“支架式课堂教学”“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树立人文关怀意识,关注学生个体个性的发展,全面推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摒弃分数为标准的评判标准,而是以提高综合素质为核心目标,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对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情况,对语文作业进行分层设计,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要求必须重视职业教育中的科学研究。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从“双师”转换到“以理论教学能力为基础,以实践教学能力为条件,以科学研究能力为手段”的“三师”。新时代“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实现“双师”到“三师”的顺利转换,应该提高认识,制定政策;活跃思想,激励到位;继续教育,在职培养。  相似文献   

15.
林旻 《学周刊C版》2024,(6):10-12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旨在通过紧扣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科专业、强调实践教育、多元评价等要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国家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养的优秀人才。文章以“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为主题展开探究,旨在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以德治国”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治国思想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批判与总结,是提高综合国力,促进国家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肩负着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高校德育应全面贯彻“以德治国”思想,用“以德治国”思想作指导,浓化德育氛围,净化德育环境,优化德育内容,深化德育改革,强化德育管理,量化德育绩效,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7.
综合分析了“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优化与创新。首先,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涵。其次,提出了高校思政教学实践的可行路径,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全面长效的教学评价体系等。最后,结合实际案例,探索了思政实践发展的新策略,并总结了实践效果,依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主题式教学优势,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打造高质量的思政课堂,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8.
张裕遵 《学苑教育》2023,(9):7-8+11
“三全育人”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开展的方向,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促使学生综合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为了高中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良好道德品质,必须要求高中教师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将“幸福德育,三全育人”方法全面贯彻到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当中,有助于学生自主调节独立、逆反等心理,积极面对、解决各种困难,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素质农民培育是提升农民人力资本水平和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是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高素质农民培育是一个逐渐演进的历程,是在职业农民培育、新型农民培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并不断得以深化和升华。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践中呈现出多样化的模式,其中较为典型的有“田间学校”模式、“阶梯递进”模式、“多元联动”模式和“数智循环”模式。高素质农民培育遵循一定的行动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专业人”为目标、以政校企为主体、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抓手、以数字赋能为支持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是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次重大的改革。改革的核心理念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健康、完整的人格,造就新一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全人”,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