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美术馆提供的木偶与甘肃环县皮影组成的《中国皮影木偶精品展》10月25日在布鲁塞尔开幕的同时,还进行了现场皮影表演。  相似文献   

2.
1993年6月,中国美术馆建馆30周年馆藏美术精品特展在馆内3个展厅推出,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美术精品原作荟萃令成千上万的美术爱好者感受到强烈的美的熏陶,也感受到中国美术馆的真正价值。 这里是一个色彩绚丽的美术天地。 中国美术馆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国家级近现代美术博物馆。她于1959年开始筹建,1962年  相似文献   

3.
2003年5月23日,系中国美术馆建馆40周年。原定这天举行的建馆40周年庆典暨改造装修工程竣工重新开馆仪式,由于“非典”突袭,在延迟两个月后终于7月23日在中国美术馆大型主题展:展示中国美术发展概貌中国美术馆重新开馆伊始,隆重推出一个大型主题展和大小5个藏品陈隆重举行。焕然一新的中国美术馆以其丰富的馆藏陈列、精心策划的大型主题展览、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及一流的现代化设施,迎来八方观众和艺术界众多名流。列常设展。以《开放的时代》为名的大型主题美术展启用一层9个展厅,征集全国1940年后出生的126位画家的代表性作品,依照5个学术…  相似文献   

4.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4-94
日前,中国文化部迎春招待酒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文化部副部长赵维绥、外联局长李冬文、中国美术馆长范迪安、敦煌研究院长樊锦诗、各国驻华使节及其夫人与首都各界400余人与会。招待酒会由范迪安主持。李冬文局长代表文化部,感谢各国驻华使节在过去的一年中为推动与中国文化交流所作的努力,并向其表示新春祝福。范迪安馆长着重介绍正在热展的《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和《天地同辉——中国美术馆藏年画、风筝精品陈列展》。中外嘉宾共同饱览敦煌与中国民间艺术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4-94
2003年以来,中央财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投入不断增加,5年来累计投入经费2.36亿元。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部还加强了对文化和生态保护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保护。2007年,文化部命名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于“文化遗产日”期间,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5大类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6.
名为《天边的彩云——中国美术馆藏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展》于2009年1月16~2月10日在该馆展出。  相似文献   

7.
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于2003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和中国美术馆举行。依托于“创新:当代性与地区性”之主题。主办单位首次将目前国际流行的双年展模式纳入中国艺术展示机制之中,如策展人制度。策展人在当代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8.
2007年12月23-2008年1月6日,中国美术馆在《百年中山·中山市美术作品展》中,展出近百年来中山老、中、青及新生代艺术家的代表作80余幅。这个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中山美术展览,是对中山美术的一次集中展示和学术梳理,体现了中山美术的多样性与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称“非遗”)日益成为时代强音和全民共识之际,我们即将迎来我国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为此,本刊专访了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  相似文献   

10.
作为第八届亚洲艺术节系列项目之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部主办、中国美术馆承办的“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东盟中日韩主题会议”于8月31日至9月2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东盟10国及中、日、韩三国美术博物馆的馆长、代表、研究东南亚美术的专家、学及其他国家美术博物馆的特邀代表。  相似文献   

11.
曲彦斌 《寻根》2005,(5):134-141
中国现存两座古代故宫,一座在首部北京,一座在辽宁沈阳。2004年7月1日,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通过将沈阳故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文化遗产日期间,由中国文化部主办的“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于6月9日至17日在北京展览馆展出。该展荟萃百名工艺美术家的318件手工作品并邀请众多“能工巧匠”现场展示技艺,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13.
文化遗产是凝聚民族历史和精神的公共财富,需要人们共同珍视,才能使其世代传承、发扬光大。法国是著名的文化遗产大国,历来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法律、行政、舆论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帮助公众树立祖国文化遗产继承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因而在法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深入人心,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一成果的取得与“文化遗产日”活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14~7月2日,作为中德文化年交流项目,由中国美术馆和德国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柏林国家美术馆、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及弗里德尔·布尔达美术博物馆联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两个重要的展览:《灵动的风景:穿越德意志艺术时空》和《格哈德·里希特艺术展1963-2007》。  相似文献   

15.
《中外文化交流》2014,(7):29-31
2014年6月14日是第9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连日来,各地举办多项活动让盯姓走近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中外文化交流》2010,(1):15-16
绚烂的窗花、火红的灯笼、巨幅门神……把展厅装扮得“年味十足”,欧洲小城提前感受到中国新年的喜庆。比利时当地时间10月11日,《中国新年·中国美术馆藏民间美术精品展》作为“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重要展览,在比利时拉鲁维亚版画艺术中心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7.
<概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于8月18日在鄂尔多斯文化艺术中心开展,展出内容为全国55个少数民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代表性项目和已被列入省(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历史的见证。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的目的是为了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保护我们的精神财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值此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我代表全市文化工作者对多年来关心和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9.
展览·活动     
《中外文化交流》2009,(7):92-96
普天同度第4个文化遗产日 今年6,913日系中国第4个文化遗产日,各省、市、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根据“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的主题,结合实际,精心组织,认真筹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82-282
由松江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松江区文化馆、松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分中心、松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美术分会承办的“江南风·松江情——钱炳荣民俗剪纸展”于12月27日在松江区文化馆开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