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前言传统项目学校业余训练体制是我国现行得到肯定的业余训练体制,自确立以来为我国各级优秀运动队和体育学院系输送了大批的后备人才,对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普及,学生体质的增强和提高我国学校体育的业余训练水平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任何体制的建立都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足之处;为能使该体制更加完善,适应“学校具有培养体育人才任务和加强学校业余训练工作”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开封市部分传统项目学校的调查,分析目前传统项目学校业余训练体制的现状,提出我们的对策和建议,以便使该体制更完善,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将上海体育学院竞技体校的运动项目设置融入上海竞技体育的大系统中进行分析。认为上海体育学院竞技体校的项目设置应分为优势项目:古典式摔跤、田径、武术(套路、散打)、击剑和拳击;潜优势项目:跆拳道、女子举重以及女子自由跤;开拓发展项目: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提出发展构想:加强内部管理体制的建设,严格推行“绩效”考核制度;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建立训练、科研一体化体制;扩大竞技体校的规模,建成上海较大规模的后备人才培训基地;进一步提高优势项目的水平,争取建立部分项目国家训练基地。  相似文献   

3.
根据教育部教研[2003]3号文件关于《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的指示精神,哈尔滨体育学院与苏州大学共同决定于2006年继续联合培养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学生在哈尔滨体育学院就读,由苏州大学颁发毕业证书并授予硕士学位。报考须知一、拟招收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名(含委培和自费生)。二、考生统一报考苏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须注明与哈尔滨体育学院联合培养)。三、报名条件: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4.
一、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在我国体育运动训练体制中的重要作用 1.投入体育运动训练人数剧增。从目前我国体育运动训练体制来看,学校匡架占33.3%,仅次于以学校体育著称的美国,比改革前提高了16.7%。参加正规训练的人数大增。这主要是由于开发了传统项目布局学校的结果。 2.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将逐步成为我国体育运动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往,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长期不被重视,使我国体育运动训练一直为单线发展,很难达到普及与提高相统一的良好效果。现在中、小学有了省、市传统项目布局学校,大学办起了高水平运动队。彻底改变了我国以往一直延续的体  相似文献   

5.
<正>《体育师友》(曾用刊名:体育教学与训练)是由广州体育学院主管、主办的体育学术期刊(双月刊),全年6期、双月末出版,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主要关注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学校体育发展战略等领域,主要栏目有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康复、体育人文、校园足球、教师论坛等栏目。来稿应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一、体院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体育学院是我国体育教育的最高学府,是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体育科研三结合的主要基地,是教育体系与竞技体育相结合的重要一环。体育学院办高水平运动队是实现我国体育竞技体制由国家办向社会办的战略转移的一部分。竞技体育是体育运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体育学院只有通过办高水平的运动队,培养德、智、技等高素  相似文献   

7.
在冰雪专业冰陆双周期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建设中,有关人才素质培养的综合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构建综合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创造实用性教学方法、探索学校社会一体化训练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科学研究,介绍了哈尔滨体育学院冰雪专业自1988年被省教委列为重点专业以来的教学科研及训练具体状况  相似文献   

8.
《体育学刊》2012,(1):145
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前身为华南工学院体育教研室,1992年改为体育部,2006年学校根据发展的需要,成立了体育学院。学院坐落在南方名城广州,位于风景如画,经济繁荣的广州市天河区,是全国"211"、"985"工程大学开设运动训练专业的几所高校之一。5年来,体育学院借助学校重点大学的优势,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7年开始招收体育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体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学院面临的生存危机也越深刻。由于历史的原因,体育学院正处于是走竞技体育的道路,还是走体育师范的道路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已成为体育学院当前改革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若不彻底解决,其它的一切改革,都只能是肤浅的、流于形式的。而系统地考察体育学院目前的困境,历史地分析其产生的缘由,无疑是做出理性抉择的基本保证。一、从专业竞技体制的同类异构看中国体育学院的地位习惯上,都认为我国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动训练体制,是对原苏联的直接借鉴或参照,有很大的趋同性。具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高等体育教育引进竞争机制的角度,探讨了体育学院改革培养目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培养目标确立为优秀运动员,科研人员、高级教师。具体措施是建立一条龙训练体制,改革目前的招生年限和学制设置,加速优秀运动人才和其他体育人才的培养,促进我国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体育师友》(曾用刊名:体育教学与训练)是由广州体育学院主管、主办的体育学术期刊(双月刊),全年6期、双月末出版,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主要关注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学校体育发展战略等领域,主要栏目有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康复、体育人文、校园足球、教师论坛等栏目。来稿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学术性,侧重于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的实际应用,且稿件观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准确、标点正确。每篇论文3500-5500字为宜(含图、表在内)。  相似文献   

12.
该文揭示了我国冰雪运动训练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三级训练网比值的不合理性以及选送运动员运行路线上所存在的弊病。提出调整三级训练网结构,增大三线队伍的人数;严格控制跨年龄组不合理的训练方法;取消重叠机构,实行统一训练体制,规定运动员选送路线和运动队伍向学校化过渡及人才纵横流动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体育师友》(曾用刊名:体育教学与训练)是由广州体育学院主管、主办的体育学术期刊(双月刊),全年6期、双月末出版,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主要关注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学校体育发展战略等领域,主要栏目有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康复、体育人文、校园足球、教师论坛等栏目。来稿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学术性,侧重于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的实际应用,且稿件观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准确、标点正确。每篇论文3500-5500字为宜(含图、表在内)。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美国、苏联和法国培养后备力量的体制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冰雪运动后备力量的培养体制提出了建议。第一,应把体校培养和学校培养结合起来,形成多渠道的业余训练体制;第二,改革和完善业余体校的训练,充分发挥业余体校和运动学校的作用;第三,优秀教练员到基层,实行从儿童少年选材开始直至训练成材的拓宽培养的途径;第四,明确提出学校业余训练的重点应放在部分体育基础好并具有一定才能的学生身上,以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第五,大学应创办高水平的运动队,并逐步形成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15.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男、女篮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CUBA蓬勃发展的今天,各高校篮球队如雨后春笋,不断发展壮大。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男、女篮在新形式下面临着生源、训练体制、管理模式等诸多问题,整体水平今非昔比。争取招生政策、广招天下人才、改变训练体制、加强球队管理、树立拼搏精神、寻求企业支持是重整球队雄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正> 在当前进行的学校体育改革中,为了满足学校体育为竞技运动培养后备人才与作贡献的要求,出现了试办高水平运动队,试图建立学校体育运动训练的一条龙体制,把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作为国家竞技运动训练的重要形式之一。同时将业余训练作为学校体育内容,将体校训练与学校培养结合起来,并要求学校运动队队员能够承担参加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体育战线出现了可喜的局面,捷报频传,我省的体育形势也同样喜人,特别是第五届全运会以来,人民对我们取得的成绩是满意的。但我感到我们所取得的这些成绩与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安于现状,停滞不前都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立足改革,勇于创新,进一步开创我省体育工作的新局面。在此,笔者仅就训练体制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训练体制是促进运动技术提高的重要保证,合理的训练体制应当是,尖子尖,中间中,基础大的梯形体制。从我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认为:业余训练网点、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体校)、优秀运动员集训队(以下简称集训队)三者应是统一的整体,形成阶梯。然而现有的训练体制中弊病很多。集中表现在:集训队同业余训练的衔接问题上,而起中间过渡作用的体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全省优秀运动员集训队近千人;业余训练点中也只有一千余人;体校三百人左右。显然,这  相似文献   

18.
竞技体操     
G832.02 20033202少年体操运动员支撑跳跃练习中推手的力量训练[刊,中,B]/李健(黑龙江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关丽//中国学校体育.-2003(2).-42(TY)竞技体操//少年//运动员//支撑//跳跃//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起了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三级训练网”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即以“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为指导方针,包括以体育传统学校和中小学运动队为代表的初级训练形式,以体育运动学校和业余运动体校为代表的中级训练形式,以国家集训队和各省专业队为代表的高级训练形式,建立的一种层层衔接的运动员培养体制.在计划经济时期,这种体制以独特的资源整合优势确保了我国竞技体育的超常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校体育》2008,(9):F0004-F0004
<正>美国体育学院与《中国学校体育》于2008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正式成为《中国学校体育》的学术合作机构。今后,美国体育学院将为《中国学校体育》提供各种形式的学术支持,双方将在学校体育教育、运动医学、教练员培训、远程教育等领域展开积极合作,携手为推进中国学校体育事业、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