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胜利前一周,即1945年8月8日,当代作家谢六逸先生英年早逝,去世于山城贵阳,虚龄仅47岁。那时候交通阻塞,通讯落后,他逝世的不幸消息在隔了一段时间以后,才陆陆续续传到他分布全国各地的朋友耳中。1947年,在他逝世2周年的时候,在上海出版的《文讯》月刊第7卷第3期上,郑振铎、茅盾、徐调孚、顾仲彝、章  相似文献   

2.
1988年,陈新先生从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部退休。山东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随即慕名聘请陈先生任兼职教授、研究员。也正在这时,《全宋诗》主编之一、中华书局的傅璇琮先生邀请他参加由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主持的《全宋诗》的编纂工作,陈先生很了解这项工作的艰巨程度,但他还是选择了《全宋诗》,因为他更了解编纂《全宋诗》的重要意义。五年来,陈先生与大家精诚合作,并以他忘我的工作精神、广博的学识以及令人肃然起敬的品格修养给  相似文献   

3.
陈乃乾先生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出版了《室名索引》、《别号索引》两部工具书,为查阅古代文人的室名、别号给读者带来了不少方便也填补了文史工具书的空白。中华书局于1957年将陈先生两部工具书合并,改名为《室名别号索引》出版。嗣后,中华书局编辑部又收到丁宁先生、何文广先生、雷梦水先生的补编稿,汇为一编,名为《室名别号索引补编》,与《室名别号索  相似文献   

4.
2006年岁末.我们有幸拜访了著名档案学家陈兆禊先生。陈先生是我们景仰已久的著名档案学者.遗憾的是先生十多年前已告别杏坛。我们没有机会领略先生执教的风采.想到这次将面对面、近距离地聆听先生教诲,内心十分激动。但是.又想到临行前和陈先生通电话时他那严谨缜密的话语.我们一时有些踌躇,不知见面后和陈先生谈点什么才好,怀着一丝忐忑.不知不觉来到了陈先生的府第。  相似文献   

5.
2010年12月25日,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民俗学家、红学家顾颉刚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日。是日,由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中华书局出版的《顾颉刚全集》(以下简称《全集》)出版发布会暨纪念顾颉刚先生逝世三十周年学术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参与钞录校订《全集》20余年的顾潮女士回顾艰辛的整理、出版过程,感慨万端,几度哽咽,并为《全集》终得  相似文献   

6.
钦鸿  吴建 《出版史料》2012,(1):111-117
著名文史专家、北大中文系教授季镇淮1997年因病逝世以后,范泉非常悲痛,特地撰写了一篇纪念他的长文《季镇淮与(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先是分节发表在上海《文汇报》和《书窗》、山西《太原日报》副刊、香港《香港文学》等一些报刊,后来收入了北京大学出版的《季镇淮先生纪念集》。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以来,我国与外国的出版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今年5月13日,韩国首尔举行第十三届国际出版学术会议期间,中国编辑学会名誉会长、本刊顾问刘杲先生荣获韩国第三届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安春根教授是韩国出版学创始人,1969年倡导创立韩国出版学会,并任会长。他著有《出版概论》《出版社会学》《韩国出版文化论》《韩国出版文化史大纲》和《杂志出版论》(中译本1993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等。1993年安春根逝世后,为纪念这位出版学者,设立了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该项奖共颁发了三届,授予三位国际知名出版学者,第一、二届分别授予日本出版学会原会长清水英夫和日本出版学者箕轮成男。现将授予刘杲先生奖牌上的颁奖词和刘杲在授奖大会上的答谢词,一并在本刊发表。答谢词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谨向刘杲先生祝贺并致谢。此外,刘杲先生已把所得奖金韩元500万元,兑换成人民币3.12万元,作为善款全部捐给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用于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8.
静安先生诞生已经一百二十多年,而逝世也早已超过半个世纪。今天,如此之多的优秀学者聚首畅谈先生的学术,又汇辑这样一本文集,也许这本身就表明,真正的学人,谁也无法无视这一份历史遗产。 关于静安先生的价值,他在清华大学时的挚友陈寅恪先生在近七十年前为《王静安先生遗书》作序时就作出了极精辟的概括,即先生本人在《古史新证》中归纳的“二重证据法”。时至今日,无论科学研究的材料还是科学研究的手段都极大地丰富和进步了,陈先生的总结还有没有意义?李学勤先生的《读王国维先生(古史新证)》一文从古史研究角度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9.
我的母亲     
去年初叶至善先生重病住院期间,他写的《父亲长长的一生》一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至善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也是他晚年倾注全部心血用散文笔调写出的、充满爱心和理性的传记著作,受到读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其实,至善先生在写作父亲传记以前,曾经作了充分的酝酿,甚至想到如何把握一部长篇传记的创作。因此他先写了《我的母亲》一稿,作为写长篇传记的“试笔”。后来这部分的内容大部揉进了父亲的传记中。遗憾的是,因健康原因,《我的母亲》一稿没有时间继续写下去。本刊得到至善先生家属提供的这一遗稿,由本刊首次全文发表,以纪念至善先生逝世一周年,并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10.
季羡林先生与《中国大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的渊源很深。他对艰苦创业的首任总编辑姜椿芳先生十分钦佩,因而支持甚力。1978年《全书》分专业出版的筹备工作一开始,他应姜老的盛情邀请,  相似文献   

11.
张友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老报人,于1990年7月23日病逝,享年86岁。在他逝世十周年(2000年7月23日)到来之前,曾在上海《立报》第一任总编辑张友鸾领导下工作过的于友同志及新闻界其他一些老同志,建议出版一本纪念文集。 由于“文集”编辑组和上海文汇出版社的通力合作,这本包括张友鸾年谱、墓志铭、几十篇纪念文章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史料》2008,(3):4-4
新时期以来,我国与外国的出版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今年5月13日,韩国首尔举行第十三届国际出版学术会议期间,中国编辑学会名誉会长、本刊顾问刘杲先生荣获韩国第三届“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 安春根教授是韩国出版学创始人,1969年倡导创立韩国出版学会,并任会长。他著有《出版概论》《出版社会学》《韩国出版文化论》《韩国出版文化史大纲》和《杂志出版论》(中译本1993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等。1993年安春根逝世后,为纪念这位出版学者,设立了“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该项奖共颁发了三届,授予三位国际知名出版学者,第一、二届分别授予日本出版学会原会长清水英夫和日本出版学者箕轮成男。 现将授予刘果先生奖牌上的颁奖词和刘呆在授奖大会上的答谢词,一并在本刊发表。答谢词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谨向刘杲先生祝贺并致谢。此外,刘果先生已把所得奖金韩元500万元,兑换成人民币3.12万元,作为善款全部捐给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用于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同志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今年是他一百一十岁冥寿。我在本刊今年第1期发表《追忆与思念——纪念叶圣陶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一文后,还想起叶圣陶先生与周恩来总理的二三事,现补叙于后。  相似文献   

14.
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陈宇华先生的纪念文集《七十年耕耘结书缘》近日出版发行。此文集收录了先生自己的一系列研究文章、媒体对先生的访谈、先生关于做人做事一系列小文章。先生关于出版实践的一系列论述,今日读来,意义仍十分重大,值得年轻一代编辑关注。陈宇华先生是山西人民出版社的老领导,是山西经济出版社的创始人,积数十年努力,开创了一社三个国家大奖的先例。1993年,由他主持并担任责任编辑的《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文丛》中的《孙冶方选集》、《薛暮桥选集》分别获得了首届国家图书奖和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5年,由他策划并担任责任编…  相似文献   

15.
著名艺术家钱君先生以九十二岁高龄于最近逝世。他是“多美一体”的艺术家,在几个艺术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的一生,大体说来,青年时期从事文学创作,著有诗集《水晶座》、诗和散文会集《素描》。他1907年2月生于浙江桐乡。他的两本集子分别出版于1929年和1931年,正是他二十二岁和二十四岁的青年时期。和许多青年诗人一样,他的两本集子主要歌颂了爱情。诗的形式是当年流行的泰戈尔式的小诗,常有二行诗三行诗构成的诗篇,最长的也不过十数行。两本集子有过一定影响,叶圣陶、赵景深、汪静之等名家曾为《水晶座》写序。但这两本书…  相似文献   

16.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病逝. 鲁迅先生逝世的噩耗传出后,海内外各界人士纷纷撰联以寄托哀思.蔡元培的挽联是: 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蔡元培与鲁迅既是同乡,也是挚友.鲁迅逝世后,蔡元培非常悲痛.他当天就与宋庆龄等组织了治丧委员会,并任主席.后来又组织"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推动《鲁迅全集》的出版,还亲自为《鲁迅全集》作序.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打开《周易与中国文学》这部专著的时候,一股苍劲悲壮的豪气扑面而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易》者喊出的这一震撼乾坤的壮语,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着心中的目标,不屈不挠地去顽强拼搏。当陈良运先生25万字的《周易与中国文学》书稿在出版过程中不翼而飞之后,是什么使他在如 “丧亲之痛”中振作起来的呢?陈先生说:“有一句话,表现出有了自觉创造意识的先人们的英雄气概,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之下,陈先生从丢失书稿的痛苦中走了出来,决定从头开始再写这部书。一年多的拼…  相似文献   

18.
说来凑巧,从《西安晚报》上读了陈仓先生《盛世需要危言》一文不久,便从一文友那里得到一本《陕西杂文精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精选》)。陈先生的文章,说的是作者自己对~杂文作家荣获全国大奖的感慨。他将当今中国称为“盛世”,将杂文喻为“危言”,纵论了”盛世”与“危言”二者互为作用、相得益彰的关系。待读完《精选》之后,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出色的出版编辑家,他先后编辑过《莽原》、《语丝》,《奔流》、《北新》、《文艺研究》和《译文》等等称著于世的刊物,还曾参与《未名社》和《朝花社》的出版事务。他在编辑、出版工作上,对待来稿的那种审慎之精神,认真之态度,处理之迅速,以至与作者的关系,可算是一代楷模。作为一位大文豪,鲁迅的时间是宝贵的,然而,他处理来稿却十分认真,一丝不苟,从他遗留给我们  相似文献   

20.
《郑振铎文集》第一卷出版于1959年10月郑振铎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时候,是郑先生生前亲自编定的。在此之前一年——1958年10月18日,郑振铎先生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赴阿联和阿富汗进行友好访问,乘飞机途经苏联楚瓦什自治共和国上空时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到现在整整30年了,今年又适逢郑振铎先生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