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不孤,必有邻”。每个年代都有先进人物。艺术家、科学家,成就大都凸显于常人,记录他们的事迹,甚至挖掘其精神历程,对记者都算不上是很大的困难。在社会转型期,还有一些从事着平凡工作的“小人物”,尽管他们的事业与时代变革息息相关,尽管他们是同行中的佼佼者,但限于岗位的平凡,人们经常会忽视他们以及他们身上承载着的时代精神。书写这些凡人小事的不平凡,是记者的职责和难题。 新华社2000年4月30日播发的《小巷“总理”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科学家巴甫洛夫在《给青年们的一封信》中这样说:“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鸟的翅膀无论怎样完善,但若不借空气支持,是不能使鸟体上升的。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事实,你们永远也飞腾不起来。”事实对科学家是如此重要,对新闻工作者也不例外。如果我们离开了事实,不了解情况,根本就不可能写出新闻来。当然,记者掌握事实积累情况主要是靠现场采访。但是,在我们新闻工作者的队伍里,却有“穷”记者和“富”记者之分。所谓“穷”记者,就是不明情况,问他要綫索,两手空空;“富”记者呢,他对于  相似文献   

3.
如何让青年记者在“走转改”中做到身人、心入、脑人,认清自己的角色与定位,不做“无冕之王”,成为“市井记者”、“工地记者”、“田埂记者”、“车间记者”,做实现中国梦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不少地区都有小记者的组织,如北京青年报组织的“学通社”,中国中学生报组织的“中通社”,有的还建立了分社,而且在当地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少年报社与中国人民大学合办的少年新闻学院为小记者的成长进行系统全面的能力培养,并在不少地区办起了分院;许多地方还自发组织起名称各异的小记者团,如“小蜜蜂记者团”、“小海燕记者团”等等。 在全国的报纸、杂志上,经常有小记者采写的文章发表。他们采访各级领导、科学家、歌星、球星、同龄人等等,他们的笔端触及各个领域。只要是有成就或有特色的人物都将成为他们采访的对象。 现在,已有不少的小记者,走进了大学,或已走上了工作岗位。尽管有些  相似文献   

5.
目前,记者在进行信息采集与新闻报道时经常受到不公正待遇,遭遇“被打”、“被告”、“被通缉”,成为公认的高危职业。分析研究记者的职务权利,洞悉其特征,对于保证新闻记者正确行使权利,保障其新闻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经常读报,发现报上不准确的标题不仅没减少,似乎还有增多之势,应该引起业界注意.不准确的标题形形色色,我归成以下三类,举例说明. 一、题文不符.《种地有癔,65岁老农炼成“农业匠人”》,按照标题的意思,这位老农到了65岁终于炼成“农业匠人”.可是文中说:“记者从小就听说过这个能人,这次采访终于得见.”记者是个年轻人,十几年前,这位老农就是当地的能人、名人了.作为“农业匠人”,他在那时就是了,而不是到了65岁才“炼”成的.题与文不符.  相似文献   

7.
水上训练即将开始,图为中国记者张可佳今年7月,我有幸与21个国家的科学记者一同赴美国参加了为纪念人类登月25周年组织的“挑战者之旅”访问团。紧张而充实的访问活动使我们经历了一次梦幻般的人生,更体会到科学的神圣和魅力。当你与各个国家的科技记者一同参与宇宙飞船上的科学实验、当你以一个中国记者的身份在艰苦的训练中得到优异成绩、当你面对面地与航天科学家、宇航  相似文献   

8.
读1995年6月号《中国记者》“一得录”《不进资料室又怎样》,文中谈到不进资料室的编辑皆因大忙,“有心报国,无力回天”。一位老记感叹:“想进资料室轻松轻松,奈何无时间无精力,遗憾!”有的人认为不进资料室记者照做、工资照拿、主任照当、职称照评,故对资料室免进。 本人读罢该文,不免大叫冤枉。资料室是个宝库,编辑记者谁个不晓?可惜,老编老记经常遇到的情况是:“进入宝山,空手而回”。何也?老实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入资料室,总是为了查资料,像《不进资料室又怎样》文中所说的那位老记,想入资料室轻松轻松的,  相似文献   

9.
张清华 《新闻知识》2003,(10):24-25
近些年来,我们在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记者以体验、暗访等形式进行的参与式报道,如有的报纸开辟的“记者换岗”、“记者体验”、“记者打工”、“记者暗访”等栏目,有不少记者“客串”当起了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吴文俊、袁隆平获国家最高科学奖,每位获奖金数额为500万元,其中45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作科研经费,50万元归获奖者个人所得。当有记者追问“奖金怎么花”时,两位科学家都有点“迟钝”,回答也是惊人的相似:还没什么打算、还没想过。坦率地说,我对记者向两位科学家提出如此“敏感”和“私密性”问题,颇为反感。不知两位科学家是否反感。但他们不约而同的“外交辞令”式的“答记者问”,“迟钝”中颇显机智,算是让记者碰了个“软钉子”吧。当然,人们有理由相信,两位科学家确实还没想过奖金怎么花。他们的回答,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1.
采访对象不配合怎么办?调查类报道记者一般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市场化媒体兴起后,上述情况更加突出。如今媒体的报道理念与以往那种“人家提供什么,我就报道什么”不同,而是“就要得到我想要的”。于是,“采访突破”便成为记者经常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丽 《编辑之友》2018,(3):108-112
通过梳理20世纪初“记者”一词出现之前,“教友”“友人”“访友”“访员”的称谓流变,论述在与编辑部互动的过程中,记者的职业身份、职业内容、职业关系的变迁.在记者的“名”“实”之间,从另一角度观察中国新闻事业的形成与变迁.  相似文献   

13.
在记者队伍中,一些人总有写不完的新闻,而一些人则经常闹“稿荒”。这其中除了记者个人勤懒有别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记者掌握新闻线索的多寡。新闻线索不多,记者自然采写的新闻稿量就少;但如果新闻线索源源不断,则见报的新闻就层出不穷。后者因拥有新闻线索多常被称为“富”记者。而当“富”记者的诀窍就是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善于发现、捕捉和挖掘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14.
记者在与被采访者的交往中。本来所有提问都是由记者率先发出的,但有时“主动权”却掌握在被采访者手里。这正是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常常遇到的尴尬。记者是社会大众与信息海洋之间的中介者和传播者,要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上自国家元首,下到平民百姓。记者所面对的公众并非是“千人一面”,你和这个人交谈,对方会觉得“知心的话,万言不赘”,但和另一个人谈同样的话可能“话不投机半句多”了。拒绝采访,是记者经常会遇到的难  相似文献   

15.
当记者20多年,我经常需要与各色人物特别是某个领域的代表人物对话,这种“人物”级的采访对象,包括作战功臣、高级将领、科学家、航天英雄等等,与他们对话的成功与否往往决定稿子的成败,而对话的机会又往往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稍纵即逝。因此,把握住机会,提高对话的“效益”便显得十分重要。在这方面,经验和教训大家都有,我也略有一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我这个人当记者,喜欢一个人背上包到处乱跑,经常一个人混在大众之中。这样,人家就不知道你是一个记者,或不相信你是一个记者。中国到处都讲等级,一个人到处跑,人家也就不知道你是一个什么等级的记者。或因为看见你是一个人,就认定你是一个等级很低的“小”记者。这就让我接触了许多社会上的有趣的事,这些事也反映了生活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7.
如何跳出传统的主流新闻报道的窠臼,做出“中国梦”报道不一样的“味道”?广州日报为此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在做好动态报道、刊发系列述评之外,重点组织了“中国梦·我的梦”系列报道,突出了“百姓味”、“城市味”、“中国味”.记者通过深入“走转改”挖掘能体现“中国梦”的鲜活素材,编辑成稿时尽量直接引用受访者语言,不刻意修饰拔高,将个体对幸福的梦想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统一起来,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18.
在基层采访,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单位领导向我们诉苦说,现在个别媒体的记者在基层已经到了令人讨厌的地步,太有损于记者的形象了。有的到单位采访非“一把手”不见,似乎没有“一把手”出面陪同,就体现不出记者的“价值”;有的把新闻当成谋取个人利益的“跳板”,不给好处“不动手”;更有甚者,个别记者打着舆论监督的幌子,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动辄就用“曝光”、“见报”等手段来要挟基层,不达目的不罢休。难怪有人把记者列入了“三防”重点对象。   新闻记者有舆论监督的权利,那么谁来监督记者呢 ?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9.
记者与新闻的“缘份”葛新德中国人喜欢用“缘份”二字,“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在我看来,记者找新闻也有个“缘份”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记者找新闻,新闻也在“找”记者。这一对矛盾,记者是矛盾的主导方面。新闻是客观存在的,记者们都在寻觅它、追求...  相似文献   

20.
有一段历史经常被记者、编辑搞错,其实这段历史是不应出错的.比如2月8日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雨果故居》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当雨果因为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并火烧圆明园而奋笔疾书”,这里的“八国联军”应是“英法联军”.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是发生在1900年,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发生在1860年9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请见范文澜《中国近代史》,1962年9月版),相隔有40年光景,不应搞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