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隐藏于人类道德生活中的道德力量,道德记忆承载着集体道德承续的遗传基因,提供着个体道德建构的生活原型.在道德记忆的视角下,道德教育是道德记忆承续、建构与转化的过程,是人类道德具有持续生命力的重要保障,是个体形成道德认同、生成道德智慧的关键.然而,当下道德教育正面临集体道德记忆承续式微、个体道德记忆建构受阻、集体与个体道德记忆整合困难的危机.为此,道德教育应重塑道德记忆的教育价值,通过萃取传统道德文化精华、回归个体道德生活世界、播种道德智慧的逻辑路径,充分发挥道德记忆应有的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道德教育仅仅注重道德的社会功能,将道德看作是人们对道德规范的必然遵守,从而使道德成为一种限制人的工具,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道德的个体功能将道德当作是人对世界的"实践——精神"的把握手段,并回归到道德的本真上来。可以说,道德的个体功能内涵非常丰富,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此应从对道德功能的全面拓展、理解和人们对道德内涵的全面把握这两个角度深入分析和论证道德个体功能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育对道德的追求是全方位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关注"教授的"道德,而且要关注"形成的"道德.既要通过直接的道德教学系统地向学生传递道德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又要通过其他学科的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进行道德渗透,直接道德教学的有效性在于能够给学生以系统的"关于道德的知识",但是,它与人的道德水平可以是不相关的,因此,它对儿童、青少年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也是微弱的.  相似文献   

4.
"文革记忆"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记忆",是根据"现在"的需要,在多种力量的作用下对"过去"的一种重构,对"文革记忆"的研究本质上是对"过去"、"现在""记忆"三者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李玉 《商洛学院学报》2023,(3):28-33+42
贾平凹的《高老庄》通过一个村庄展现了边缘群体的集体记忆,作品中的碑文、砖像记载了高老庄的历史,构成了历史记忆。子路父亲的三周忌日、修白塔等活动仪式展现了乡村的公共生活与集体观念,强化了现实中的集体记忆。《高老庄》中的记载具有真实性,因此能够通过集体记忆了解陕西的起源与过去,丰富历史。从记忆折射出的种族起源、地域特点与族群特征,是民众民族国家认同的体现,从中可见个人与集体、社会及民族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对普通村民而言,族谱不仅是宗族的象征和宗族组织的组成要素,而且是一种记忆的载体。它承载着个人及家庭的记忆,以及对远祖、对宗族和村落的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记忆通过族谱在民俗生活中的使用得以维系传承,并提供村落社会认同的深层基础。族谱对记忆的承载与维系功能受到民俗生活的制约,其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民俗生活为之提供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涂尔干的社会理论中,他对集体欢腾的价值及其创造力的推崇,使得他把宗教看成社会至高形态,并认为一个社会走向集体欢腾的时刻就是它至善的时刻。但是这种"道德狂热"使涂尔干的社会理论潜藏着一种危险。法国大革命乃至二十世纪的历史证明,道德过热的社会环境往往造成至善与恶、神圣与病态之间相互翻转,使社会本身的常态变得不可能。集体环境塑造的不是均质的道德个体,而往往可能是失去心智的"乌合之众"。由此,社会走向集体欢腾的时刻,既可能是其最高形态的表现,也可能是其走向毁灭的终点。  相似文献   

8.
个体道德的形成与提升只能在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它是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并将其内化的结果.这种内化的过程具有他律性和自律性、反复性和持续性相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歌唱的记忆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等方式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包括"记与忆"两方面,歌唱记忆是歌唱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心理活动过程,音乐属于听觉艺术,歌唱记忆的核心是听觉记忆和感觉记忆,要加深对作品的印象,接受外来的知识都是靠记忆完成的,它可以帮助歌唱家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技巧,促进他们在歌唱艺术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道德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和社会生活所要求的,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个体道德的存在.道德需要是人所独有的,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之一,是道德之由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其内在的自律的依据.个体道德需要是来源于一般需要又高于一般需要的高级需要,是个体成其为完整和谐之人的必然要求,是人获得幸福生活的手段和条件.道德教育应关注个体的道德需要,走出"规范式德育"的误区,提升受教育者的需求层次,培养个体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内涵;解析了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结构的构成要素:领导干部道德认知、领导干部道德情感、领导干部道德意志和领导干部道德行为;指出了领导干部道德素质具有维系功能、导向功能、示范功能和约束功能。这对于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提升领导干部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德育工作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提高德育的实效,必须遵循德育的规律,讲究德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由于德育目标理想化,方法单一,内容脱离学生实际,过于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使我国学校德育处于低效的困境。必须通过确定恰当的德育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改进德育方法,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以使德育提高效力,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14.
徐志芳 《中国德育》2007,2(8):15-18
德育实践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的有效载体和手段,更是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当前学校德育实践活动在观念、政策、管理和实践等层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对德育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责任承担、组织开展以及评价等必须加以重视。加强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可以从加强德育实践环境和条件建设的政策导向、加强德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协调整合区域性德育实践资源等入手。  相似文献   

15.
雷芳 《绥化学院学报》2003,23(4):125-127
以德治国,在大学德育肩负着更加神圣的使命。大学德育长期低效一直是德育工作者努力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从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上作一探讨,以提高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学校德育作为主要培养学生德性素质的教育活动 ,不仅应是传授的 ,还应该是创造的 ;不仅要扬善 ,而且要抑恶 ;不仅要促进学生正面发展 ,而且要为促进学生正面发展而批判不良现象。学校德育批判包括学校内批判和学校外批判两部分。其中的学校内批判主要有德育指导思想反思、德育形式批判和德育方法批判。学校外批判则为德育的政治批判、经济批判、文化批判、科技批判、生态环境观念批判等  相似文献   

17.
Research into the critical period of Chinese pupils’ moral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in the field of moral psychological study. This paper reviews 20-year literature available o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pupils’ moral development and its instruments to measure it. It also gives details of its inadequate research into pupils’ moral development and then concludes with some conjectures about the future of this field of study.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 (2) The authors are grateful to Prof. Zhang Dajun of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China to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8.
刘竑波 《中学教育》2009,(12):15-18
教育德性应当是中小学教育追求的首要目标,但在现实中,实现这一目标却存在着很多阻力。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困境,探析其中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学校德育目标的分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提法笼统而缺乏指导性导致德育实效性低下,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德育目标的认识不到位有着较大关系,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文章运用哲学和逻辑的方法,按照不同划分的标准从四个方面对德育目标进行了分层研究,力求使德育目标具有可操作性,以增强其对德育实践的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社会变迁加速、价值观多元化,青少年德育问题日趋复杂。为应对挑战,发达国家中小学德育理论研究呈现出整合性、实证性、生活性的特点,以及人本化、多元化、专业化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