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总统选举尘埃落定,美国媒体却满面污垢.部分中国学者认为,美国总统选举中媒体表现失态打破了人们对美国媒体的美好想象.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此次美国总统选举中美国媒体之所以“一边倒”,公开支持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是因为美国媒体试图为美国总统选举保留“脸面”,不希望看到特朗普把非常严肃的总统选举变成一场娱乐性的表演.  相似文献   

2.
美国总统特朗普新闻发言人禁止《纽约时报》和其他一些媒体参加白宫新闻发言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这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和美国媒体之间的关系开始破裂. 在一个经常标榜新闻自由的国家,出现这样的事件不同寻常.对于美国总统来说,拒绝接受美国主流媒体的采访,是因为在总统竞选期间,主流媒体“一窝蜂”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商人出身的他在竞选中几乎是单枪匹马,浴血奋战.《纽约时报》和其他主流媒体毫不掩饰自己的政治倾向,在总统选举处于胶着状态的时候,不断披露特朗普的丑闻,从而使这位总统带着争议进入美国白宫.  相似文献   

3.
2016年的美国大选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媒体奇观”,无疑将成为载入全球新闻传播史册的一次重大事件.在这场“驴”“象”之争中,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作为一个地产大亨出身的“政治素人”,凭借其作为“推特总司令”的强大号召力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独特影响力,先是在党内初选中杀出重围,并最终爆冷击败了胜券在握的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制造了近年来全球政坛最大的“黑天鹅”事件.  相似文献   

4.
2016年11月18日,第58届美国总统大选落下帷幕,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凭借304张选票击败了有着30年从政经验的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入主白宫。但值得思考的是,在选举投票结果公布之前,无论是主流媒体报道还是民意调查显示,希拉里的获胜几率都远远高于特朗普。"美国日发行量100强的报纸当中,公开支持希拉里的报纸已达43家,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大报,支持特朗普的媒体几乎为零[1]。"然而,特朗普却出其不意地取得了大选最后的胜利,有人说没有新媒体就没有特朗普,可见,新媒体开始逐渐成为美国总统竞选取胜的助攻。  相似文献   

5.
2016的美国大选以唐纳德·特朗普成功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落下帷幕.从选举伊始,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和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的丑闻就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竞选广告成为候选人攻击对手弱点、赞美自己优势和化解丑闻危机的重要说服策略.本文就希拉里和特朗普成为总统候选人后发布的竞选广告进行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对象为两人被推选为各党总统候选人之后发布的所有电视广告.  相似文献   

6.
根据美国总统选举制度,总统由民间间接选举,因此现代总统历来都对大众传播媒介青眼有加。作为新媒体主要形式之一的社交媒体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全球不同社会阶层话语博弈的虚拟场域。在以美国总统大选为背景的场域中,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在表达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这两种社会阶层的话语博弈也凸显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唐纳德·特朗普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意外胜出,给日本朝野带来巨大冲击,日本媒体称之为“特朗普冲击”.日本主流媒体此前一边倒地看好希拉里,在特朗普当选后态度十分值得玩味.本文意在通过解读四家报社的社论,剖析日本主流媒体面对“特朗普冲击”的立场与角色.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选中新媒介的初体验美国总统大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媒体秀。200多年前的美国大选,林肯只能坐着马车巡回演讲。进入新媒体时代,美国总统候选人纷纷跳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奥巴马、希拉里、麦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兴起,传播格局的变化使"媒介事件"向"新媒介事件"演变。本文选择四类具有代表性的新媒介事件,通过分析新媒体和大众媒体的框架,揭示事件背后隐藏的话语机制,探讨各种话语权力主体如何通过裹狭和规制使新媒介事件走向常规化和工具化,由此得出新媒介事件的出现并未改变传统精英主导话语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张路凯 《青年记者》2022,(24):34-36
大众传播并非大众的传播,而是专业传播机构面向广大受众的传播活动。大众传播的歧义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其精英主义的立场,二是作为社会控制的工具,三是受众的商品化。随着西方民主化进程发展,大众从Mass逐渐转向People。但由于技术环境限制,大众传播始终与机构传播相捆绑。“互联网群体传播”概念的提出是对大众传播的延续与超越,消弭了媒介机构主导的特点,突出了民众所有、民众主导、民众参与,是真正大众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美国大选中新媒介的初体验 美国总统大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媒体秀。200多年前的美国大选,林肯只能坐着马车巡回演讲。进入新媒体时代,美国总统候选人纷纷跳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奥巴马、希拉里、麦凯恩等先后在网络上安营扎寨,总统候选人的角逐场从白宫新闻发布会、党代会、各州巡讲会、电视辩论现场延伸到了Web2.0、iPhone、SMS(手机短信)、电子游戏等新媒体上。  相似文献   

12.
徐剑梅 《青年记者》2016,(34):81-83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说,社交媒体在他的胜利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从事社交媒体数据分析和内容营销的软件公司社会流(SocialFlow)合伙人弗兰克·斯佩合说,今年美国大选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交媒体选举”.  相似文献   

13.
大众媒介通过日积月累的话语生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在媒介话语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意识形态、权力和价值的操纵.本文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媒介批评思想、福柯的话语理论、批评性话语分析为基础,指出大众媒体通过日常运作深刻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媒介话语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建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而为意识形态批判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直争取记者权利的人,我特别关心美国的总统选战.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候选人如何使用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吸引民众的注意力.特朗普的选战策略特别令我对世界记者的安全感到担忧.请让我解释一下其中的理由.  相似文献   

15.
周靖婷 《青年记者》2017,(12):97-98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特朗普和希拉里都运用网红策略进行个人形象传播,力求政治议题“去政治化”.网红在社交媒体中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有强大的人际传播功能和时空穿梭能力,在政治传播中有巨大的潜力和作用. 网红策略在美国总统大选中的运用 网红伴随着移动社交媒体的兴起而出现和演进.总体来说,网红是由于其某种自我表达的特质吸引了网民的注意,并被网民所追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某种特定圈子内的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6.
"后真相"和"后真相时代"在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后,被西方知识精英捧为热词。这两个概念是英美自由知识分子无视真理的来源而制造的假象,用以歪曲和限制民众对社会真相的认识。鼓吹"后真相"和"后真相政治"既是西方主流媒体及其精英对他们信念的执迷与幻觉,又是他们掩盖预测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遭到惨败的遁词。  相似文献   

17.
黄鸿业 《传媒》2015,(4):76-78
通过随机问卷的调查和访谈,调查“反智”主义在青年群体的存在形态与发展阶段.发现“反智”的价值观念已经公开化并扩散,“屌丝”通过自嘲、戏谑、反讽的话语表达,收获挑战精英阶层话语权的快感,大众媒介的“拟态环境”则助推了亚文化“反智”的传播.要消解网络亚文化的“反智”异化影响,需要社会管理者、教育者、传媒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石焱 《青年记者》2020,(5):82-83
媒介与技术的融合一直是媒介史上最本质的发展规律。在技术发展相对迟缓的第一媒介时代,少数精英和意见领袖操纵传播链条,普通大众作为纯粹的信息接收者而存在,形成自上而下、人在“媒介外”的一对多传播格局。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介生态系统呈现出崭新面貌:不存在权威性的传播中心,普通大众成为掌握主流话语权的社会阶层,“自媒体”“大众媒体”等新词汇迭代更新,人由“媒介外”侵入“媒介内”。美国学者马克•斯波特将这种媒介系统称为第二媒介时代。在多数人的思维还停留在第二媒介时代之时,以浸媒体作为主流媒介的第三媒介时代已经悄然来临①。  相似文献   

19.
冰丘 《新闻世界》2007,(11):36-36
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随丈夫入主白宫,进入国际视野的那一刻距今已经14年了。如今,她本人也向白宫的总统宝座发起“进攻”.成为美国2008年总统候选入热门人选。但是由于希拉里的严密保护,她的母亲多萝西·罗德姆对大众来说还是个谜。不过最近希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6月15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宣布撤销华盛顿邮报参与自己竞选活动报道的资格.之所以作出这项决定,是因为美国佛罗里达州臭兰多市发生枪击事件之后,这家报纸声称,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暗示美国总统卷入这场枪击案. 不过,也有美国学者认为,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这种做法是非常高明的竞选策略.现在美国的总统、法官和国会议员都失去了公信力,而作为美国第四权力的媒体也没有了吸引力,一些媒体被资本家所垄断,他们高高在上,不关心弱势群体,他们报道的内容以及报道美国新闻的角度令美国中下层居民气愤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