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已颁布实施的《湖北省归档件整理实施细则》明确了把无酸纸斜口封套作为装订方式的首选。它的优点显而易见:有利于保护档案且简便易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它也存在一定的自身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3.
4.
国家档案局于2000年12月6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这是我国机关档案工作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6.
7.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机关办公计算机管理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机关文档管理方式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8.
9.
如何改革归档文件的整理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的立卷整理方法应该改革,这一点在我国已经没有什么人怀疑了.但是如何改革才比较理想则存在着争论.对此,我想先简单谈点看法,以后再著文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11.
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是档案工作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我国档案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尚不完善,文章分析了档案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档案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完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27号令"<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施行一年多时间以来,各高校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都在加快档案事业的发展步伐,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开发利用,不断提升档案工作在学校整体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模改”经过及成效
2004年5月,安徽在和县开展档案资源整合试点。到2005年10月,和县交通局、建设局、房产局、国土资源管理局等部门先后向和县档案馆移交了各自形成的专业档案。同年11月30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和县召开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现场会,向全省推广和县做法。此次会议将“档案资源整合”定名为“档案管理模式改革”(本文统称“模改”)。随后,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安徽省档案管理模式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改革的总体目标,即从2006年起,用2到3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归属明晰、运转协调,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服务高效”的国家档案资源管理新模式。围绕这一目标,《方案》将整合资源、创新体制、强化服务确定为改革的三项任务。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缩微技术的基本理论,探讨了缩微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管理中的价值,对缩微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管理的主要路径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研究阵地日渐丧失.本文明确了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独特性,阐明档案具有不可替代的力量,而档案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使用这种力量、规范这种作用的发挥是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的主要课题.本文认为,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者应当坚守基础理论研究阵地,从档案学高等教育、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档案学学术评论和档案学学术宣传四个方面进行革新,以期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第一份期刊产生于十七世纪中叶的欧洲,我国最早的期刊约出版于十八世纪末.几百年的实践证明:"期刊成为传递人们社会生活、生产活动和学术研究信息,满足不同读者不同需要的极好载体,期刊无疑是现今人类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知识宝库"①. 相似文献
18.
对“鉴定档案”和“销毁档案”的思考——《档案法》审视之九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对《档案法》规定“的鉴定档案”“和销毁档案”行为谈了看法,认为:“1.鉴定档案”与《档案法》本身相矛盾;“2.销毁档案”与档案法定定义相矛盾;3.在《档案法》制度下“,销毁档案”将陷入尴尬境地。并对“鉴定档案”“和销毁档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一是客观上存在着作“为档案”保管,但实际上是对国家和社会没有真正保存价值的所谓“档案”;二是“鉴定档案”到底鉴定的是什么?三“是销毁档案”中“的档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档案学研究学术思想活跃,成果累累。但是不能不指出,在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工作实践中,不少人存在着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见诸于杂志和刊物上。本文试图就档案学研究的思维方法谈点浅 相似文献
20.
The Archival Bon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ciana Duranti 《Archives and Museum Informatics》1997,11(3-4):213-218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ncept of archival bond as formulated by archival science and used in a research project carried out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entitled The Preservation of Electronic Records. Being one of th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the record, the concept of archival bond is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traditional diplomatic and archival definitions of records, and its function in demonstrating the reliability and authenticity of records is shown. The most serious challenge with which we are confronted is to make explicit and preserve intact over the long term the archival bond between electronic and non electronic records belonging in the same aggregation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