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小报”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业界基本没有“大报”、“小报”的提法。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新闻事业得到空前发展,报纸品种迅速增加,出现了大报办子报,各行各业办报的高潮,“小报”由此而产生并发展起来。 何谓“小报”,目前尚无科学的定义,国际上也没有明确的说法。英美等国通常把影响大、品位高、政治性强的综合性报纸称为大报,如《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泰晤士报》等。《太阳报》尽管发行量很大,有300多万份,但由于其报道手法低劣,大量刊…  相似文献   

2.
从2004年11月1日开始,英国严肃大报的代表之一《泰晤士报》正式“瘦身”,以四开“小报”的形式出版。在英国,高级严肃报纸以小报样式出版早有先例。1992年《卫报》就已经把其第二板块以小报形式出版,吸引了不少分类广告。2003年9月30日,《独立报》在继续出版对开大报的同时,还出一份同样内容的小报版,两个版本在市场上同时销售,价格也一样,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大报或者小报。2004年5月开始,《独立报》彻底转型为小报。《泰晤士报》2003年11月26日推出小报式样的版本,“大小并行”将近一年之后终于全面取消了大报版本。《泰晤士报》改版…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地市报纸一向崇尚“小报小办”。其实,小报“大”办,才是地市报纸推进改革的新思路。这是因为:第一,小报并不“小”。地市报纸在当地的地位和作用不亚于大报。在通讯设备已明显改善的今天,当地读者从报纸上获悉国内外重大新闻,从时间上看,不是“小报重复大报”,而是“大报重复小报”;具有全国意义的地方新闻更不必说。因此,小报绝不是大报的“补充”,它具有和大报一样的独立存在的意义。第二,小报读者的胃口并不“小”。打开一张  相似文献   

4.
今年2月初,从南方到北方,从一些大报到许多小报,纷纷刊出《“香妃”随风而逝》、《“香妃”化蝶》等消息,报道《还珠格格》电视剧中“香妃”扮演者刘丹因车祸而亡的事件。有的报纸甚而用一整版,以特  相似文献   

5.
报纸有大报和小报之分。然而,区分大小的标准是什么?人们的认识颇不一致。有以办报单位的级别为根据的,省级以上单位办的为大报,地、县以下单位办的为小报;也有以报纸的开张大小为根据的,对开的为大报,四开的为小报。这两者又往往是统一的。大报和小报,在人们心目中,似乎有高低之别。于是乎,一些报纸纷纷扩版,以跻身于“大报”之林,有的宁肯将刊期延长,也要扩大版面。其实,这是一种向声背实、得不偿失的做法。报纸原名“新闻纸”,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地市报纸一向崇尚“小报小办”。其实,小报“大”办,才是地市报纸推进改革的新思路。这是因为:第一,小报并不“小”。地市报纸在当地的地位和作用不亚于大报。在通讯设备已明显改善的今天,当地读者从报纸上获悉国内外重大新闻,从时间上看,不是“小报重复大报”,而是“大报重复小报”;具有全国意义的地方新闻更不必说。因此,小报绝不是大报的“补充”,它具有和大报一样的独立存在的意义。第二,小报读者的胃口并不“小”。打开一张地市报纸,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了解本地本市,还想知道全国和世界;不仅想了解政治、经济,还希望知道文化、体育……。“本地东西太多”已经不是什么“优点”。第三,“小办”未必真“小”。在地市报纸的版面上,常见大块的会议消息和官样文章。平心而论,这种现象往往比大报还严重。“小办”的排他性和扬本性  相似文献   

7.
小报史话     
“小报”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宋代。南宋兵部侍郎周鳞之所著《海陵集》中,有一篇奏章《论禁小报》,其中说:“小报者,出于进奏院,盖邸吏辈为之也。”我们今天所说的“小报”,习惯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就报纸的版式而言,对开四版的报纸一般都叫“大报”,四开以下的报纸一般都叫“小报”。如果按这种解释,那末我国早期的报纸都是小报,因为我国早期的报纸都同书籍形式差不多,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才开始出现单张印刷,篇幅也只有四开报那么大,直到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才开始有对开大报出现。所以单纯从报纸版式的大小来区分大报或小报,是不科学的。另一种解释是从内容方面来区别,那就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楚的了。我国早期的报纸,内容注重在评论和新闻。办报人出于某种动机,对当时的政治和时事,发表各自的见解,抑扬褒贬,畅所欲言。但这种言论,往往与统治者发生矛盾,因此常常受到统治阶层的干涉和制约。戊戌前后,朝政不纲,国势凌夷,统治者益发昏愦无知,一味以钳制舆论为能事。士大夫中一部分受  相似文献   

8.
地市县报,人们往往把她与省以上大报相比,习惯地称她为“地方小报”. 小报以城乡的基层干部、广大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小报小办,很受欢迎.许多读者反映,每当送来了各种报纸,大家首先抢看的是当地小报,“亲不亲,故乡情”.近年来,全国报纸发行工作中出现了一个新情况:大报普遍下降,小报稳中有升.这是需要人们思考的. 现在各地的小报星罗棋布,展示了欣欣向荣的可喜前景.这是因为我们的党和国家处在政治上安定团结,经济上稳定发展的上升时期,而作为为振兴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报纸为什么平淡现在报社内外普遍反映本报“大报平淡、小报好看”。大报之所以平淡,不如小报《星期刊》那样有生活性、知识性、服务性,这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什么是“平”?所谓“平”,就是不突出。什么东西不突出?党和国家的大事  相似文献   

10.
《泰晤士报》小报化改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1月26日,有218年历史的英国《泰晤士报》正式"瘦身",除了周日出版的《星期日泰晤士报》保留对开大报(broadsheet))版式外,其他时间全部以4开小报(tabloid)版式发行。2004年11月1日起全部改为小报。从上世纪末开始,英国和澳大利亚开始将区域性的大报版面变小,拉开了严肃大报小型化的序幕。1992年,《卫报》把其第二板块(即T2板块)以小报形式出版,主要刊载类似国内报纸专刊、副刊的内容,吸引了不少分类广告。近年来,《泰晤士报》《独立报》也相继推出自己的一些小报板块,但把整份报纸的式样全  相似文献   

11.
报纸发展的动态 20世纪末,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出了一本书,叫《第一次全球革命》。书中预言21世纪有三股影响人类的最大力量,其中之一就是媒体。现在我们已经身处21世纪之初,研究媒体首先应当研究传统媒体。因为目前网络这个“第4媒体”方兴未艾,由于诸多原因,暂时还远远赶不上报纸、电视、广播等的影响力。同时,还得认识到,20世纪末,中国报业存在两个悖论,一个是“大报”的发行面,不如“小报”,大报成了小众媒体,“小报”成了大众媒体。第二个是机关报大多成了只有在机关里才能看到的东西,而“小报”有的甚至只有内发刊号的报刊却满街叫卖,形成了公开刊号“内部发行”,内部刊号公开发行。所谓“大报”,通常是指省市级以上的党报,这种报纸在零售市场上较少见,绝大多数是公费订来给党政官员看的,而所谓“小报”则是指那些非机关报的各类市场报纸,它  相似文献   

12.
这几年,小报增多,和大报争高竞长,这对大报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推动大报认真改革。但是,我以为大报要吸取小报的长处,而不应该失去自身的风格、特色,趋同于小报。“大报应该向小报靠拢”的说法,未必是正确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有众多的不同类型的报纸,组成了统一的社会主义报纸结构体系。它们有共同的特征,又有因分工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个性、风格。所谓“大报”,极大多数是省、市委以上的  相似文献   

13.
严肃媒体和小报对待假新闻的态度不一英国传媒业发达,全国有1200多家报纸和超过10000家杂志,广播电视地面频道和卫星频道加起来超过500个,由于竞争激烈,各家媒体在市场中处的位置不同,英国媒体对待假新闻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以报纸为例,有10份日报和11份星期天报可被称为全国性报纸,发行量占到全部报纸发行的70%.全国性报纸又分成严肃大报( qualitypapers)和通俗小报(tabloid)两种,严肃大报以《泰晤士报》《卫报》为代表,通俗小报以《太阳报》为首.对于小报来说,假新闻也是新闻竞争的一种手段,小报的假新闻主要集中在娱乐和体育新闻方面,为追求新闻轰动效应,吸引读者眼球,小报经常爆出各种耸入听闻的消息.面对假新闻,大众也大多以娱乐态度来接受,由此甚至衍生出英国媒体愚人节假新闻的传统,每年4月1日英国媒体上的新闻有很多都是愚人的假新闻,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报纸为什么平淡现在报社内外普遍反映本报“大报平淡、小报好看”。大报之所以平淡,不如小报《星期刊》那样有生活性、知识性、服务性,这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什么是“平”?所谓“平”,就是不突出。什么东西不突出?党和国家的大事不突出。所谓“淡”,就是不浓烈,生活的味道  相似文献   

15.
大与小“大报”、“小报”的提法,近几年来频频出现在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口中,这一对似是而非的概念已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报纸发展的正确判断。按照刘健同志的说法,“严肃的、庄重的综合性日报,特别是全国性综合新闻报”是大报,而那些“都市生活”类报则是街头小报。有了“大报”、“小报”的机械划分,接下来便是对所谓  相似文献   

16.
如火如荼的2006世界杯足球赛正紧锣密鼓进行着,身在号称为足球王国的英国,每天体验英国人的足球狂热和足球文化,很难不被这里的热情、执着和痴迷所感染。人们对足球的爱在英国报纸的报道中也可见端倪。英国报纸主要分三类,一是大报,如《卫报》《独立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等;二是小报,如《镜报》《太阳报》《星报》等;三是免费报纸,如《地铁报》。从开赛前几个月每类报纸就已经开始对本届世界杯倾注心血,开赛后更是如此。版面设计和投入总体来说,英国大报投入大量版面报道本届世界杯。开赛前一天6月8号的《卫报》(大开版报纸)用了…  相似文献   

17.
这几年,小报增多,和大报争高竞长,这对大报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推动大报认真改革。但是,我以为大报要吸取小报的长处,而不应该失去自身的风格、特色,趋同于小报。“大报应该向小报靠拢”的说法,未必是正确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有众多的不同类型的报纸,组成了统一的社会主义报纸结构体系。它们有共同的特征,又有因分工不同而具有不同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这里要说的小报,不是街头叫卖的小报,而是连街上出售资格都没有的内部报纸。 按照国家规定,我国目前的报纸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内统一刊号”,即广义上所说的“大报”;另一种持“内部报刊准印证”,对比前者通常称作“小报”。根据1992年底的统计数字,小报有4536种,是大报数量的两倍多。 小报,咱们自家的报 使小报不能被忽视的不仅仅是数量,还有读者的需求。一位姓吴的工人说:“要说每期必看的报纸,  相似文献   

19.
我们是矿山企业小报,专业性强,从一版到四版,讲的都离不开“煤”。同其他报纸相比,相对说来报道面窄,对办好办活小报带来一定困难。有一段时间,我们小报基本上是“小报底子,大报架子”,表现在两多一少。即会议消息多,长文章多,短小精悍的文章少。  相似文献   

20.
杨育才 《青年记者》2004,(3):25-25,28
今天中国的很多报业集团,部有“大报主导,小报平民;大报掩护小报出击,小报支撑大报生存”的现像。甚至在同一份报纸上电可以发现,“头版主导舆论,二版发布信息,三版媚俗赚钱。”这种一个主体两种表现的现像或可称为媒体的双重人格。导致新闻媒体“双重人格”的原因造成新闻媒体“双重人格”的原因,既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