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制度,相比于监禁刑更能体现刑罚轻缓化的趋势以及刑罚预防和改造犯罪的积极功能,不仅能够节约行刑成本,而且有利于犯罪人回归社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有利于社会和谐。教育矫正和帮困扶助作为其中两个重要的任务,在社区矫正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其在实践中的实施情况并找出问题所在,从而进一步提出完善建议将有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2.
社区矫正是以社区为基础而展开的矫正罪犯的新的行刑模式和制度,社会力量参与罪犯矫正是社区矫正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力量作为罪犯矫正的“第三领域”具有其参与的优势。以民间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志愿者为中坚,社会力量循着行为规训、心理矫治、就业接纳和网络构建四大路径介入罪犯的社区矫正。  相似文献   

3.
"农家乐"旅游以其投入小、产出大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如何建立合理的参与模式,使当地居民有效参与进去,让旅游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居民,显得尤为重要.以河南省鄢陵县为例,应针对当地资源特点和"农家乐"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适合当地"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居民参与模式,采取"政府+社区"的方式,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实现社区全面参与,体现旅游的扶贫功能.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虽已起步,但问题颇多,有关制度既不全面,也不系统,而且存在执行机构职能混乱、社区矫正手段单一等问题,亟待加以完善。借鉴国外的经验模式,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法",设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执行机构,为青少年服刑人员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制度,以丰富社区矫正手段,加强其实用性,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社区矫正纳入刑法条文中,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在法律层面上得以确立。但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在实践中还存在强制约束力不够,检察监督的方式、手段缺乏,适用率低,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管存在漏洞等问题。借鉴国外社区矫正制度及其监督模式,我国检察机关应不断强化对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建立社区矫正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对服刑人员及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加强对人民法院适用社区矫正的监督。  相似文献   

6.
社区矫正制度体现了国家与社会本位型犯罪治理理念,为犯罪人回归社会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途径,被现代各民主国家所推崇。社会力量的广泛深度参与是该制度内在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考察我国目前社区矫正制度的实施状况,社会公众参与明显不足,与社会公众对社区矫正的认知不够、参与渠道较少有关。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推进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社会参与度,需要从观念形成、渠道构建、制度完善等多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利益相关者群体,社区居民能否积极参与到旅游开发当中,并从中受益,是发展社区旅游的基础,对当地旅游事业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以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为例,将整个村落视为一群众社区,对居民参与旅游现状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直接影响到社区的发展建设。在我国居民社区参与总体意识不高、参与范围较窄、参与不足等现实情况下,动员型参与模式的研究成为社区参与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根据动员主体的不同,将动员型参与模式分为四种类型:社区正式组织动员型、社区非正式组织动员型、社区正式精英动员型与社区非正式精英组织动员型。在实地调查研究中发现,这四种类型在形式、特点及有效性与未来发展趋势中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社区参与是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基于社区参与的遗产旅游发展模式要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参与、和谐共赢等原则,需要社区参与的决策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生态文化保护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等多方面的支撑,还需要对不同遗产类型以及社区与遗产地不同的依存关系加以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分析矫正对象的不良情绪与心理困扰、排斥与不合作心态、低自我认同及异常人格与行为倾向的心理特点,指出了心理矫治在社区矫正中的积极作用,帮助矫正对象自主自愿接受矫正,减缓矫正对象的心理危机,提高自我认同感,以此优化社区矫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转型时期公民参与社区管理过程中权责界限不清晰、积极性不高及参与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明确公民参与管理的职责权限,强化权力运转机制并加强对社区管理的监督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世界有关国家和地区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立法和实践,以及我国在推进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制度建设、理论研究、实践探索,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理论体系,也为未来深入发挥社会力量在我国社区矫正中的作用提供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发挥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将其吸收到社区治理活动中来,建立起居民与居委会之间的良性互动结构,共同实现社区内部的"善治",就成为社区治理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居民与居委会交往互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社区治理过程中的三点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化模式决定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社区参与旅游制度安排的态度,直接影响制度交易费用,进而影响到制度的实现和维持;不同的文化模式对应不同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合作力,影响民族村寨社区自组织能力和模式,进而影响到社区参与旅游制度选择;不同的文化模式下社区居民对公平的评价不同,直接影响到对效率和公平取舍,进而影响到社区参与旅游制度选择。其目的是丰富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机制和制度研究理论体系,焕发或增强政府尊重东道主社区地方性知识和乡土传统的政策导向意识。  相似文献   

16.
治本安全观是新时期社区矫正工作的政策指引,是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追求对社区矫正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国家总体安全观的迫切需要。治本安全观的核心是把“不跑人”的底线安全教育转化为向社会输出“合格”产品的修心安全教育。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还存在志愿者数量不够、素质有待提高、工作方法不多、措施不够、对服刑人员的矫正教育不聚焦等不足。针对以上问题,围绕治本安全观需要,在大学生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背景下,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素养指导、校地双方通力配合完善机制等措施,推进治本安全观统领下的社区矫正工作。  相似文献   

17.
社区居民有效参与的实现与呈现,相当依赖于可动用的社区资源。在我国社区治理中,普遍存在居民参与不力的现象或问题,且与参与资源匮乏密切相关。从资源视角出发,分析社区参与主体的资源相互依赖关系,探讨社区参与中的资源发掘路径,有助于破解社区居民参与困境。研究发现,拓展资源枢纽型组织的资源发掘路径、利用政府在社区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性地位、建构多元化与多层次的社区资源供给体系,是缓解社区参与不足、最终走出社区参与困境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8.
对社区参与的研究是学界对社区建设研究的重要部分,尤其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日益增多的失地农民多是采取集中居住的安置方式。对失地农民社区参与状况以及对其进行原因分析,为进一步推进失地农民社区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做一些建议尝试。这不但是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时,对于失地农民的市民化以及自身身份认同都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社区及其居民发展、旅游业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需要。社区参与具有可行性,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协同”观念为社区参与提供文化基础;旅游发展与社区利益关系密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可满足社区参与的要求;面临较好的机遇。社区参与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包括自主原则、赋权原则、增加居民各种机会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注意性别敏感性的原则和动态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