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雪雯 《报刊之友》2014,(3):92-92,106
2013年8月,新浪微博上掀起了一场“炫富大赛”,网友们以花露水、洗脸盆、胶带等常见物品为拍摄对象,配以夸张幽默的介绍,将人们司空见惯的物品吹嘘成为奢侈华丽的物件,由此迎来了众多网友甚至明星们的围观。在此次“炫富大赛”中,传统意义上的“炫富”被解构,可视信息不再是奢侈品,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高端产品”被戏谑贬低,本无长处的物品被冠以“财富”的象征。此外,微博上仍然有许多类似的“热门话题”,如“女汉子大赛”、“变美大赛”等,均是打破人们传统的视觉印象,以夸张的语言和图片为主要标志而颠覆人们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本文以“炫富大赛”为例,以网络亚文化为基本框架,旨在分析其中的戏仿案例,探究微博“热门话题”的解构手法。  相似文献   

2.
在实施《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的过程中,《中国档案》杂志2002年第4期中介绍的“腰套”装订法不失为一种尝试,但笔者也发现在使用中会出现一些问题,现将这些问题和对策做如下介绍:对策:1.严格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统一纸张规格,统一用A4或A3规格70克以上纸。这样,纸张大小规格整齐,才能使用腰套套得牢。2.办公室严格把关,对起草文件纸张不符合规格的,原稿退回,不予签发。3.外来的文件,大于A4的纸张,可按A4规格将文件的右边和上边进行折叠后,再用腰套“装订”。4.对小于A4规格纸张的文件,可采用“十字套”来…  相似文献   

3.
“晒客”传播的自律及他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倾诉隐私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网络上又派生出了一个新名词——晒客。晒客的英文名为“Sharer”,义为“分享的人”。所谓晒客,就是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影像等形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私人生活放到网络上“晒太阳”,与人分享,由人评说的网友。如今,晒客一族成了网上新贵,与先后兴起的博客、播客、威客、粉客、换客等,造就了网络上群客涌动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一纸免职决定,使谭志国的名字再一次蹿上门户网站的首页。这位因“腐败书记微博日记”被网友“人肉”出来的州公安局副局长,在半年之后再次跳入公众的视野。 2月22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网站上公布了一份人事任免通知。  相似文献   

5.
2015年9月3日,正值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明星范玮琪一则晒娃微博引来网上一片谩骂,“范玮琪晒娃”成为舆论热点。在这个事件中,受众将注意力集中在孰是孰非上,却很少有人关注这场网络风波产生的原因——服务器抓取技术。本文以“范玮琪晒娃”事件为例,从传播学的技术决定论出发,分析数字时代技术因素对网络舆论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6.
据媒体报道,微博在今年两会期间很火,成了一些代表委员间的流行词。代表和委员们纷纷在微博上晒观点、发信息,同网友互动,聆听民众呼声。  相似文献   

7.
2014年11月30日,四川泸州一位19岁小伙子在微博上直播自己的“自杀”,此事引发了网友与媒体的集中关注,最终这位年青人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整个微博直播中,网友围观、留言评论,其中的冷漠、观望和幸灾乐祸的观点充斥网络,这显示出此次事件中的失范者并不只是存在传播伦理的问题,更存在公共道德的问题.媒体如何遵从职业伦理规范去报道这样的“自杀”事件,如何从伦理角度去规划有责任的报道,成为自媒体时代媒体和网络在对“自杀”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应着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许燕 《新闻世界》2009,(10):153-154
一、网络新强人“贾君鹏” 2009年7月16日,互联网上(百度贴吧·魔兽世界吧)发表的一个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短短五六个小时被390617名网友浏览,引来超过1.7万条回复。被网友称为“网络奇迹”。  相似文献   

9.
案例概述 2015年5月11日晚,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技学院副教授张能立在讲完《解决问题的思维与策略》这门课程的最后一节课时,设计了一个特殊的课程结业典礼.下课后,他趴在教室门口,要求学生从他身上跨过去离开教室. 这件稀罕事,当晚被武汉理工大学经纬网的学生记者发布在“武汉理工大学新闻经纬论坛”上. 12日,网友“爵上东方”把这条消息在新浪微博上转发,并附了一张现场图片,点赞“这个老师为了学生也是拼了”.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一个肩扛“五道杠”的少年在微博上走红,并迅速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旋即发展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参与和推进的媒体事件,最终引起了社会舆论和海外媒体的关注。笔者试图以时间脉络为线,对“五道杠少年”事件进行梳理和整合(示意如图1):“五道杠少年”,指的是湖北省的一个名叫黄艺博的初一学生,现任中国少先队武汉总队副总队长。因其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的照片中,手臂上佩戴的五道杠臂章格外显眼,被网友称为“五道杠少年”。  相似文献   

11.
自2009年中国政务微博问世以来,政府部门开办微博的热潮延续至今,在网络这个舆论阵地上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政能量”.而对这股“政能量”的有效管理及合理运用,势必促使其进一步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正能量”.本文以“南京发布”为例,阐释了当前政务微博的使用现状,剖析了相关部门对政务微博的管理及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促使政务微博进一步从网络上的“政能量”向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转变.  相似文献   

12.
在web2.0时代,人们通过网络不仅可以方便的浏览信息,而且可以快捷并低门槛的发布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微博作为web2.0的典型形态,在当下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数量十分庞大,许多网民聚集在微博上,参与微博“热门话题”互动,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的形成机制有两种,一是基于网友参与度的计算机制排序,二是由管理微博的后台工作人员操控;一旦信息成为“热门话题”在网络上传播,将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成为大多数网民津津乐道的谈资。因此,借助网络传播平台的快速反应能力,从海量信息中择取群众喜闻乐见的亦或有社会意义的话题加以推广,使其成为“热门话题”,便可以利用好新浪微博“热门话题”对网民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其议程设置功能。  相似文献   

13.
仲跻嵩 《新闻通讯》2010,(12):55-56
一、微博直播舟曲泥石流灾害——一个大二学生的“通讯社” “水灾、停电,几乎一幢楼的人们都围在这烛火旁”。2010年8月8日凌晨3点23分,一个名叫“Kayne”的网友,在新浪微博上,发出了一条19字的讯息。“仅仅几个小时,这条微博就被转发了5000多次。”  相似文献   

14.
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它不仅成就了信息几何式的“广播”,而且“广播”了微博的影响力.本文从微博“广播”效应的表现特点、微博“广播”效应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微博“广播”效应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三方面探讨微博的“广播”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两会即将到来,本届人大代表的提案内容逐渐成为社会焦点。2月11日,一条"向网友征集人大两会议案"的新浪微博引发网友的"围观"和热议,截止记者发稿,共吸引了6万多名网友的积极参与。创新微博征集议案网友亲切称其"微代表"据悉,微博征集议案由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在新浪微博上发起。他在微博中表示:"两会即将召开,我作为人大代表将在人大会议提出改善民生的议案或建议。在此我愿意开放微博平台,听取各位博友的声音。"以微博征集两会议案,李东生成为人大代表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该微博一经发出就得到了网友们极大的  相似文献   

16.
腾讯微博:快速搭建信息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地震之后,腾讯网迅速行动,以腾讯微博为平台,搭建"直击日本强震""微博寻人报平安"等日本强震相关话题页,连接起了日本震区与国内的爱心通道.腾讯网在当晚向约70万在日QQ网友发布弹窗消息,发布微博网络寻人平台,迅速获得上万在日网友响应.据统计,当晚有近6万在日腾讯微博用户陆续更新信息、报平安,截至3月21日18点,至少360人通过腾讯微博报平安或找到亲友.  相似文献   

17.
王虎 《东南传播》2014,(1):49-51
微博为民众提供了即时性的互动网络平台,微博具有的即时性、随意性、理想化特征,常使微博这个公共信息平台被网络土的水军利用.水军运用专业性传播手法,在微博上宣扬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投降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引控社会舆论的能力.正是某些西方势力通过其掌握的文化霸权,不断运用新的传播手段达到对非西方国家民族文化的控制,不断削弱这些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使民众对本民族文化产生文化离心力.只有分析出微博上“文化自弃”的深层原因,才能坚守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反对微博上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投降主义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8.
最近有两起处分在网上酿成了公共事件,一起是重庆南岸区某城管跷腿与小贩聊天,被人摄下图片晒于网络,被网民冠以“跷腿城管”之称谓,结果该城管队员“被指不作为”而被开除(《重庆商报》9月16日)。另一起是四川巴中市政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由于一时粗心,在通知内容中出现“端午节”而被问责。  相似文献   

19.
从“使用与满足”视角透视“微博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家宣 《青年记者》2010,(10):69-70
微博作为继博客之后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以其信息的即时性和共享性等优点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微博”热潮,受到众多网友的青睐。本文在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框架下,解析“微博热”的具体原因,进而探讨受众使用微博时所基于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20.
刘建新 《声屏世界》2010,(10):68-69
一位女画家将老公和“小三”捉奸在床的“捉奸门”事件在微博上不胫而走,再加上当事双方针锋相对、朋友的佐证,捉奸、家暴、经济纠纷这些完全彻底的隐私、“家丑”.在新浪微博、网易微博、猫扑网等新兴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曝光在上百万网友的眼皮子底下.并成为他们兴味盎然的谈资.可谓微博诞生以来的一大奇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