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的师范性素质,是培养教师有别于其他职业即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的关键性所在,师范教师的师范性是培养师范生具有师范性素质的大前提,集中体现在教师与师范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师范性劳动中,它包括师范教师的思想观念、人格情意、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组织和选择、教育科研以及从教能力及艺术的师范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梁启超主张兴办师范教育,他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对师范教育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在师范教育逐步向教师教育转型的今天,对师范教育的再认识有助于促进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我国幼儿师范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和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我国幼儿师范教育改革呈现出由封闭、定向型向开放、非定向型转化和培养层级不断提升的两种基本趋势,但改革过程中也出现诸多问题,如培养层次的盲目提升、不合格培养机构大量增加、生源质量急剧下滑、课程设置严重滞后、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互隔离等。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式,以推动幼儿师范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7年5月,《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发布实施,确定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在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十年以上,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这一新举措使我国的师范教育出现了历史性转折,结束了自1997年以来我国大学招生并轨后所有师范生教育都收费的历史,恢复了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实施过的师范生补助教育的政策。这一应时之举,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师范教育的高度重视,更是一项意  相似文献   

5.
我国师范教育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师范文化。师范文化的直观表现是师范学校的日常教育生活形态,而其实质则是师范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国家确立并通过行政权力而形塑的师范教育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等。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改革,师范文化在不同的程度上被消解或弱化。教师教育在进行体系重构的时候,要立足于为中小学培养优秀的师资,在传承师范文化的基础上,建构并发展与教师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师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6.
经过华东教育部的积极筹备和建校学习,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最终在1951年10月16日成立。孟宪承先生作为第一任校长,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理念,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实习等提出一系列独特见解。在他理念的影响下,学校在思想建设、教育改革、科学研究、教育实习、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特色的办学实践,开创了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办学道路,形成了社会主义师范教育模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人民教师。当前,师范教育在不断改革过程中,要继续秉持这一社会主义办学理念和实践,确立兼顾师范性与学术性的观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师范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论师范大学的"战略转型"及教师教育的组织结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师范大学的"战略转型"角度探讨了教师教育的组织结构选择,认为师范大学在实现"战略转型"过程中必须在现代大学背景下去理解教师教育的转型,并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对于教师教育的意义来阐述师范大学的综合性、研究型战略中的教师教育组织结构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论传统师范大学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传统师范大学是与我国长期实行的封闭式师范教育体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办学形式,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迅速推进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局限日益凸显,给师范大学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困难和问题。适应现代大学的发展特点和未来师范教育的要求,师范大学应努力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现代综合性大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师范专业是师范教育办学的基本载体和师范生培养的直接主体,师范专业办得好,师范教育才有质量.开展师范专业认证是大力提升师范教育质量的有力抓手和制度保障,对师范教育而言不亚于一场新的革命.师范教育利益相关者要进一步提高对师范专业认证实施的价值意蕴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正视和推进解决影响师范教育发展的长期性与瓶颈性问题.师范教育的高品质发展,外在方面要注重利用专业认证有利时机为师范教育充分赋能,内在方面要以师范专业认证为引擎充分激活师范教育动能.  相似文献   

10.
西华师范大学在60年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负重自强,铸魂励教”的办学特色,体现了几代西华师大人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学校传统精神的内核,是学校不断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培养学生师德师能的思想基础和根本途径,是提升学生竞争能力,赢得社会广泛赞誉的有效法宝,在学校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育的提出给地方师范大学的发展空间和内部结构调整带来巨大挑战,地方师范大学专业教育的非替代性、对教育改革反应的迟钝、在就业、招生、拨款上一些优惠政策的丧失等是主要原因。教师教育也为地方师范大学自身发展带来了机遇。处理好教师教育特色优势与综合性的关系、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术水准、优化院校结构,强化师范特征、扩大服务面向,创新服务模式等,应是地方师范大学应对挑战和把握机遇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传统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型,构建新型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是摆在新转型师范大学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教师教育课程的设计要以增加学生选择的可能性和机会为导向,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适应学分制管理。为此,以"4+0"为主要形式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理想结构是领域+模块+科目。  相似文献   

14.
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 ,我国中小学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即要求教师具有高学历 ,并达到专业化的程度。同时由于师资来源的多样化、地方师范大学的强劲挑战以及我国师范教育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 ,导致部属师范大学面临着饯烈的竞争 ,改革势在必行。部属六所师范大学对此挑战都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 :重新确定培养目标 ,建立了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整合了课程体系 ,建立了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 (职后 )培训一体化的师资培训体系以及高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5.
国家从2007年秋期开始对部属师范大学的师范学生实行免费,这一政策充分体现了教师教育是国家的事业、政府的责任。政策的执行对于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职业具有示范性意义。但是,就师范生的总量和基层就业的分布看,这一政策并没有惠及到真正在基层农村学校安居乐业的主力军——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作者提出了部属师范大学师范学生免费教育的"喜"与"忧"这一命题,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政策效应的"喜"和地方师范院校发展的"忧"。  相似文献   

16.
“新师范”具有多重意义蕴含:它是中国教师教育新体系中的“后师范”,是面向卓越教师培育的专业化师范教育,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创新型师范教育。内核重构、动能重整、系统重塑是当代中国“新师范”建设不辱使命的行动方向,其理论架构是:强势回归“中华师范精神”,教师教育中枢系统的整流提质,以及教师教育形态的功能升级。在当代中国语境中,“新师范”建设的关键含义是中国性、师范性、创新性与效能性,与之相应,中国新师范建设的行动路向是:打造“中国版”师范教育改革蓝本,构建“师范本色”的师范教育,建设具备“新”质的师范教育,构筑“高效能”的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17.
精英化教育有传统、扩招前、当前等三种。精英化指标包括绝对性指标和相对性指标两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仍处于去精英化阶段,但局部已经开始再精英化。再精英化由多种因素推动:对以往盲目扩张的纠偏、国家的需要和重点扶持、教育理想等方面的原因。与此同时,也有制约再精英化的各种因素存在,再精英化面临复杂的前景。从现实地位的角度看,现代社会是去精英化的社会,高等教育学历拥有者将不再具有绝对精英地位。从教育的理想性质看,精英化与普及化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师范教育由三级向二级转型,对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师教育而言,既是挑战又是发展的机遇,明确发展路向,师范专科学校教师教育将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孟繁华 《教育研究》2021,42(2):17-21
兴国必先强师。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师范大学作为开展教师教育的主力军,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必须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致力于培养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教育情怀深厚的人民教师,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论教师教育转型期综合性大学与师范大学的竞争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教师教育机构形成综合化态势,教师培养模式出现多样化趋势。综合性大学与师范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有着各自不同的竞争优势,双方要在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培养规格和教师教育的一体化等方面发挥各自的优势特色,相辅相成,共同建设我国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