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别样的梦想     
同许多父母一样,我老爸老妈最大的白日梦就是把我送进清华,原因单纯得要命——清华这个名字很典雅!但我有点偏科,他们又把目标投向北大;再后来看破红尘的二老只盼我能考上高中上个大学便万事大吉!可当我郑重其事地向他们宣布我想去西藏时,他们愤怒的眼神足以把我打回冷宫,现在想想都  相似文献   

2.
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曾邀请中美两国顶尖高中生参与对话。这些孩子都即将跨人大学但还没有接受大学教育,因而这个对话,很能够反映中美两国的高中教育。来自美国的12名学生都是总统奖的获得者,来自国内的12名高中生也都是考入清华、北大的天之骄子。我即刻来了兴趣,我当然不敢奢望他们之间能够火星撞地球,我还知道我们的孩子肯定会输,...  相似文献   

3.
用耳朵阅读     
莫言 《教师博览》2014,(1):23-23
<正>我在农村度过了漫长的青少年时期,我的知识基本上是用耳朵听来的:我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祖母,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爷爷,还有一个比我的爷爷更会讲故事的大爷爷——我爷爷的哥哥。除了我的爷爷、奶奶、大爷爷之外,村子里凡是上了点岁数的人,都是满肚子的故事。我在与他们相处的几十年里,从他们嘴里听说过的故事实在是难以计数。他们讲述的故事神秘、恐怖,但十分迷人。在他们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张婷 《中学生百科》2014,(Z2):59-60
姐姐:我是一个快要高考的读者。其实很早就想给杂志上的哥哥姐姐们写信,但总觉得很虚幻。最近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出来了,老师说我很有希望考上一个不错的大学。对于大学生活,我有很大的期待,但更多的是对未知生活的恐惧。我是农村的,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没有知识,就连理想中的学校和专业,他们都完全不明白,只知道自己孩子能上大学就是好事。我从来没有和他们好好交流过,只因生活的辛酸和  相似文献   

5.
大学新生刚进校的时候,我问他们:上大学之前,你以为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说大学是自由的,从而是多彩的、浪漫的。一个月后,我再问他们,你觉得现实中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相当多的人很沮丧地告诉我,原来大学生活是无聊的、空虚的。这样的问题我已经连续问了三年,一茬又一茬的学生表现得都差不多:从兴奋到沮丧。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是因为他们在高中时,压力山大,生活单调,大学的轻松自由成了他们望着止渴的梅、画着充饥的饼。当他们憧憬着大学生活时,就没有搞清楚自由的真意,以误会开始的追求,最终当然只有失望。  相似文献   

6.
有一种甜     
娄嘉昊 《作文》2023,(Z2):18-19
<正>有一种甜,是年逾古稀的爷爷给我的。从我读书起,爷爷就骑着他那辆老旧的三轮车风雨无阻地送我上学,接我放学。爷爷是地道的农民,家里的瓜果蔬菜都是他自己种的。他没有退休金,生活特别节俭。但对我,爷爷很大方。记得我上幼儿园大班的一天,天气很炎热,我和其他小朋友蹦蹦跳跳地走出幼儿园。有的孩子向家长撒娇要吃冰棒,家长就给他们买了。看到他们一脸满足的模样,听到他们大声吮吸冰棒的声音,我满是羡慕。  相似文献   

7.
高考前,我不清楚大学是什么。为什么要考高中?答案很简单,为了上大学!为什么上大学?答案很模糊,大家都在考大学。  相似文献   

8.
熟记在心里的第一串数字,是父母当年所在工厂的电话号码。那时我和爷爷住在乡下,父母都外出打工了,一年才回来一次,我很想念他们。上四年级时,邻村供销社装了一部电话,好些天,人们都在谈论这件事。我好奇地问爷爷,电话是做什么用的?爷爷笑着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串数字。爷爷说,这是你爸妈工厂的电话号码,只要用电话拨这串数  相似文献   

9.
张翔 《高中生》2012,(34):23
我有一个很有个性的朋友,她从小到大都住在城西的小平房里,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用她的话来说,她就喜欢这座古幽幽的老城。我这个同学的笑闻很多。比如她从小学习成绩很好,还跳过级。就在大家都期望她考上清华、北大而为校争光的时候,她却报考了西安的一所大学。成绩出来的时候,她的分数远远超过了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大家都问她怎么犯傻了,她却很羞涩地说":我就喜欢西安,不想去别的地方。"据说校长都忍不住骂  相似文献   

10.
老树     
乡下老家门前有一棵老树,是什么树我就不清楚了.小时候听奶奶提起过,但我忘记了.这棵老树记载了爸爸和姑姑的成长,也记录了我的童年. 以前,在老家附近都住着很多人,彼此都很熟.奶奶和爷爷是退休的工人.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和爷爷在家照顾我,爸爸和妈妈去工作.每次我哭着要爸爸妈妈的时候,爷爷就会哄我出去玩.这时我便马上停止哭声.因为我很喜欢坐在爷爷的肩膀上,让爷爷带我去玩.小朋友很多,我和他们差不多年纪,可能比我大的都有,而我总像个大姐姐一样让他们陪着我玩,爬树、围着老树绕圈圈、抓蟋蟀……  相似文献   

11.
孙女的话     
《老年教育》2010,(6):42-42
孙女今年3岁了,抱着她上电梯或去市场,只要遇到年长者,她就主动喊爷爷、奶奶,大家都夸她,她也很得意。回到家里,她神秘地对我说:“外边那么多爷爷,可真爷爷只有你一个。”我故意逗她:“为什么?”她鼓着小嘴说:“只有您肯花钱给我买好东西吃,他们都不给我买!”  相似文献   

12.
从我记事起,爷爷房间的墙壁上就挂着一张黑白照片,二十多岁的爷爷和战友们并排站着,双目炯炯,意气风发.爷爷总是在不经意间驻足凝望,小小的我偷偷地藏在门后,总是很好奇,这时爷爷就会轻轻地抱起我,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些都是与我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们!"然后指着照片,细细地跟我讲着那些他们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去年暑假,我班考上大学的学生聚餐,摆了好几桌,把我请了去。我是他们的班主任,和他们相处了三年。这个班的学生学习努力,也很活跃,给我带来不少快乐,也带来不少压力。眼下不少学生都考上二本以上院校,即将走上大学的殿堂,这给了我不少安慰。  相似文献   

14.
仲文 《良师》2004,(21)
同学们猜猜看,这位“清华第一高才生”是谁呢?对了,是周培源爷爷。周爷爷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他1924年秋毕业于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的高等科,并通过严格考试取得了赴美留学的资格。在1924年下半年至1928年三年半的时间里,他在美国连续获得了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完成了一般优秀学生6年才能完成的学业,创造了清华留学生乃至全国留学生史上的奇迹。因而有人称他是“清华第一高才生”。周爷爷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呢?周爷爷自己说:“勤奋。别人都休息时,我到处去选课,所以很快就修满了学校规定的学分。”天才出自勤奋。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精神”究竟是什么,是大家都关心的议题,根据北京清华大学徐葆耕教授的说法,大学精神至少有三个特点:一、耻不如人。二、讲究科学。三、重视实干。后二者大家一定很能了解,我不想在这里解释,关于耻不如人,是指中国在过去曾经受过世界强权所欺侮,现在情况当然改善了,但是很多方面,清华人认为中国人比不上西方国家,因此清华大学在“知耻近乎勇”的鼓励之下,会更特别努力地工作。  相似文献   

16.
爷爷变了     
“你们都给我出去!”一声声嘶力竭的喊声传入我的耳朵。哎,我知道又是爷爷在发脾气。爷爷住在乡下,今年70岁了。因为爷爷的脾气很暴躁,所以爸爸妈妈他们不愿意同他沟通。我今年12岁,从我记事起,就没看见过爷爷的笑脸。因为我  相似文献   

17.
夕阳     
“爷爷,奶奶呢?”我推开门,却只见爷爷一个人在厨房里忙碌。“我们刚吵了架,她出去了。”爷爷一边说着,一边洗着手中的碗。 爷爷和奶奶一天24小时都在一起,这样的日子已有四、五年了。奶奶这两年腿脚不灵,行动很不方便,常常躺在床上,很少走动。他们俩的脾气也都越来越坏,吵架的频率越来越高。但我想这次吵得应该很厉害,因为每次出门都是爷爷扶着奶奶,这次奶奶居然一个人出去了。  相似文献   

18.
老师姓沈     
麦家 《教师博览》2012,(3):40-41
曾经有个很出名的刊物,叫《富春江画报》。我的少年就是在富春江边度过的,县名叫富阳,是杭州的一个卫星城。富阳有所很好的中学,即富阳一中,都说进了这中学,等于就进了大学,每年都有考上清华、  相似文献   

19.
2006年的高校招生刚曲终人散,2007年各大名校的自主招生又拉开帷幕。关于大学自主招生的好处,媒体已有详尽的分析,这里不赘述了。以我在中学多年的从教经验看,单从大学这方面来说,自主招生让他们能提前、稳妥地圈定一批优质生源。像北大、清华这等国内大学中无与争锋的‘翘楚”,每年的自主招生名额,差不多都是限定在一些重点中学的尖子学生和竞赛高手身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八月种瓜     
小时候,我每年夏天都要随父母去内布拉斯加州的爷爷那里。 我记忆中的爷爷是佝偻着身子、瘸了腿的。听爸爸说,爷爷年轻时很英俊,很能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