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重要选官制度,到了近代,科举制被介绍到欧洲,对欧洲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蒲松龄一方面赞同科举制,认为科举制可以给士子提供获得功名利禄与报效国家的机会,另一方面对科举制在管理运行中暴露的腐败、受贿等问题表示悲愤。作者对科场腐败的谴责多以一己之感情而过于夸大,从而消解了存在一千多年的科举制的积极价值,有失客观公正性。解读蒲松龄的科第观,可以给我们认识科举制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产生于隋朝的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人才选拔制度。唐太宗对科举制度进行了诸多发展,包括:强化科举制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通过科举制强化国家教育制度;把科举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唐太宗对科举制的发展赋予了科举制更深刻的内容,以至科举制在封建社会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4.
唐代科学虽有发展,但与前后朝代对比,相对是个低谷。其原因,与科举制的发展有关,在门阀制度终结以后,大量士子都在政府政策的导向下,潜心文词以图功名,冷落了科学,这是后来中国科技落后的一个深刻根源。  相似文献   

5.
科举制自出现以来,经历了隋、唐、宋、元、明、清六代的发展,历经1300多年,从科举制的发展到衰败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科举制之所以存在这么多年,有其自身存在原因,从科举制的起源、发展、利弊及与现代高考制度的比较分析,对今天高考制度的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运行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高度发展的时期,其科举制选拔人才具有选拔范围的开放性、选拔标准的全面性等优势,在吸纳人才、促进社会流动、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但唐代科举制也存在忽视公平、选拔的人才行政能力欠缺、忽视道德问题以及科举中的一些陋习易滋生朋党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制定并实行实际的选拔标准及规章制度,保障其有效实行。  相似文献   

7.
西方音乐的发展是相当迅速的,通过中西文化交流,西方音乐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近代中国发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出现了一批出色的音乐教育家,这些音乐家为西方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促成了中国音乐划时代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演变及其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特点是以公平与效率作为研究的核心,理论内容扩大并系统化,对西方社会保障模式的演变产生了导向作用。其理论成就表现在以税收作为再分配的工具来实现社会保障,为国家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把社会保障做为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为社会保障法制化提供了思想指导。研究其演变、特点和成就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方兵操引进与中国体育教育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对西方兵操的引进及实施过程进行了理论研究,认为西方兵操的引进对中国近代化的军事、教育、体育曾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西方兵操作为向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学习的一项内容,而成为引发全方位地向西方学习的突破口,是开中国教育近代化之先河,也是开体育教育近代化之先河。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的法治思想既继承了我国古代法治思想的优秀成果,又兼采西方近现代法治思想的精华,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思想。尤其是建国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代中国的法治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中国目前稳定高效的法治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