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收益共享契约模型中加入零售商的公平偏好行为,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决策分为制造商考虑零售商的公平偏好行为和制造商不考虑零售商的公平偏好行为两种情形,分别研究了不同情形下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性以及零售商公平偏好对收益共享契约机制协调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售商公平偏好对收益共享契约协调性的影响在于其影响收益共享契约被接受的条件;当零售商的公平偏好程度较低时,收益共享契约机制可以实现渠道的完美共赢协调;当零售商的公平偏好程度达到一定值时,收益共享契约机制的协调性将会失效。此外,当收益共享契约对制造商考虑和不考虑零售商公平偏好的两种情形均可以实现渠道的完美共赢协调时,制造商考虑零售商的公平偏好有利于其自身获得更多的新增利润。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络外部性环境,本文构建了链与链数量竞争模型,识别了纵向联盟的形成机制,给出了供应链联盟中零售商收益共享比例的选择范围,分析了网络外部性强度系数和供应链数量竞争强度对收益共享比例范围的影响。研究表明: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弱地影响竞争强度时,纵向联盟的收益共享合同能够实现零售商和供应商收益的改进;当网络外部性强度强烈地影响竞争强度时纵向联盟失效。  相似文献   

3.
李永飞  苏秦 《软科学》2013,27(2):50-54
在随机需求情形下,通过返回策略工具,运用Stackelberg非合作博弈理论,分别构建了多供应链竞争下,处于竞争劣势的分散式、集中式及收益共享情形下的供应链EOQ和供应链内部协调机制。供应链协调时,收益共享及集中式供应链EOQ、整体利润均大于分散式供应链的情形。相比分散式供应链情形,收益共享协调机制对供应链整体比较有利,对零售商最为有利。通过选择恰当共享系数,使返回策略与收益共享契约密切结合,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的缺货、剩余及返回数量,进而提高零售商EOQ,较大幅度扩大市场销售份额,使供应链的整体收益大于集中式供应链的收益,并同时使供应链内部各成员的收益更加均衡,这为供应链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学者们对制造商双渠道(制造商拥有在线渠道,零售商只拥有传统线下渠道)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对于零售商双渠道(零售商同时拥有线上渠道和传统线下渠道)却鲜有研究.通过Stackelberg博弈理论分析了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的决策策略,给出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均衡策略,并探讨了均衡解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分散式决策下和集中式决策下的供应链总体利润进行比较,得出分散决策下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总体利润小于集中决策下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总体利润.据此,设计3种收益共享契约.研究表明:第一种和第二种收益共享契约不能实现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而第三种收益共享契约可以实现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针对第三种收益共享契约给出了协调证明和数值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申成霖  张新鑫 《软科学》2016,(4):114-119
构建基于消费者策略行为的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模型,研究集中式和分散式决策下,风险中性供应商和损失规避零售商的决策行为,探讨消费者策略行为强度、零售商损失规避度对供应链协调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零售商最优订购量是损失规避度和批发价与收益共享系数比的减函数,消费者策略性越强,产品的批发价格越低,零售商获得的利润分成越高;面对策略型消费者,当供应商为风险中性,零售商为损失规避时,收益共享契约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和上下游间损失共担;当上下游企业的议价能力相当时,收益共享契约更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行为运筹成为广大学者研究和关注的重点。结合报童模型,将公平偏好引入由单个零售商和单个制造商所组成的两层SDN系统中,建立相应的效用函数模型,并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采用逆向归纳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探讨随机需求情况下零售商订货量的变化对SDN收益共享契约协调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仅制造商公平偏好、仅零售商公平偏好及同时考虑制造商和零售商公平偏好3种情况下,只要参数取值恰当,SDN系统仍能实现改善甚至完美协调。并通过数值仿真进一步分析了在SDN的收益共享契约下,公平偏好系数的变化对各成员利润或效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考虑额外服务和渠道地位因素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型,比较三种信息共享方式下供应链各成员的收益值,分析了额外服务和渠道地位因素对供应链均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渠道地位对等时,信息共享为均衡策略,提供的额外服务能为共享零售商和制造商带来收益;若产品相关系数小于零,额外服务对未共享信息方的收益有促进作用,反之有抑制作用。渠道地位不对等时,如果共享信息零售商的渠道地位足够低并且产品相关系数较小,或者产品相关系数较大、需求信号不精确,则共享信息仍为均衡策略,此时提供额外服务有利于制造商;若需求信号精确、产品相关系数较小,或共享信息的零售商渠道地位较高、产品相关系数较大,则额外服务的实施有利于零售商。  相似文献   

8.
谭佳音  李波 《预测》2013,32(3):65-69
基于品牌竞争与渠道竞争共存的两级供应链结构,本文研究了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对批发价格契约供应链协调效果的影响问题。通过模型建立和数据仿真,本文将零售商采取公平关切行为下批发价格契约的供应链协调绩效,与零售商不采取公平关切行为时批发价格契约及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绩效进行对比,发现:(1)当零售商实力与制造商相当时,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可以使批发价格契约实现更高的协调绩效;(2)当零售商实力水平明显强于制造商时,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使批发价格契约相比纯粹的收益共享契约表现出优势。  相似文献   

9.
供应和需求的不确定会影响供应链的有效运作。本文基于惩罚和收益共享联合契约对由单个生产商、分销商和零售商构成的三级供应链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惩罚契约状态下,供应的不确定性得到了降低,且生产商和分销商的收益均得到了提高;在收益共享契约状态下,分销商和零售商的收益均得到了提高,但无法降低供应的不确定性;在惩罚和收益共享联合契约下,不但提高了供应的可能性,同时也减弱了需求的不确定性,供应链整体收益及各成员收益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0.
考虑市场需求受到零售价格和广告投入的双重影响,需求函数为相乘型形式,建立了Nash静态博弈、制造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零售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和合作博弈模型,并对四种模型的均衡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了非合作博弈中,在零售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下制造商获得了更高的收益,但没有分担零售商的地方广告投入.在制造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下,制造商分担零售商的地方广告投入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而合作博弈以最低的零售价格、最高的地方广告分担率和最高的广告投入获得了比非合作博弈下更高的收益,更好地协调了供应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