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介事件作为新闻传播实践中一直存在的现象,在今天更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同时也成为学界热议的焦点.由此,本文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本体论角度对媒介事件加以重新界定及分析,以期澄清诸多争议与模糊认识,更好地促进“媒介事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媒介杂交释放出新的力量和能量,正如原子裂变和聚变要释放巨大的核能一样。"这是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的预言,彼时电视媒介刚刚兴起。站在媒介融合、新媒体大行其道的当下阅读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越发感受到其对于媒介发展的洞悉。麦克卢汉的思想火花遍布全书,我惊喜于其令人眩晕的超前观点,又陷入梳理不出脉络的困惑中。他的超前观点时常隐藏于晦涩的警语、格言、典故、暗喻中,这一习惯冒犯了著书立说的传统模式,所以他的著作经常因不够学术化招来批评。  相似文献   

3.
中国语境下的“媒介审判”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美国“媒介审判”背后的司法陪审制着手,与目前我国司法审判过程中采取的陪审制进行分析比较后,提出我国不存在本原意义上的“媒介审判”之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我国语境下“媒介审判”的形成机制,并提出解决中国式“媒介审判”的办法不仅在于规范媒体,更在于国家权力的配置及司法本身的独立。  相似文献   

4.
2014年是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发表50周年,受周志强主编之托,我组织麦克卢汉书评专栏。在约稿计划中原本是包括了麦克卢汉之子、媒介理论家埃里克·麦克卢汉的,然临近出刊也未等到埃里克的稿件。不得已就放弃了。可在刊物(2014年第11期)出来后,埃里克却突然寄来他的稿子,这让我感到错愕、惋惜,栏目错过了埃里克,埃里克也错过了栏目!我把情况告诉周主编,他回复说没有问题,虽然公历的2014年已经过去,但中国的古历还在延伸这2014年。好主意!好有寓意的事件啊!麦克卢汉在时空中“延伸”,这不就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吗?!其《理解媒介》一书所要表达的不就是理解借助于媒介的“人的延伸”吗?!
  2013年初冬的一天,我与埃里克相约在多伦多大学图书馆咖啡厅见面,相谈甚欢,相见恨晚,首都师大易晓明在旁拍摄了一些照片,这里发表一二,以飨读者。照片中的小伙子是麦克卢汉之孙安德鲁,酷肖麦克卢汉;而其子埃里克看起来倒像是外人了。一笑!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的代表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以下简称《理解媒介》),对我们思想的启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本书写于1964年,集中而翔实地记录了麦克卢汉的大部分经典学术观点.全书共分两大板块,第一板块是理论篇,第二板块是应用篇,在第二板块中麦克卢汉不惜笔墨仔细介绍了从古至今的26种媒介.综观全书,麦克卢汉集中阐述了自己的两大观点:一是媒介即是信息,二是热媒介和冷媒介,并具体从各种媒介入手,介绍媒介为何能成为人的延伸.  相似文献   

6.
郑红梅 《今传媒》2020,(4):78-80
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其问世的媒介延伸理论专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不仅奠定了媒介在理论上的全新定位,还极其富有预见性地以超现代化的视野重构了媒介的属性和类型。在新媒体时代,麦克卢汉理论的重要性尤为凸显,转变媒介认识、重新理解媒介是做好传媒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媒介事件”的概念在传播学中由来已久,丹尼尔·戴扬和埃利胡·卡茨在《媒介事件:历史的电视现场直播》一书中将媒介事件定义为“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遂个“戴卡”定义,其中有两个关键词:“电视”和“历史事件”,而电视无疑在该定义中处于核心地位。事实上,所谓“媒介事件”在这里就等同于“电视事件”了。  相似文献   

8.
9.
自媒体的发展引发了信息传播活动的重大变革。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壁垒得以打破,面对网络鱼龙混杂的信息,兼具“公民记者”和“信息消费者”双重身份的大学生,其媒介素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高校推行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张成良  甘险峰 《编辑之友》2018,(1):50-54,60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以技术聚合为特征的融媒体形态,是媒介形态演进的需要,也是新兴媒介技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以媒介史的视角探讨第三媒介的发展路径,分析第三媒介时代所具有的时代特征,进而提出融媒体传播引导下的“第三媒介时代”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提倡个性化的web2.0时代的到来,UGC也开始兴起。用户自己创造内容,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渐渐消失。每一个用户都可以生成自己的内容,并上传到网络。也正因为这样,网络上会出现很多虚假新闻,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信息的变异和流失。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用户的心理探析,以便使其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2.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大众传媒参与建构的消费文化,已经深刻改变了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在消费文化语境下,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键在提高媒介批判反思能力,破除媒体制造的种种假象,成熟、理性地面对诱惑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对外文化战略中,"大选文化"正以碾压般的态势经由社交网络席卷全球。作为第一位由"网络媒介孵化"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建构自己的公众形象时,社会化媒体俨然成为特朗普构建政治家形象的反应器。现实空间里沉默的公众在网络空间疯狂释放多元意见,给新时代下的"大选文化"赋予了奇妙而不同寻常的仪式感;同时,也驱动了娱乐化风潮席卷美国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4.
崔柳  张利煌 《新闻世界》2013,(12):76-77
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地方都市报发展受到新媒体冲击,发展受限。创刊于2002年的宁德晚报,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报纸发行量,稿件质量等都有了较大提高,在未来的发展中,宁德晚报可以在进一步提高稿件质量,多元策划,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下功夫,开拓市场的蓝海。  相似文献   

15.
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说话。——William Edwards Deming 一、从“媒介帝国主义”说起“媒介帝国主义”这一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理论体系,从概念的提出到21世纪的今天,其间主要经历过一次理论的重新提出和阐释。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呈现出两极分化的20世纪60年代,关注传播与国家发展议题的美国学者赫伯特·席勒(Herbert Schiller)注意到了大众媒介,  相似文献   

16.
杨文虎 《新闻窗》2011,(2):48-49
后现代主义作为二十世纪后半叶兴起于西方社会的一股哲学思潮,简单来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反恩。现代主义崇尚科学和理性,相信科学技术能够征服自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率先提出,在启蒙时代初期,理性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帮助人们摆脱蒙昧与恐惧的人文理性;另一类是帮助人们了解自然、  相似文献   

17.
华风霞 《出版科学》2016,24(2):69-71
人类的阅读行为随着出版媒介变迁不断变化,数字阅读语境下的阅读心理开始在动机、选择、态度和认知等层面出现一些不利于深度阅读的倾向。改变数字媒介阅读语境下存在的心理问题,需要强化读者阅读的批判性思维,也需要图书馆积极改善阅读环境和运用阅读疗法等手段推动读者的主动性阅读,同时对数字媒介的积极利用也将成为培养读者深度阅读习惯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媒介事件"和"传播的仪式观"是近年来中文传播研究中被广泛引用的两个概念,但一些引用中,存在着误读、误用。本文想对《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两本书中的相关概念进行重理,以期更为准确地把握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9.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是麦克卢汉最重要的著作,传播学界将之作为经典理论反复评读,其主要观点在互联网时代更是深入人心.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阅读该书.  相似文献   

20.
青柠 《新闻天地》2008,(8):48-49
通常,人们评价一部烂片说:不看第二遍。但对《赤壁》,我连第一遍都不想看完。它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病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