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画故事     
高飞 《航空模型》2009,(9):39-39
米格-9是苏联米高扬一格列维奇设计局(米格设计局)研制的一种单座双发喷气式战斗机。该机是苏联第一种实用型喷气式战斗机,也是中国空军装备的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在世界和中国航空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高飞 《航空模型》2011,(6):72-73
T-50验证机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空军就开始研究用于取代米格-29和苏-27的新一代战斗机方案,由此产生了苏霍伊设计局的苏-47和米高扬设计局的米格-1.44验证机。尽管这两种验证机都制成样机并试飞成功,但始终未得到俄罗斯空军的订货。  相似文献   

3.
刘杰 《航空模型》2011,(5):36-39
机型简介 大名鼎鼎的米格-15战斗机由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飞机设计局设计。是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的代表机型。据统计,米格-15战斗机及其备种改型总产置超过16500架.是苏联制造数量最大的喷气式飞机。北约给它取的绰号是“柴捆(Fagot)”。  相似文献   

4.
米格-15是苏联第一代高亚声速单座单发喷气战斗机,由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1947年12月试飞成功,1948年3月投入批生产。在朝鲜战争中与美国F-86战斗机针锋相对,取得丰硕战果,从此闻名于世。在20世纪50年代,米格-15曾是我国空军的主战装备,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退役。  相似文献   

5.
《航空模型》2014,(3):70-71
米格-29M2是俄罗斯米格飞机公司在米格-29K/KUB舰载战斗机基础上研制的新型多用途战斗机,代号为“产品9.67”。米格公司认为其具备第“4+”代战斗机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1944年初,苏联苏霍伊设计局和米高扬设计局同时受命研制混合动力战斗机。其中米高扬设计局设计的代号1-250飞机,于1945年3月成功首飞,但不幸在6月的一次试飞中坠毁。  相似文献   

7.
高飞 《航空模型》2021,(4):50-51
I-200被认为是庞大的米格飞机家族的开山之作。该机的初步设计方案于1939年11月25日被上报给航空工业人民委员部和苏联空军,并以超过600干米/小时的高速性能受到高度重视。12月25日,苏联空军批准了I-200的初步设计方案,次日米高扬即领导第一飞机制造厂实验工程处展开详细设计。  相似文献   

8.
《航空模型》2014,(11):64-65
歼7Ⅲ是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以苏联米格-21MF为原型研制的一种全天候歼击机。早在1966年,中国根据苏联提供的米格-2IF生产许可生产了首架歼7。但因历史原因,苏联此后不再提供米格-21的后续改进型,于是中国航空工业走上了独立自主研制歼7改进型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高飞 《航空模型》2011,(5):72-73
当米格-31在20世纪80年代初服役后,苏联国土防空就要求米格设计局研制该机的深度改进型。1983年,米格设计局正式启动了米格-31M的研制,内部代号为“项目05”。  相似文献   

10.
高飞 《航空模型》2014,(8):74-75
1982年春,苏联对外经济联络部开始向印度推销米格-27M战斗轰炸机,并邀请印度空军代表团访苏。印度飞行员在进行了3个架次的体验飞行后,双方迅速达成协议——苏联授权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在纳西克飞机制造厂生产米格-27M战斗轰炸机,双方的合作期为10年。  相似文献   

11.
Mig-31     
高飞 《航空模型》2010,(12):72-73
米格-31截击机 早在1966年。米格设计局就开始研究米格-25的后继型号E-155M。1968年5月24日,苏联部长会议正式批复了E-155M的研制计划,共包括三个改型:E-155MP战斗截击机、E-155MF战术轰炸机和E-155MR侦察机。其中E-155MP就是日后的米格-31。  相似文献   

12.
高飞 《航空模型》2011,(4):72-73
苏-34是由俄斯苏霍伊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战斗轰炸机。该机的研制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苏联空军要求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UB战斗教练机基础上研制一种前线轰炸机,以取代陈旧的苏-24。研制之初,其官方型号被定名为苏-271B,设计局内部代号为T10V。  相似文献   

13.
高飞 《航空模型》2009,(8):70-70
99式高级教练机在中国航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机是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民主联军大批量缴获并投入使用的第一种军用飞机,也是东北老航校装备数量最多的一种高级教练机,为人民空军培训了大批早期飞行员,被简称为99高练。  相似文献   

14.
高飞 《航空模型》2020,(1):50-51
20世纪60年代,苏联航空界认为垂直/短距起降飞机代表了军用飞机的发展方向。为此,各军用飞机设计局纷纷投入到这种飞机的研究中。1962年9月,曾被米格设计局寄予厚望的Ye-8原型机(计划定型为米格-23)因发动机技术缺陷停止研发。1963年12月3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向米格设计局下达了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制要求,其中专门建议新型战斗机应装备升力发动机(RD36-35)和巡航发动机(R21F-300或R27F-300)组合式动力系统,以实现垂直/短距起降功能。  相似文献   

15.
高飞 《航空模型》2014,(6):60-61
1954年2月17日,苏联部长会议和苏共中央发布了第286-133号决议.命令按照SM-9/1原型机的标准立即投产米格-19战斗机。高尔基色机制造厂(第21厂)和新阿们利亚飞机制造厂(第153厂)被确定为生产厂。  相似文献   

16.
柚子 《航空模型》2021,(2):50-55
米格-21是苏联研制的一款优秀的二代机,经过不断的改进改型,至今仍有不少国家在使用。其装备之广、使用之久,在航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架采用“邦尼兔”涂装的米格-21MF是刚果空军于1997年从捷克购买的二手飞机之一。在“胡萝卜战争”(1997年,刚果(金)与邻国安哥拉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  相似文献   

17.
《航空模型》2013,(12):70-71
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米格29(产品9—12)的服役情况,米格设计局开始制定改进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航程。为此,设计师们决定加大该机背部的1号油箱容积,使机内载油量增加240升至4540升。  相似文献   

18.
徐伟 《航空模型》2009,(8):22-25
米-17汽升机是由苏联米里直升机设计局(现米里莫斯科直升机股份公司)设计的一种中型运输直升机。该机原型是苏联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米-8直升机,经过多次改型设计,换装大功率发动机(功率提高约20%).  相似文献   

19.
高鹏举  袁满 《航空模型》2014,(12):51-55
鉴于阿拉伯国家于20世纪70年代从苏联引进了米格-25“狐蝠”和米格-23“鞭挞者”。为能在中东地区获得足够制空权以及保持武器装备的先进优势,以色列在1973年后向美国提出更新战机的要求。经过多次谈判与考察,以色列决定购买F—15(注:古以色列国王名为大卫)。  相似文献   

20.
《航空模型》2013,(11):1-1
2012年珠海航展期间,L15“猎鹰”教练机吸引了多国客户的关注。它是一款世界上少有的具备超声速飞行能力的高级教练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