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志永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6):92-94
阮籍处在魏晋政治的高压之下,一生如履薄冰。沉醉酒乡、怪诞痴狂、躲入空堂、向往神仙,但理想的追求之路却何其曲折与漫长。生存的困境蕴藉了他深沉与美丽的诗文,乱世之中的生存智慧与处世哲学也为后世文人士子开辟了一条在乱世中如何全身全节且不屈不死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2.
3.
4.
5.
Identity Politics and Critical Pedagog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ank Bromley 《Educational theory》1989,39(3):207-223
6.
《校园英语(教研版)》2015,(16)
Instead of being a theory Critical Pedagogy is a way of teaching. It tries to establish a bridge between the classroom and the wider social context, and mainly deals with power, such as social justice and social change through education. Based on the idea that education should be equal to everyone, CP never stops exploring the right way of realizing education equality. 相似文献
7.
实践哲学与教育学有着天然内在的关联,可以说,实践哲学是教育成“学”的根基。近代教育学之所以走向分裂,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实践哲学。因此,今天重新返视并回归实践哲学和教育学的内在亲缘关系,是教育学摆脱生存困境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Critical Pedagogy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evin Williams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2004,38(1):143-148
9.
peter Mayo 《Interchange》2006,37(3):277-283
This essay critically highlights the main features of a study that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concepts of time and optimism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achievement and goals of high and low achievers in a North American and a Brazilian context. The focus on the time factor that serves as a leitmotif throughout the study gives this work its originality. One of the study's most pleasing aspects is that it draws on Freire's ideas as ducation Secretary in São Paulo to suggest options for future education policy intended to provide more democratic and socially inclusive educational programmes. It is argued that these Freirean ideas should be given greater importance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worldwide than is the case at present. They can serve as an antidote to the technical rational and managerial approaches that seem to dominate the area. 相似文献
10.
11.
实践哲学的复兴与教育学的新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Chang-wei FANG Zhan-hua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4)
教育学处于危机之中。实践哲学与教育学的源初关联以及当今实践哲学的复兴,为教育学走出危机、走向新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教育学只有回归实践哲学,回归本真的实践,即是说,根植于实践、通过实践并服务于教育实践,才能恢复活力,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2.
13.
批判教育学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批判教育学的发展面临着三大困境:为谁批判的立场困境;如何批判的风格困境;批判必要性的价值困境.只要那些处于受苦和异化环境的人存在,教育批判就有它存在的必要,批判教育学就能从困境中寻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14.
王璞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3):65-70
本文通过分析“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阿普尔对“保守主义的复兴”这个特定历史情境的认定和理解,阐述其开展“批判的教育研究”的文化政治背景、逻辑起点以及捍卫立场。从而为我们理解阿普尔的著作,尤其是其80年代以来的著作中所内含的思想和主张提供一种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15.
陈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3-102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对于文化和政治的看法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历史性要素在实践哲学中的运用。葛兰西用实践哲学代替马克思主义,视它为一种绝对的历史主义。这种历史主义不仅通过马克思吸收了德国历史主义的传统,也容纳了克罗齐绝对历史主义的精髓。葛兰西以建构历史的方式来沟通理论与实践,使之成为一个连续的同一体。他同样擅长运用历史建构中形成的历史性力量,例如:从历史之具体性中激发的想象力;在历史与逻辑一致性建构中生成的推断力;由历史与现在、未来沟通中形成的意志力。葛兰西运用这些历史性力量时的深刻自觉,令实践哲学表现出有别于西方哲学传统的卓越的实践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实践概念和哲学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当作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石,不仅不否认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必要性;而且还认为对实践本身的理解、解释和规定问题,也只有联系并根据唯物史观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问题的回答才能得到正确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钟玲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9(2):9-12
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批判教育学的主要精神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批判精神的独立的政治主体。后殖民理论研究由于揭露了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实质、重新论述边缘与中心的关系而为批判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以此框架为基础,批判教育学发展出一系列的原则,如教育应当与政治相联系,理性与知识的概念需要重新解释,教育学需要通过打破学科界限来创造新的知识,差异与伦理在教育学中应得到特别关注,等等。这些原则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民主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深化教育学理论有待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对这对关系的探讨,涉及到对传统哲学教科书的反思。哲学教科书的思维直接影响了教育学的思维。对应用说与无人的教育学和抬高认识论与教育学缺少本体论基础两种状态的探讨,涉及到关于传统哲学教科书对教育学影响的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理解教育的生活世界——为教育学奠定生存论的本体论基础,是今天教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