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一、运动的缘起解放战争初期,《晋绥日报》多次出现有违事实或严重失实的报道,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如不迅速予以纠正,将直接影响党报甚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对此,晋绥分  相似文献   

2.
《新闻与写作》2008,(10):45-45
《晋绥日报》1940年9月18日创刊,原名《抗战日报》,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为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社址在晋绥区委所在地的山西兴县高家村。社长为廖井丹.总编辑赵石宾.报头为毛泽东亲笔题写。  相似文献   

3.
阴艳 《新闻前哨》2011,(5):91-92
反“客里空”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报系统内开展的一次不大成功的反对虚假报道的思想教育运动。由于受到土改中“左”倾错误的影响,以假反假,伤害了一些同志。  相似文献   

4.
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媒体信任度的直接体现,也是衡量媒体权威性、社会声誉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尺。1940年代《晋绥日报》在反“客里空”运动中所暴露出的虚假报道、偏离正确政治方向和新闻道德失范等问题,依然是当今时代媒体公信力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克服的典型问题。结合新闻史上《晋绥日报》的新闻改革经验,新闻媒体需要通过多方核实信源,加强新闻监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密切联系群众,以切实提高自身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然而也是一个不断被不同话语讲述着的历史事件。因此,合理的追问是:反客里空运动的历史本相到底为何?本文尝试通过对相关文本和语境的了解,能对这一疑问略有解答。  相似文献   

6.
“客里空”     
“客里空”是苏联一九四二年出版的剧本《前线》中的一个角色——前线特派记。“客里空”原文为喜乱嚷的人“或”好吹嘘的人”、“绕舌者”。在剧本里,作者用讽刺的笔法,刻画了客里空不上前线,不深入部队,每天呆在前线总指挥部里,信口开河、弄虚作假,“创造”新闻。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客里空得知前线总指挥的  相似文献   

7.
反"客里空"运动的发起 在解放区土改运动初期,党的工作中一度出现右的倾向,党报工作出现的缺陷集中体现为失实报道,记者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这样的报道不仅妨害了土地运动的展开,而且还损害了人民新闻事业的形象,广大农民对报纸产生了不信任的情绪,降低了群众对党报的信赖感,这样的情况,引发了党报调整修正自身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王醒 《编辑之友》2011,(12):136-138
《晋绥日报》的前身是《五日时事》和《抗战日报》,在这三个时期,毛泽东或亲笔题写报名,或多次指示具体的办报方针,使晋绥的新闻事业具有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五日时事》报时期1938年初,中共晋西南区党委成立,林枫任书记。为了及时传达中央政策和区党委的指示以及报道战争形  相似文献   

9.
在战火中诞生的报纸战争年代,每当夕阳走下山坡,炊烟从河谷飘过,夜幕笼罩山西省兴县高家村的时候,《晋绥日报》的窑洞里,就亮起一盏盏昏暗的麻油灯光。寂静的山村里,可以听见蔚汾河从村南果园边潺潺流过。夜深了,传来常芝青同志的咳嗽声。他伏在特别照顾他的煤油灯下,抽着报纸卷的烟叶,嘴里习惯地嚼着撕碎的报纸,聚精会神地思考着,飞快地书写着什么。他常常从黄昏到天明,废寝忘食地工作,从每天  相似文献   

10.
1947年《晋绥日报》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掀起了反"客里空"运动,2011年五部委召开视频会议号召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这两次运动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界的重大变革,二者有着诸多的相似性和紧密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晋绥边区是我省三大根据地之一,是由晋西北、晋西南和大青山三块根据地组成的。在《晋西北根据地新闻出版史鸟瞰》和《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两篇文章里,笔者已对晋西北和晋西南根据地(1937年7月~1939年12月)的新闻出版概况,作了历史性的回顾。因此,本文所记述的新闻出版史实,是从1940年开始的,晋西事变是分水岭。晋西事变爆发之前,两个根据地都是抗日军队与顽固军队并存,抗日政权与顽固政权并存的局面,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受到了种种限制,有时还要遭遇顽固势力的骚扰。晋西事变以后,我党虽然暂时撤出了晋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12.
"客里空"早已成为我国新闻界的一个常用词,人们借用它来泛指假报道、浮夸作风和弄虚作假的人.而最先借用这个词的是《晋绥日报》,由它发起,一九四七年下半年在各个解放区同时开展了一个声势很大的反对"客里空"运动.离现在,已经整整三十五年了."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的角色之一——一个惯于弄虚作假、吹牛拍马的战地特派记者.剧本在苏联发表于一九四二年九月.延安《解放日报》在一九四五年五月十九日至二十六日,连载了萧三的中译本,六月一日发表社论《我们从科尔内楚克的<前线>里可以学到些什  相似文献   

13.
在战火中诞生的报纸战争年代,每当夕阳走下山坡,炊烟从河谷飘过,夜幕笼罩山西省兴县高家村的时候,《晋绥日报》的窑洞里,就亮起一盏盏昏暗的麻油灯光。寂静的山村里,可以听见蔚汾河从村南果园边潺潺流过。夜深了,传来常芝青同志的咳嗽声。他伏在特别照顾他的煤油灯下,抽着报纸卷的烟叶,嘴里习惯地嚼着撕碎的报纸,聚精会神地思考着,飞快地书写着什么。他常常从黄昏到天明,废寝忘食地工作,从每天版面的安排到新闻、评论的内容和标题,都一一仔细地推敲琢磨,用心血,用汗水,浇灌着报纸。常芝青1934年参加革命,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从抗日县长的岗位,走上新闻战线的。从1940年  相似文献   

14.
15.
“客里空”这个词儿,对于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可能是陌生的。它出自作家柯涅楚克的名剧《前线》。作家在剧中成功地塑造了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新闻记者名叫客里空的形象。这个记者无中生有,瞎编硬造,能从电话里亲眼看见戈尔洛夫将军泪流满面,而且活龙活现地把这写进新闻。从此,客里空,就成为一切写假报道的记者、虚妄谎报的作风和道听途说、不真实的新闻的代名词。这出话剧在中国解放区党政军民和新闻界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不少党政军机关作出决定,  相似文献   

16.
今年2月12日,我们报上发表的《军分区司令员李国忠让儿子当个体户》的消息(同样内容的消息也见1月30日解放军报,2月10日新华社电讯、2月11日中国青年报),是一篇严重失实的报道,它把已经被逮捕的罪犯当成好人表扬,影响极坏。经过调查了解,事实的真相是:李国忠的儿子李红龙是一个盗窃犯,现年19岁。1982年曾因伙同诈  相似文献   

17.
‘”三八’“妇女节,某委活动多,七八学习班,标榜“免费学”。下岗女工们,报名笑呵呵,回家等通知,一等一个月。结伴登门问,门前可罗雀——本为“造新闻”,登报就算口罗!办班“客里空”@马良@诗子~~  相似文献   

18.
《晋绥日报》(前身系《抗战日报》),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机关报。《抗战日报》于1940年9月18日创刊,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终刊。共出版二千一百七十一期。该报是四开四版铅印报纸,曾出三日刊、间日刊,从1944年9月18日起改为日刊。  相似文献   

19.
《新闻战线》1979年第3期杨放之同志的《党报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中写道:“延安解放日报曾经发表《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社论,这篇社论是经过毛主席亲自修改的。社论中批判了苏联剧本《前线》中一个弄虚作假,信口开河名叫客里空的记者,要大家引以为戒。社论发表后,在党的新闻工作者中,广泛掀起了反对客里空的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20.
《晋绥日报》副刊是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报纸,创作风格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对《晋绥日报》副刊的创作风格进行分析研究,展示《晋绥日报》副刊对当时的时代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