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卞之琳的《断章》是一首意蕴艰深的哲理诗。那优美如画的意境,那浓郁隽永的情思,那把玩不尽的回味,那独出机杼的题旨,细细品来,的确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全诗只有4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诗的上节撷取的是一幅白日游人观景的画面。它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  相似文献   

2.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相似文献   

3.
《断章》是卞之琳先生1935年创作的一首小诗。取名为“断章”,是因为该诗为诗人从许多诗歌中断取佳句而成。这首诗精致而典雅,简约而丰赡,亲切而含蓄,显示出了一种别具风韵的美。一、朦胧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泗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相似文献   

4.
卞之琳的《断章》自问世以来,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诗进行了阐释,或曰表现一种人生的悲哀,或曰表达形而上“相对”的哲学观念,其实对正处于青春年少多梦的中学生而言,它更是一首蕴味悠长的爱情诗。请看如下画面:  相似文献   

5.
卞之琳的《断章》用纯熟的技巧将大千世界中捕捉的小情景进行内心的扩张和诠释,让人在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出精致的哲理和禅机。  相似文献   

6.
接受美学家姚斯说:“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自身独立、向每一个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越时代的本质。它更多的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因为  相似文献   

7.
接受美学家姚斯说:“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自身独立、向每一个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越时代的本质。它更多的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因为  相似文献   

8.
本文全面深刻地阐释了《断章》的哲理意趣,从诗歌的题目、结构、选取意象的隽永涵义及其隐藏关联,着眼于诗中反复出现的“你”、“看”、“风景”,另辟蹊径地阐释本诗的哲学意味,以全新的视角引领读者达成对卞之琳“平淡中出奇、晦涩中见巧”诗风的深切体悟,探索多重变化视角在切入解读的彰显。  相似文献   

9.
<正> 最近读到了《叶剑英诗词选集》,掩卷沉思,激动不己。叶剑英同志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才气横溢、卓有成就的诗人。他和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董必武同志、陈毅同志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在长期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在戎马倥偬、日理万机之隙,口吟笔耕,写下了许多声情激越、词采壮丽的诗篇。这些  相似文献   

10.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短短的四行小诗,能在读者中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至今读了仍给人一种很强的美感效果,原因在哪里呢?首先是诗人避去了抽象的说明,而创造了象征性的美的画面。画面的自然美与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全诗分用两段独立的图景并列地展示或暗喻诗人的沉思。第一幅是完整的图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在这里,“你”是画面上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围绕这人物,有桥,有风景,有楼,有楼上看风景的人。作者把这些看来互不…  相似文献   

11.
《断章》是一首精简的短诗名作,由于这首诗的精炼和含蓄,半个多世纪以来对这首诗的释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首诗的意义着重表现在后两行诗中的“装饰”词上,认为诗中表现了一种人生的悲哀[1]。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对《旧元夜遐思》一诗情境(A爱B,B爱A)的拓展,甚至是反拔,B爱C,而A爱B;B想念C,而A想念B。诗人也许想说:诚然我很爱她,可是,如果她爱的是别人呢?这就把诗人在爱情上持‘矜持‘态度的原因,无意识地透露出来了。[2]还有人认为“表达形而上层面上的‘相对’的哲学观念,是这首《断章》的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12.
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卞之琳《断章》的解释多种多样,这些解释有相成之美,无相克之弊,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值得称道的艺术空间。从“当代”角度切入,《断章》可谓和谐社会的艺术写照:人与自然,和合共生;人与他人,和睦相处;人与自身,和善为上。  相似文献   

13.
从"当代"角度入手,认为《断章》是和谐社会的艺术写照:人与自然,和合共生;人与他人,和睦相处;人与自身,和善为上。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欣赏《断章》是在“文广电台”的《夜色温柔》中。叮咚作响的泉水声是背景,男主播用富有磁性的嗓音低吟: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那时正是夜深人静之时,午夜的风偶尔从窗口钻入,我轻轻地伏在床边,闭着眼让泉水流进我的思绪。唯美的诗章在我的  相似文献   

15.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修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断章》卞之琳寂夜,灯光,小桥,平凡、苍白的画面,天天如是,年年如是。一切都在静默,未曾启封。又是一个死般寂静的夜,一个纤弱的身影突然打破了多年来定格在人们心中的画面。她只是一个伤心的女子,只是无意间走上这座小桥,倚在栏杆上,看着远方的远方,沉默,沉默……然而,她这一停留,就是他一生一世的记忆。无法否认,桥下的灯光,天上的群星太耀眼,太夺目,这般与她的生命不符的景色,只会令她越发伤心、自卑。她回头,她闭眼,她流泪。人世总是充斥着沧桑与无奈,…  相似文献   

16.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鲁迅先生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卞之琳《断章》两节四句,共35字,但也会因读者的眼光读出种种命意来:哲学家可以从中悟出‘生生之谓易’;物理学家会得到相对论的启示;政治家可以从中感受到‘螳螂捕  相似文献   

17.
现代新诗《断章》的意象含义丰富变化,它的"桥、楼、月"等意象在继承传统意蕴、形成优美意境的同时,"立象以尽意"的功能却被弱化了。而意象含义的丰富多变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诗歌主题的多种理解。  相似文献   

18.
<正>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断章》取自于卞之琳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对其十分满意便保留了下来,既是意料之外,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创作的诗词数量虽然不多,但就其思想性、艺术性而言,堪称诗家之绝唱,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人们或以注释赏析,或以吟诵演唱,或以书法碑刻,或以对外翻译等多种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宣传、介绍毛泽东诗词,目的在于从深层次挖掘毛泽东诗词的广泛内涵,挖掘那个特定时期我们民族的理性、情感、思维、行为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凝视的美学表明,日常经验中的凝视,其目的在于世界的明晰化;而诗化的凝视,其目的则在于世界的神秘化。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作中,戴望舒的《雨巷》与卞之琳的《断章》展现了凝视的神秘性。其共同的构造逻辑在于,诗语一直在隐秘的寻求交互凝视,但最终却走向了交错凝视,从而迷失在重重镜像之中。但《雨巷》通过凝视,将外在空间自我化,而无意使自我封闭在无限循环的时间幻象中;而《断章》则经由凝视,将内在自我空间化,却无意使自我陷入多重局面的空间幻象中。总而言之,基于对凝视的想象性建构,《雨巷》与《断章》分别开启了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诗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