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生物质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世界第四大能源消费品,在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分析研究农村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利用生物质能源,创新的解决生物质能源在农村应用过程q-存在的问题,生物质能源势必能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的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峰 《大众科技》2008,(6):133-134
文章针对我国有限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的持续增长形势,提出要解决好我国现在和未来能源供应问题,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工业的重点,而生物质能的综合利用是大有可为的新兴能源产业。文中介绍了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技术的方式,重点介绍了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及其工艺和产品特点,分析了该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以及未来产业化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生命活动产生的天然有机物质,生物质可以生产能源和各种化工产品与生物质材料。据估计,世界上每年生物质产量大约1460亿吨,主要以木材、竹藤材、灌木、森林抚育和木材加工剩余物、农作物秸秆等形式存在。生物质资源丰富、可再生,被认为是21世纪可被人类利用的最丰富的绿色资源。而在我国,由于目前生物质材料工业采用直接转化的模式,生产过程存在效率低、能耗高、产物类型少等问题,因此,如何将生物质进行高附加值的综合开发利用是生物质产业面临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4.
介绍热工自动装置在生物质电中的调试及应用,生物质发电属于新型的综合利用能源,有着广阔的前景,发电厂将农林废弃物回收,将生物质能转化为电能。重点介绍电厂的自动控制系统在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在今后的调试过程中如何避免。  相似文献   

5.
南美洲古老农业文明孕育的暗色肥沃土壤引发了全球生物质炭研究热潮。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经过低温热裂解技术转化为生物质炭并施用于农田土壤中,是一种新的土壤可持续管理途径,且服务于生物质废弃物治理与生态农业。我国生物质炭工业化生产技术及炭基肥制备与施用技术已经形成,土壤增碳与农业增产、减肥、增效潜力显著。大规模生物质炭工业化生产的推广催生了一个新兴的科技领域——生物质科技与工程。该科技服务于中国巨大的生物质废弃物治理和土壤改良、化肥减量及绿色农业等需求,这一学科领域尚待系统整合和提升。文章提出,研究生物质炭的有机质组分、结构、性质与功能的表征与有机质-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是未来土壤可持续管理中的重要研究方向。这些问题将揭示生物质炭对于农业生命的系统健康及绿色农业的巨大价值,也进一步彰显了土壤学服务于中国农业可持续管理与生物质产业融合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农村能源结构由传统生物质能利用为主向现代化方向转化,生物质能发电是这种转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现阶段主要以秸秆发电、沼气发电与生物质气化发电为主,其中秸秆发电已经有了自己的一方市场,它也是生物质能发电的一种形式,通过在高温高压锅炉中直接燃烧经过预加工的秸秆产生热能,再进一步转化为电能,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就秸秆发电的结合效益作下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热解技术是生物质转化的重要技术之一。生物质热解过程十分复杂,其转换过程会受到热解条件和生物质本身物化特性影响。因此,研究生物质热解动力学对于深入理解生物质的热解机理、生物质热解工艺开发、工艺参数选择等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比了不同生物质热解动力学模型和热解反应途径,对各自模型优缺点进行了总结。该工作为生物质热解动力学研究中,动力学模型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生活能源利用与生物质能开发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能源关系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能源的现代化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水平增长缓慢,能源消费结构滞后.消费特征表现为水平低、品位差;能源浪费严重;不合理的能源利用方式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生物质能是我国农村生活用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发生物质能的现代化利用方式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国家能源需求压力,因此应大力推广.目前我国生物质能的现代化利用方式已经走向成熟阶段,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能源政策与资金保障、建立并完善生物质资源市场、提高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等3个方面促进农村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生物质资源分布的分散性,决定了分布式是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天然方式,我国目前生物质分布式能源发展已初露峥嵘,随着技术改进及一系列示范项目的落地,生物质分布式能源将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上料系统包括燃料的破碎、输送、给料,是生物质发电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质发电中技术最不成熟技术之一。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山东京能生物质电厂的上料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改造实现上料系统的稳定、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1.
岳恒飞  乔海祥  董爽 《中国科技纵横》2011,(11):373-373,381
生物质上料系统包括燃料的破碎、输送、给料,是生物质发电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质发电中技术最不成熟技术之一。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山东京能生物质电厂的上料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改造实现上料系统的稳定、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2.
固体酸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强、选择性高、易于回收利用等优点,在生物质转化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文中主要介绍了五种固体酸催化剂在生物质水解中的应用特性,并对五种固体酸的催化活性作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简单介绍了国内生物质直燃发电的现状,并结合大唐邓州生物质能热电有限公司实际运行经验,分析了当前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目前利用可再生资源制氢的主要技术,包括电解海水制氢、利用可再生资源电解水制氢和生物质转化制氢等,不仅对各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做了介绍,也对各项技术的经济性和环境以及安全方面的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OTL的含义、特点、模式及主要作用;分析了大学技术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OTL模式在专利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指出该制度对于我国当前技术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科研成果如何向市场经济要素成功转化是我国各大高校及其下属研究院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从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现状出发,论述和分析了当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及其存在的明显问题,明确指出:高校科研成果工程化创新应用开发是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重要而关键的环节.为了实现高校科研成果工程化创新应用开发的目标,高校需要克服科研团队中当前存在的明显问题,培养和引进来自不同学科、不同高校和不同国家的工程化创新应用开发人才,以团队建设目标和工程化创新应用开发为依据构建创新型科研成果工程化应用团队.这有利于发展和丰富我国高校科研队伍,有利于完善高校科研成果向市场经济要素的成功转化环节,有利于发挥高校科研成果引领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7.
许海东 《科技风》2022,(7):145-147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工作获得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科研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工作中,在机制建设、技术、人员等方面存在着较多问题,导致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基于此,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工作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能源植物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综述,简单介绍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技术,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能源植物的特点及我国国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布式生物质能源技术对原料种类适应性强,项目规模灵活、可满足特殊用户的需求,在小规模下具有更好的经济性,更易于商业化发展,符合生物质资源特点和我国国情。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方式主要包括生物质成型燃料和生物燃气两方面,关键技术包括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及燃烧、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生物质气化热解及燃气利用等。我国分布式生物质能源技术目前主要处于进行技术完善和应用示范阶段,预计到2030年前大部分关键技术将基本成熟,具备产业化的条件。我国分布式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传统燃煤燃气替代、城镇/农村清洁生活能源供应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发展重点是服务节能减排战略,利用生物质实现部分替代工业燃料,减少燃煤/燃油带来的污染,同时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目前制约分布式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瓶颈是经济性和可靠性,国家应在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方面增加投入,将生物质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化为成本效益,推动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的激励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将科学知识顺利转化为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制造中去显得更为迫切.高校在一个国家中承担着培养人才、知识生产和技术创造三项任务,在技术开发与转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结合我国高校技术开发与转移的现状,分析我国高校技术转移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构建对高校技术开发与转移活动产生更大激励作用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