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3月15日《光明日报》报道:国家图书馆在今年“两会”期间,利用宏富馆藏的优势,充分发挥了直接为国家立法决策服务的职能。截至当天,国家图书馆完成 “两会”代表、委员的课题咨询36件,国家图书馆正在成为代表、委员收集信息的主要咨询渠道之一。  自1998年起,国家图书馆把为“两会”提供服务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几年来,国家图书馆陆续推出“两会咨询服务处”、“24小时全天候服务”、开通两会咨询热线、“免费办证”等各项服务举措。今年“两会”期间,国家图书馆除被允许进入政协委员住地提供服务外,还积极协助全国人大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2.
刘劲松 《青年记者》2017,(11):77-78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融媒体报道产品数量大增,移动端竞争异常激烈.大量的可视化报道涌现,实时互动报道成为新的报道样态,传统媒体呈现出加速深度融合的态势. 深度开发运用“中央厨房”,为融媒体报道提供支持 与前两年相比,今年两会期间,媒体的“中央厨房”进入全面运行阶段,并得到深度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国内各大媒体全国两会报道的“含AI量”普遍增加,涌现出一大批数字人、大模型、AI视频等现象级产品。AI参与新闻报道,提升了新闻生产与传播效率,同时在此基础上展开包括信息产品的呈现、分发及互动等多层面应用探索,成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示范。  相似文献   

4.
唐铮 《青年记者》2017,(12):87-88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短短几天点击率超过两千万的赵雷“两会版”《成都》、刷屏最凶猛的H5作品《两会喊你加入群聊》等爆品通过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向外推送.出品方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的评论量每天以两万多的数量增长.全国两会报道具有关注度高、题材重大等特点,不仅是检验一家媒体新闻硬实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更成为融媒体、新媒体的创新演兵场. 作为向融媒体转型的武器,这是人民日报连续第三年在全国两会期间推出“中央厨房”.如果说,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首次推出的“中央厨房”只是初试啼声,那么在2017年成为全国主流媒体“标准配置”的“中央厨房”无疑呈现出比较成熟的样貌.  相似文献   

5.
2022全国两会是主流媒体创新报道理念,应用前沿技术,革新报道样态,竞相展现媒体融合成果的重要平台。本课题组连续8年观察全国两会融媒体产品,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四家中央主流媒体及政务新媒体中国政府网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客户端发布的两会融媒体产品作为研究样本,综合参考全国各层级主流媒体、政务媒体以及商业平台的典型报道产品进行分析研究,对8年来全国两会融媒体产品的发展变化进行特征和创新趋势总结。研究发现,2022年两会融媒体报道呈现技术“X”变量持续赋能、对话式报道加强、液态化融合、媒体跨平台协同合作等特征,为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我国时政报道和政治传播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图书馆为了充分利用文献资源、服务改革开放,服务云南省的经济建设,彰显图书馆的职能作用,依靠丰富的馆藏资源和训练有素的咨询人员,为“两会”提供专题资料服务和咨询服务。在2006年为“两会”服务的基础上,2007年以传统咨询手段与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为“两会”提供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在会议前协助云南省人大完成了《云南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信息查询资料目录》的搜集、整理工作,共完成了其中九个专题的15847条目录、摘要,近300万字的专题资料的查找汇总工作,并为代表在云南省政府网提供了1700多篇全文数据资料,为代表在该网上提供了局域网上查找全文信息资料的便利。在会议期间共接待600多代表、委员现场咨询,30多人次借阅书刊60余册,接受专题咨询3项,发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宣传资料300多份,“云南省读者卡申请表”、“云南省图书馆开放时间一览表”100多份,现场服务人员热情、专业的服务受到与会代表委员的肯定和好评。  相似文献   

7.
杨谷 《传媒》2015,(6):25-27
2015年是光明日报社的“提质转型年”,媒体融合是提质转型的重点.自2014年成立融媒体中心以来,光明日报社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等报道中多次探索媒体融合.在此基础上,光明日报社投入重兵,在今年“两会”报道中第一次实践了一次采集、多流程加工、多渠道分发的媒体融合,以卡通形象“小明”统领的融媒体报道,通过微信“炫融特刊”、微博“秒拍两会”、楼宇屏“光明都市传媒”等产品推出,极大地增强了“两会”报道的吸引力,8个传播平台上的各种媒体产品交相辉映,鲜活的报道形式和强大的新媒体推送能力,组合形成“排浪式”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第十三年在全国两会期间推出传统品牌栏目《做客中央台》。节目紧扣两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节点,以高端对话的方式,邀请省部级代表委员畅谈施政方略,与全国听众沟通交流,打造两会期间政务沟通的窗口和与百姓交流的平台。同时,《做客中央台》栏目首次与“百度数据平台”合作,设置《两会大数据》子栏目,调查、归类和分析网友们对社会热点的投票,为做好话题引导提供借鉴。并借助搜狐新闻客户端专刊、苹果播客页面,将两会报道内容直接推送至用户手机上,每期节目在线人数都超过百万人次。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图书馆为出席“两会”的代表和委员免费提供网上查阅文献信息资料的便利。在两会召开期间,该馆设立的“贵州省图书馆网上咨询服务台”深入到会场服务。贵州省图书馆依托丰富资源和协作网络,开拓文献服务的新领域。“贵州省图书馆网上咨询服务台”是由咨询员采用数字化手段通过网络方式,把图书馆数据库、电子出版物、因特网信息源、印刷型文献以及计算机网络信息综合运用起来,  相似文献   

10.
电子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省人大和政协会议是河南省人民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多媒体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向人大代表提供的详实可信的信息资源的平台,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图文并茂向代表和委员们展现河南经济,服务"两会",也是"两会"期间省发改委对外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1.
黄颖 《中国记者》2024,(4):25-26
<正>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四川日报全媒体川观新闻把握传播趋势,充分发挥全媒报道优势,通过多个议程的主动设置、多个产品的策划、多种融媒体传播手段的综合应用,推出一批“科技感、深交互、强联动、视频化”的融媒产品,AIGC技术全线深融,在技术赋能下守正创新,探索省级媒体在全国两会报道中的融媒传播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高峰 《新闻战线》2023,(8):44-46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以融合创新的理念推出一批有深度、有温度、有新意的融媒产品,以“青春态、可视化”的创新表达提升了两会报道对年轻受众的吸引力,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营造出意气风发、朝气蓬勃、激情飞扬、团结奋斗的良好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3.
“全国两会”“地方两会”等重大会议报道传递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人民群众高度关注。传统媒体一直是两会报道的中坚力量,融媒体时代,重大会议报道如何创新是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融媒时代媒体发展趋势、表现形式的剖析,提出了“两会报道”创新的三个重要方面。从政策把握方面挖深度、找角度;在媒体语态和表现手法方面,网络化、贴近青年审美;从报道方式方面,与时俱进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AI人工智能、动画、VR等形式,活泼生动地表达会议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使报道更容易被受众接受,真正做到有效传播,成为有影响力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1月19日—25日,在江西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江西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之际,江西省图书馆创新服务手段,应用数字阅读技术,为"两会"代表、委员提供数字化信息咨询服务。会议期间,江西省委书记强卫亲临信息咨询服务点看望和慰问工作人员,对江西省图书馆提供多元化服务表示充分肯定。今年,江西省图书馆"两会"服务除了现场解答代表和委员的课题咨询、提供网络资源查询、文献传递等服务外,还安装了数字阅读设备为"两会"代表、委员提供数字图书借阅服务。代表、委员可在手机客户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全国两会对各媒体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报道战役,今年两会是十九大之后的首次全国两会,更是意义非凡,全国媒体纷纷拿出看家本领聚焦会场,记录新时代奋斗者的故事、讲述改革开放40年巨变,展示代表委员风采.《光明日报》整合全社力量,新老搭配组成一支强悍的融媒体报道队伍,而笔者有幸成为这支队伍中年轻的一员,在全国两会的"新闻战场"上锻炼成长.  相似文献   

16.
刘敏  张振亭 《青年记者》2017,(20):39-40
3月3日,2017年全国两会大幕开启的当天,各媒体记者纷纷亮出新“武器”,各种新技术和新装备格外引人注目.特别是一名记者身背的像“千手观音”的采访“神器”,引发围观和热议.它是《光明日报》推出的“钢铁侠多信道直播云平台”. 两会一向是报道的重头戏,我国媒体充分利用最新技术装备,挖掘自身优势,制作出丰富而多样的新闻报道.近几年,在新媒体的挤压下,报纸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堪忧,如何创新报道两会成了观察其融合转型的一个窗口.报纸转型、走向融媒的最外在标签是对新技术的应用.今年的两会报道,报纸都应用了哪些新技术手段?如何应用的?带来怎样的新闻报道创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技术风头正劲,正在开启人工智能发展的新纪元,也为媒体行业革新新闻传播模式、加速融合转型升级带来了新契机、新思路。文章旨在探讨主流媒体如何应用先进技术助力融合报道。【方法】解析人民日报社在2023年全国两会前夕升级推出的AI编辑部4.0背后的技术创新应用。【结果】人民日报社的AI编辑部4.0引入AIGC最新发展科技并在两会重大宣传报道中取得突出应用效果。【结论】人民日报社两会宣传报道的经验为媒体同行借力AIGC助推媒体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范式。  相似文献   

18.
邻水县“5.9”新冠疫情期间,邻水县融媒体中心积极履责、主动作为,为本地群众提供了大量及时、实用的疫情信息报道,充分体现了基层主流媒体服务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打通了地方突发疫情舆论引导的“最后一公里”,为县级融媒体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也存在专业人才缺乏、媒体资源有限、应对突发事件经验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邻水县融媒体中心的微信公众号“邻水发布”在“5.9”新冠疫情期间的报道,探讨县级融媒体中心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其更好发挥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徐祥伍  韩笑 《档案》2023,(10):9-14
“AIGC+虚拟数字人”为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档案馆数字服务提供了全新方向,结合人工智能时代档案馆数字服务发展新机遇,研究依托于AIGC运行原理及技术优势,分析了AIGC赋能档案馆虚拟数字人借助神经网络算法与语音识别技术实现智能AI问答;结合数据模型预先训练进行档案资料的虚拟讲解;通过信息数据检索实现档案内容的精准推送服务以及语义模型应用实现特殊人群人性化服务等四类应用场景;最后提出了AIGC赋能档案馆虚拟数字人以档案信息多模态检索完善用户服务体验;借助人机协同技术实现动态交互问答服务;依托架构多元内容服务场景拓展沉浸体验;以算法赋能智慧档案搭建丰富产品服务线四类实践路径建议档案馆从数据检索、技术支撑、场景拓展以及智慧档案搭建等方面出发,以更好地实现人工智能时代档案馆数字服务。  相似文献   

20.
林美琴  姚炜  谷大川 《传媒》2022,(22):63-65
<正>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跨地区联动报道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从全国两会开始前夕到两会闭幕,全国各省有20余家省级党报参与到跨地区联动报道中,以多种形式进行联动报道,聚焦热点议题和重大主题,策划推出多组重磅系列报道、栏目节目和融媒体产品。这种跨区域联动模式彰显了协作传播的成效,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一、共同策划:提高两会议题影响力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有众多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议题,报道好、宣传好这些重大议题,是媒体的职责所在。在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市场化媒体、自媒体等各类传播主体参与到两会报道中,信息繁多,但有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