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现行小学语文课本在内容和结构上将课文分为两类,把独立阅读课文从语文教科书中剥离出来,单独编成“自读课本”,与教科书配套使用。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阅读量,而且拥有了阅读的主动权,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学生的课外读物匮乏,有了自读课本,就为这些地区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2.
“九义”小学语文教材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将原来独立阅读课文加以扩充,编写了与教科书配套的“自读课本”。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课外读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教师千万不可忽视这一套自读课本,应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新教材的符点之一是除语文课本外 ,另有同各册相配套的自读课本。自读课本每册选入的文章与课文有一定的联系 ,且内容丰富有趣 ,故事性强 ,形式生动活泼并配有插图 ;自读课本可作为扩大学生阅读量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凭借。叶圣陶曾十分明确地指出了略读的重要作用 ,由此看来 ,培养小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必须重视对自读课本的合理使用 ,以期达到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目的。那么 ,如何指导学生使用自读课本呢?一、对应带读 ,实现情感目标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思想性。自读课文与单元讲读课…  相似文献   

4.
重视自读课本培养阅读能力中宁县恩和乡教委黄军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学科中,除了教科书外,还配有一册自读课本。自读课本的内容尽管不作学生考试内容,但是它与教科书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它为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能起到辅助...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自读课本》,是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而配合教科书编选的,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内学习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对开阔学生视野,发展智力,提高语文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指导学生自觉阅读,使《自读课本》充分发...  相似文献   

6.
教学自读课文的几点做法任杰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把课文分为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大类。这种编排方法,既可以增加课本的内容,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那么,应如何教学自读课文呢?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一、讨论式:让学生自读,然后...  相似文献   

7.
小语第二册《自读课本》学习设想贾恩亮小学语文教学1、课本特点五年制第二册《自读课本》紧密配合第二册语文课本中九个单元38篇课文的教学,安排了九组45篇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的内容丰富有趣,形式生动活泼,语言简明上口,为小学生所喜爱。每篇文章全篇汉字注音....  相似文献   

8.
邢安民 《山东教育》2003,(28):34-34
近年来,小学语文课本在不断改进与创新,无论从布局谋篇上,还是知识结构上看都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令教师、学生爱不释手。因此在大阅读课上,语文教师对指导学生阅读、学习语文课本往往非常重视,要求也非常严格。但是语文课本的辅助教材“自读课本”却遭到部分教师的“冷落”,对学生是否阅读“自读课本”不做严格的要求和认真的检查。对于这种现象,我调查了十几所学校的小学教师,观点有以下几种。一种观点认为“自读课本”就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去读,教师不必过问。另一种观点认为,一周只有几节语文课,其中还包括两节作文。在这仅有…  相似文献   

9.
“自读课本也是课本,它与主要用于课内学习的教科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犹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自读课本中的一句话。自读课本与教科书是相配套的,从编写的目的上看,自读课本是为了弥补教科书的不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课内外的联系,克服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六年制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中,将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三类。略读课文在课题中用※标示。这种编排形式教师们似乎并不陌生,因为不同版本的老教材中曾经也有过把课文分为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又称半独立阅读课文)和独立阅读课文三类。如果把这两种编排形式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名称上的不同而已,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那就错了,务必要澄清。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以课文为本,落实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把课文读"薄"、读"厚"、读"活",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2.
自读课文教学方法浅探哈尔滨市幼儿师范学校张秋月,李勤无论是中学《语文》课本,还是中等师范的《阅读和写作》、《文选和写作》课本,都把所选课文分为三类:讲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外阅读课文。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自读课文,是否只是学生简读,教师略讲就可以了呢?对...  相似文献   

13.
谈教材自读课本的使用桂林市榕湖小学向左“九义”教材语文自读课本的设置,是培养学生智能的有效举措。但据笔者所知,目前存在着对自读课本利用不充分的情况。为此有必要认识自读课本意义及其与教本的关系,以便正确发挥自读课本的作用。一、设置自读课本的意义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4.
《景阳冈》(第十一册)这篇课文多年来一直被小学语文课本选用,以前曾作为“讲读课文”,现在改为“阅读课文”。作为阅读课文,教师应该怎么教学呢?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简单地读故事,本来这个故事是家喻户晓,学生易于掌握,所以读起来一节课就完了。那又怎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二是与讲读课文教学差不多,这又怎么能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调整了课文类型,把现行教材中的三类课文(讲读课文、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调整为两类课文(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减少了课文类型。结合学生实际,遵循语文教学和学生认识规律,阅读课文的课堂教学可以指导学生按以下四个步骤,依据课后“思考·练习”,读懂阅读课文。现以《茅以升立志造桥》为例谈谈三年级阅读课文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下现行各版本语文教科书都编写了与之相对应的自读课本,每册教科书配一册自读课本.例如北师大版小学(1-6年级)语文教科书配有12册自读课本,每学年上学期的读本均是以"太阳"为标题--<种太阳>、<心疼的太阳>、<追赶太阳>等六册;每学年下学期都是以"地球、大地"为题目--<大地妈妈和她的小姑娘>、<啊!中国的土地>、<都是地球的孩子>等6册.目前,与人教版初中(7~9年级)语文教科书相配套的自读课本也已经编写出版了5册,它们分别是<翻过那座山>、<大海的召唤>、<白天的星星>、<随鸟走天涯>、<我的家园>.高中语文教科书也都编写了自读课本,自读课本和教科书成为语文教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偏废其一.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阅读课文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种。教学这三类课文,要求自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阅读训练的小系统,体现从教者教会学生读到学生“自能读之”的过程。课内自读课是这根“阅读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从教读到学生独立自读的桥梁。在教法方面,讲课要教以规律、授以方法。课内自读课则是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课,它是半独立的阅读课,需要教者进行定向控制,并给予指导、点拨,从而让学生在运用讲读课上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读的能力。这样,他们才可能高效率地独立地阅读课外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18.
新的全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把入选课文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共中课内自读课文所占比例约为百分之三十。如何上好课内自读课文,已成为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亟待探究的课题。课内自读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阅读,在阅读中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得以巩固和提高。因此,教这类课文要立足于培养和检验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学好读懂课文铺路搭桥。新教材在课文的编排上颇费心血。课文前有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围绕课文的主题和写作特色及结构层次等设计了练习。这样做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有利于检测学生的能力和掌握课文知识,故教师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这一两年来,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在积极研究三类课文的教学。就高年级来说,三类课文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这就要从通用教材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本为什么要安排三类课文谈起。从编写的意图看,高年级课本把课文分成讲读、阅读(也叫半独立阅读)和独立阅读这样三类,主要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经历一个由教  相似文献   

20.
小语教材编排了三类课文,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第一类课文里获得了读写知识,在第二类课文里试着用这些知识,在第三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里独立运用。要让学生独立地运用学得的读写知识,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读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切忌讲得过多。教师讲得多了,挤掉了学生阅读的时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教学独立阅读课文,凡是在一、二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