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峰 《新闻世界》2012,(1):144-145
“一流企业做品牌,二流企业做市场,三流企业做质量”。品牌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知名度高、美誉度好以及忠诚度高的品牌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力。现代社会,企业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文化力之间的竞争。文化力是支撑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灵魂。①文化力是构成新时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撑要素之一,是新时期企业进行品牌建设必须着力提升的核心推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出版产业已迎来大融合、大创意、大市场、大国际和大人才时代。跨界融合是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文化企业与相关产业进一步融合,对外文化贸易更加活跃,升级版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国家相关利好政策的出台,也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支点。第一,从"传统出版"到"多元发展",多元开拓融入经济大循环。文化体制改革使文化产业已经全面融入经济大循环,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产业以多元开拓融入经济大循环,必将打破已有的产业边界和发展模式,在一个更大、更广的产业概念和体系上,在一个更加多元互动、更加开放的产业链上,吸引更多的关注,获得产业规划、融资渠道、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3.
科学、有效的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安排,是我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根本保障,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集中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的职能定位制定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需遵循效率提高原则、分类指导原则、分区域指导原则、动态适应性原则以及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原则等.  相似文献   

4.
《青年记者》2012,(7):5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其中规定: 1.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完善文化产业分工协作体系.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推动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  相似文献   

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走品牌化建设之路,而成功地打造一个品牌离不开传媒影响力。传媒影响力对于文化品牌建设和发展是把双刃剑。在文化品牌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很好地整合媒介资源,有效地利用传媒,充分发挥传媒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郝婷 《编辑之友》2016,(3):30-33
当前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主要制度安排,有市场准入制度、内容审查制度、行政执法制度等.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政府制度创新存在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文化市场发育的不完善、文化产业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等制约因素,政府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文化市场监管制度、提供有效的产权制度、构建文化市场信用制度,在政府制度创新方式的选择上应注意两点:“初级行动集团”与“次级行动集团”相配合,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并行.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家把文化产业当成支柱产业进行大力鼓励和支持,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在文化产业发展和转企改制中,税收等问题是文化企业普遍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国家应制定文化企业的税收政策,并给予文化企业在税收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时期,伴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实现逆势增长,依托公共财政与社会资本的多元投入格局以及多层次的文化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文化消费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尤其是农村文化消费将被充分激活,通过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贸易升级,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增长.在这种背景下,民营书业应坚持文化自信、产业自信、民营自信.  相似文献   

9.
杨思平 《档案时空》2003,(11):45-45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坚定不移地实施“做精做强”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优钢文化”的发展,抓紧300万吨钢配套建设,将湘钢打造成国内精品线棒材生产基地。在加快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湘钢人认识到企业要做精做强,必须依靠企业文化的推动力,并将“优钢文化”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内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一、“优钢文化”产生的现实背景湘钢“优钢文化”是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生产优质钢材产品,并始终追求市场领先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经营理念、员工价值取向、职业道德和基本行为规范的总和。从精神层面上看,“优钢文化”包含员工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10.
国家“十三五”规划对文化建设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目标.档案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理应得到加强和重视.目前,档案文化建设总体水平还较低,同经济发展水平,同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同人民群众对档案文化的需求不太相适应.在“十三五”规划的大好形势下,档案文化建设必然要有新思考、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出版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实现质的飞跃,打造一系列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大学出版品牌是大学出版社今后发展的共同目标。清华大学出版社历经25年发展创业,步人了现代出版企业的健康发展轨道。“十一五”期间我社发展的目标是依托清华大学的整体优势,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紧跟教育教学改革,紧跟科学技术进步,提升出版社的学术文化品位和文化影响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通过强化主流优势推进清华大学出版社整体品牌建设,实现和谐发展、效益平稳增长,完善现代出版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2.
王博  王景璐 《青年记者》2017,(23):119-120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产品日益多样,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同时,以报社、电视台、广电网络公司为代表的国有文化单位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营形势不容乐观.面临严峻形势,国有文化单位纷纷积极探索媒体融合、探索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然而作为传统的国有事业单位,尽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企业化运作和管理,但广大干部职工思想中根深蒂固的一些固有传统观念,严重影响事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本文厘清企业化薪酬的一些基本概念,阐明建立和运行现代企业化薪酬体系的一些基本观念,探讨国有文化单位企业化薪酬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建设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是一个没有终极答案的建设过程。一个健康的企业有“活的”文化体系与之相伴,企业需要持续不断利用自身档案,尤其是信用档案进行系统思考,根据企业内外的环境与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文化的更新、进化甚至是再造。  相似文献   

14.
文化体制改革与科技期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和政府政策,我国文化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我国加入WTO文化市场开放力度的逐步加大,出版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在此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背景下,科技期刊的"双效"发展备受瞩目.从长远发展来看,科技期刊的出版单位可能会逐步由文化事业转型为文化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  相似文献   

15.
已颁布实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是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必将大大加快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与高度。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的21世纪是文化竞争的时代,文化产业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而电影产业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感召力与文化影响力。同时,由于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已进入品牌战略时代,构建文化品牌、走品牌建设之路,已然成为国家文化产业战略发展中的共识,而华语电影产业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牌建设作为华语电影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亦对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层吹风     
《中国出版》2012,(5):4
要突出抓好农村和基层这个重点,深入推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形成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格局。要统筹速度与质量、结构与效益,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大骨干文化企业培育力度和国际文化市场开拓力度,努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1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走品牌化建设之路,而成功地打造一个品牌离不开传媒影响力。传媒影响力对于文化品牌建设和发展是把双刃剑。在文化品牌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很好地整合媒介资源,有效地利用传媒,充分发挥传媒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黄蔚 《新闻窗》2009,(4):16-17
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约瑟夫·奈在十几年前提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20世纪是一个技术经济的时代,21世纪是一个文化经济的时代。”文化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源泉,已成为上下关注的焦点之一。与以往历次“文化热”不同的是,新一轮的文化振兴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视为必由之路,确立了文化产业在精神家园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一转变为文化报道竞争力和重要性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2017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降低社会资本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推进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参与对外专项出版试点工作.抓紧在网络出版、网络视听节目领域开展特殊管理股制度试点.进一步引导民营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