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剑能 《传媒》2017,(23):20-22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核心优势是人才优势.当前,中国正处在媒体融合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培养一批具有新媒体采编运营能力的全媒型、专家型领军人才,事关中国传媒业改革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2.
<正>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全媒体时代,采编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素质直接决定了媒体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近年来,湖北十堰日报社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专家讲”与“自己讲”同步推,强化对采编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采编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加快培养造就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切实履行好党报的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3.
罗娜 《新闻世界》2008,(12):31-32
现代传媒业已经进入到竞争时代.媒体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做好媒体人力资源的管理。我国媒体面临的现实情况是,媒体对采编人员的管理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新闻从业人员尤其是采编人员职业道德状况堪忧,采编人员跳槽现象普遍,流动性大。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4.
江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办好一张党报,必须拥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采编队伍,才能在新闻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各新闻单位已经确立了的共识.如何加速培养新闻人才的成长呢?举办获奖作品研讨会、青年记者作品评析会、专副刊业务探讨会等系列活动,是我们探索了两年而形成的、深受采编人员所欢迎和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一、培训工作要有的放矢三年前,报社新一届编委会成立,在确定以办报为中心,不断深化新闻改革的同时,实施了竞争、激励和监督机制,作为调动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和加速人才成长的途径,并把培训编辑记者业务交给了我们新闻研究室  相似文献   

5.
盛辉 《新闻传播》2006,(12):49-50,53
现代传媒业已经进入到竞争时代,媒体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做好媒体人力资源的管理。采编人员是媒体产品的主要生产者。从采集新闻线索到加工制作信息,采编人员是支撑媒体业务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在“内容为王”的竞争时代,采编人员在媒体的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为适应传媒竞争和发展的新形势,急需一批掌握新知识、新思想、新思维的全技能复合型、新型人才形成传媒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新闻宣传事业亟需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2016,(3)
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核心优势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加快"二字,让我们对人才的培养有了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8.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队伍建设,强调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河南漯河日报社坚持守正创新,大力弘扬新闻舆论工作优良作风,全方位提升履职尽责的综合素养,锻造一支让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队伍,深入推动媒体融合,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网络的产生对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产生了冲击.在媒体融合的当下,传统媒体也将触角伸入了网络.对于报纸来说,一支优秀、专业的采编团队无疑是办好新闻网站的优势,但是面对网络平台,明确网络新闻的特点,制作适合网络平台的新闻产品,是报纸迈向网络平台时传统采编队伍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0.
陈应雄 《新闻实践》2002,(10):33-34
今年4月份开始,丽水日报社对新闻采编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的新办法,激活了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了采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就是将采编人员获得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存入个人档案,报社根据每个  相似文献   

11.
庄育平 《新闻实践》2013,(7):39-40,41
比尔·盖茨说: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在新闻竞争愈趋激烈的当下,媒体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取得制高点,在市场博弈中取得新成效,团队的精神风貌是关键.近年来,处州晚报致力团队管理,从新闻实践、社会活动、机制激励、环境培育等方面着手,力求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培育出采编队伍的活力,激发出潜在的创造力,培养了一支敬业奉献的采编队伍,体现了团队崇高的新闻理想.  相似文献   

12.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新环境下,党的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而培养人才也是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因为传媒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优秀的人才,才是传媒业不断发展前进的最终保障.在当前的形势下,培养传媒业人才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那么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  相似文献   

13.
节目创优是新闻单位出精品、出人才,培养队伍、提升素质、打造品牌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一家媒体综合实力和采编能力强弱的重要手段。地市级广电媒体相对于中央和省级台来说,缺乏新闻资源、人才、资金保障等先天优势,却拥有本土特色和地方优势。只要好好去研究、探索和解读创优的内在规律,善于运用“他山之石”并不断创新,主动打好“策略、地方、人才”三张牌,同样能把创优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4.
进入融媒体时代后,新闻传播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对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与职业素养.本文探讨了融媒体时代对新闻采编人员的挑战,分析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人员能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张树国 《中国广播》2009,(10):41-42
本文认为,新闻采编人员作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政治过硬、业务过硬新闻队伍的根本条件,是新闻队伍拒腐防变的根本保证。训练采编人员的政治素质和高尚政治品格,是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阐述了新闻媒体采编人员的政治训练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手段,强调只有不断加强政治训练,才能保证导向始终正确,进一步提高主流媒体的引导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林岳忠 《中国广播》2005,(5):60-61,56
当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广播新闻报道必须善于策划,才能让听众“入耳、入脑、入心”,才能在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广播新闻策划的内涵广播新闻策划“是广播新闻采编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办出广播特色,取得最佳效益。”简单说,就是对一档  相似文献   

17.
崔艳 《新闻实践》2009,(11):13-15
从电视媒体人员构成比例来说,主持人仅仅占了很小的比例,更多的是节目生产一线的专业采编人员。他们是电视媒体运作的主体,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主干力量。对于如此众多而庞大的群体而言,是否具有成才的环境、成名的几率、成家的愿景,也就是说有无可能成为“三名”,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培育人才的机制,实则是有效的竞争和激励体制,有利于电视媒体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竞争力和品牌优势的电视采编队伍。  相似文献   

18.
新闻节目制作中采编工作需要贯穿整个过程,而采编的效果与新闻信息采编人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关系。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播放的技术和水平要求更高,需要新旧媒体间能够互相融合,发挥合力作用,体现出更强大的优势,因此对新闻采编人员的能力要求也更高。本文结合媒介融合大背景,对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需求以及职业素养发展方向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谭倩 《新闻前哨》2022,(2):26-27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的思想观念必须与时俱进,业务素养也要紧跟新时期的要求不断提升,才能采制出更高质量的新闻作品,满足受众的需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呈现出的新特点,如信息载体多样化、信息资源海量化等,随后指出了当前新闻采编人员面临的诸多挑战,并从提高综合业务能力、适应媒体融合环境、创新采编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不断融合,新闻的表现方式以及传播的渠道也发生了许多改变。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闻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新闻工作也为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采编人员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新闻素养,本篇文章则针对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