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图作为视觉艺术的产品,无疑其美学基础应当立足于人的视觉上。电视画面的总体结构也不例外,摄像人员要通过摄像机镜头捕捉到事件中美的一面,把它展现给观众。而电视画面构图的目的就是要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结构出发,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使观众在收视中认同,进而满足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影视剧中,人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出车祸急需输血,而此时医院恰好用完了这一血型的血,孩子的家长便会对医生说用他们的血来救急.见多了这样的镜头,观众就留下了直系亲属间可以输血的错误观念.其实,直系亲属之间输血,会产生一种叫移植物抗宿主病,因此是不提倡的.(人民网,4月15日)  相似文献   

3.
林仲 《视听纵横》2005,(4):90-90
在电视新闻批评性报道的画面拍摄和编辑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满足观众的要求和保护镜头中人物之间的取舍很难做出选择,往往在满足了观众(把局部细节都展示出来)后,损害了画面中人物的形象。而“模糊”了画面中的人物后.又满足不了观众对该人物了解的需求。因此在电视新闻批评性报道中找到两之间恰当的点,也就是画面“曝光度”的准确把握成了提高新闻可视性和体现人关怀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画面承担着电视语言表达的主干功能,是电视区别于其它媒体最显著的特征,俗话说的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何借助画面语言,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传播有效信息,是电视新闻领域一个永无止境的课题。 最近,一位电视观众这样对我说:“现在的老百姓了解天下大事首先是看电视。”听到这话,作为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自信之余,更感到一份压力。观众为何青睐电视新闻,就是因为电视画面的接近性和亲和力,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电视画面语言运用不好,是对观众不负责任。我们常见的那些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残废”镜头、漫无目的地推拉镜头、毫无信息的无用镜头,却是在给观众眼中塞视觉垃圾。 诚然,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快节奏,使电视新闻从业者来不及对它做过多的修饰;过多的修饰会影响到画面语言表达的真实性。但是,在坚持真实性的前提下,干净利落,毫不拖拉地运用(包括拍摄、剪辑)每一个镜头,却不能说是一个过高的要求。怎样才能使画面恰如其份的“发言”呢? 首先,要把握声画结合多  相似文献   

5.
蒙太奇(Montage),象一个极有诱惑力的谜,几十年来强烈地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电影和电视工作者。近年来,随着认识心理学对观看电视与儿童认识发展之间关系研究的深入,儿童对蒙太奇的理解的研究日益受到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在美国,早期的一些从事蒙太奇研究的心理学工作者普遍认为,儿童对电影和电视的理解能力是逐步习得的。早期的研究文献表明:六岁的儿童不能够理解一组电影镜头之间的关系,他们通常把一  相似文献   

6.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叙事蒙太奇”也叫“连续蒙太奇”,是电视记者经常采用的报道手法之一。石家庄电视台“社会广角”专栏的节目大都采取了叙事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叙事蒙太奇是将许多镜头按逻辑或时间顺序分段纂集在一起,叙述一段剧情,展示一系列事件的表现手法。叙事蒙太奇的技巧注重的是镜头的纪录和揭示功能。它的任务是保持所叙述对象的时间空间关系的明  相似文献   

7.
看电视剧既是“看”的行为,也是与传播相关的心灵活动.通过“看”与思维的参与,电视剧才能进入观众的思维层面,实现从“看”到“看到”的过程,从而进入传播的接受环节.视觉作为与人类的眼睛密切相关的一种心理活动,其主动性、视觉经验、直觉等心理活动不仅影响着创作者的电视剧艺术实践,同时还制约着观众时于电视剧的认知与接受.  相似文献   

8.
张菁 《声屏世界》2013,(4):40-40
镜头的处理技巧在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中,镜头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对镜头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可以使视频变得有节奏、有变化,且生动自然,使观众被电视节目所感染与吸引。明确主题,迎合观众思维。电视节目最终是给观众看的,因此镜头的处理应当充分结合观众的心理与思维。只有这样,观众才会愿意看这个电视节目。而要想有效迎合观众的心理与思维,需要有亮点,即具有明确的主题。只有将主题明确,  相似文献   

9.
“蒙太奇”本是法文名词的译音,是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其意是将材料结构和装配起来。借用到电影上,就是把许多个别的镜头,按照一个总的计划,像建筑工人根据图纸用一块块构件盖成楼房一样,分别加以处理而把它们组装在一起,使它发挥出比原来更大的作用。就是说,“蒙太奇”是一种电影手法,是指镜头的组合和连接方法。它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组起来,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等效果,从而成为一部完整的影片。这种方法,完全适用于通讯结构。有些通讯作品,就是采用“蒙太奇”手法来结构材料的。有的通讯结构,戏剧式地一幕幕闪现,…  相似文献   

10.
几乎所有的蒙太奇理论所探讨的都是这样的一件事情,即:当人们把两个或者几个不同的镜头连续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也就是说这样做会对观众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使他们引发出什么样的联想?或是会在他们的情感、情绪上引起哪些变化?但是,已有的蒙太奇理论在探讨这一问题时,往往更关心的是这些镜头所纪录和再现的内容,也就是说,这些理论认为:蒙太奇的效果产生于对两个或若干个不同事物的连接。而对于纪录或再现这些事物的镜头本身所具有的形式以及将这些镜头组合在一起的连接形式对于产生某种效果的意义则很少给予关注,或者说至少关注…  相似文献   

11.
在艺术创作中,结构起着重要作用。它像裁缝手里的线,巧裁缝用它可以把碎布片联结成漂亮的衣服,拙裁缝用它可以把漂亮的衣片缝合成废物。各种艺术形式结构连接的手法是不同的。小说用语言连接,章回小说中的“扣子”就是巧妙的连接形式。电影以镜头为表现手段,所以用“蒙太奇”(即镜头联结)作为连接手段。电视专题属视听艺术,自然离不开电影式的“蒙太奇”连接,但是由于镜头的转换与跳动比电影快而且多,每一个镜头都用“蒙太奇”手法连接,是很难办到的。这就不能不借助于解说词作为辅助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12.
张倩 《记者摇篮》2009,(7):127-127
蒙太奇是法国建筑学上的一个名词,原意是构成、装配。后来,这一名词被俄国电影理论家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今天,蒙太奇成了影视艺术的专有名词,引伸含义是将摄影机(或摄像机)拍摄(录制)下来的一个个镜头,按照生活的逻辑和美学的原则,将它们连接起来,继续下去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假如你拍得不够好,那是你离得不够近.”这是美国著名摄影师卡帕对于摄影的心得.如果延伸到纪录片创作,也许可以这样表述:假如你拍得不够好,那是你离观众的心灵不够近.从心理学角度看,观众对于纪录片的心理期待取决于纪录片对于观众心理期待的满足程度,只有当观众充满期待的时候传播才是有效的.所有艺术作品都是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心理游戏:心理期待、心理体验与心理认同,这是一部和谐的心理舞蹈.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2012年春节期间制作播出的5集纪录片《春晚》再次验证了这一心理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4.
徐婧  秦婧 《声屏世界》2008,(9):39-40
现场直播是最能发挥和展现电视传播优势的一种最迅速、最直接的新闻报道与播出方式。在时间轴线上,观众与动态事件处于同一点,在事件发生的同时,观众就可以看到、听到,使他们了解信息的需求和心理参与的需求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贴近了事件,又贴近了观众。传统的“今日消息今日报道”(Today News Today)的“TNT”模式转向现在的“现在消息现在报道”(Now News Now)“NNN”模式,新闻时效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5.
2002年3月2日,山东电视台“今日报道”播出这样一条新闻:60年老屋倒塌,70岁老汉获救。在电视画面中,观众看到一座年久失修的土屋中剩下残垣断壁;随着镜头推近,一位衣衫不整的老汉很萎琐地站在瓦砾中;最后镜头聚焦在一位公安干警身上,他满脸英气,叙述着抢救老汉的过程。我想,一般有头脑的观众看后或听后会心存疑  相似文献   

16.
丧尸类题材电影是近年来渐火的电影类型之一,互联网上美剧《行尸走肉》点击率颇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人们为什么会愿意看这种血腥味十足的作品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以美剧《行尸走肉》为例,分析了丧尸电影中的美学特性,阐述了观众在影视艺术审美过程中的期待心理。  相似文献   

17.
构图,常指画面的结构和布局。按照人们正常的视觉心理要求,画面的构成要有章法,要有“秩序”。构图,就是这种章法和“秩序”的具体体现; 角度,常指镜头的视点。镜头与被摄对象构成实地空间的角度,角度是画面存在和形成的前提,同时也是画面视觉语言形成的前提。拍摄角度的变化标志着创作者立意想法、主题内容和思想  相似文献   

18.
孙露 《记者摇篮》2009,(3):13-13,17
当金融危机刚发生不久,我们打开电视就发现,央视二套经济频道调整了节目内容,把“经济半小时”等固定栏目改为“直击华尔街金融风暴”并全天滚动实时播出关于金融危机最新动态和信息,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体的镜头优势。让收看节目的观众可以直接感受到媒体播放时的“满足观众收视需求心理”,从不同角度获取信心、解读信息,增加收视的新鲜感和兴趣,经常是今天看到相关报道时,  相似文献   

19.
蒙太奇,原是建筑上结构与装备的意思.借用到影视艺术上,就形成了画面的剪辑与组合方法."也就是把许多个别的镜头根据一个总的计划分别加以处理,再把它们组接起来,使它提高到比原来个别所有作用更高的作用."(史东山<电影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影像“畸变”效果与观众“猎奇”心理李兴国影像“畸变”指正常的景物在摄像机镜头记录和再现过程中出现的超出正常视觉感受范围的一种变形或失真。人眼在平常的视觉活动中,重复接受“司空见惯”和“习以为常”的视觉信息,视神经经常处在被动接收状态,逐渐地失去了对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