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米高峰  李涵 《传媒》2018,(11):94-96
纪录片作为一种媒介,已成为传播不同国家与种族间文化发展最生动和不可或缺的形式之一.在"一带一路"宏观倡导推动下,少数民族文化得天独厚的优势逐渐显现.在塑造形象和传播文化时,更是以纪录片为媒介方式作为切入点,通过记录来充分表达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并作为纽带把少数民族文化输向世界.本文探讨了文化认同是记录少数民族文化的话语基础,纪录片是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IP"开发是少数民族纪录片的创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白润生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吏研究的文化观实际上是在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研究中,对社会文化综合因素的全面考量和观照.具体表现为,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中的文化生态、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共同价值、传播媒介的文化符号和理论研究的文化学方法的重视和运用.这种文化观照对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兴起于20世纪初叶,发展与繁荣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在改革开放后.当前,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已形成了较为系统、多语(文)种、多层次、多渠道的特色鲜明的新闻传播体系.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是少数民族文化组成部分,又同是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广博而复杂,不仅涉及少数民族新闻媒体的历史、形态与功能,同时还要观照少数民族文化的渊源与沿革,新闻传播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构建,探讨的层面极为丰富,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不仅丰富和深化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而且不断为其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是建设中华民族文化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不仅要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去分析,更要对该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文化生态、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共同价值、传播媒介的文化符号等予以综合的审视和考量,这样才能深刻地把握和凸显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属性和特征.这种文化观照对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传播学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没有55个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不是一部完整、科学、系统而全面的史学著作."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拓荒者、毕生致力于少数民族新闻研究的白润生教授这样强调.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带来冲击与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和新的传播渠道.本文在具体分析新媒体时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困境及相应优势的同时,也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新渠道进行了探索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张瑶 《新闻传播》2023,(4):37-39
儿童电话手表作为儿童群体新型媒介终端,为儿童提供了便利的上网工具,影响和培养儿童的社交行为。儿童阶段在人的一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以往的文献中并未对儿童社交进行很深入的研究。本文以现下热门的儿童电话手表为切入口,通过分析儿童电话手表的使用情况,对儿童在电话手表中的社交行为特点进行阐述,并通过个案访谈法对儿童在电话手表中的传播行为进行归因。最后提出儿童在使用电话手表中的潜在危害,由此来对家长、老师和社会做出提醒,同时也希望能够弥补国内学术界中对儿童电话手表研究的空缺。  相似文献   

8.
书讯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出版发行由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一书日前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搜集、整理、编写了26个民族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共525人。收入本书中的新闻人物都是在近代和现当代新闻史上做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特别是那些为推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新闻工作者。其中包括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少数民族女报人葆淑舫,以及各少数民族历史上第一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第一位获国家级大奖的著名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傅宁 《当代传播》2011,(2):109-110
一书写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历史是一种学术责任。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兴起于20世纪初叶,进入90年代后空前繁荣,迄今已经形成较为系统、多语种、多层次、多渠道的特色鲜明的新闻传播体系,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历史新闻传播学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没有55个少数民族的新闻事业的新闻传播就不可能是一部完整的、科学的、系统而全面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媒体的兴起与发展得益于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规定的少数民族语言政策、媒体政策。同时,少数民族语言媒体也是保护语言多样性的重要工具,少数民族语言的语言活力与媒体的使用有相关性。随着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发生变化,民族语言媒体的功能也会进行调整。以单语(本族语言)受众为主要传播对象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语言媒体在信息传播、民族语言文化传承、国家认同构建等方面依然发挥着主体作用。但随着单语人越来越多地成为双语人和多语人,民族语言媒体的政治功能、信息传播功能会进一步弱化,民族语言媒体会更多地作为文化的传播载体而发挥补充性和替代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百年来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少数民族文版的出版工作历经1921-1949年、1949-1978年、1978年至今共三个阶段,取得光辉成就,呈现出文本系统逐渐完整、出版力量日益强大、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等三个特点.百年来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少数民族文版的传播工作取得巨大进展:一是传播主体从党员干部扩展到各族群众,二是传播媒介从传统媒介发展到现代媒介,三是传播效果从初步理解演变到高度认同.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少数民族文版的百年出版传播意义重大,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本基础,为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2.
杨梅  范田丽 《青年记者》2016,(36):98-99
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是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民族形象的重要媒介产品.近几年,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类型和数量逐渐增多,并在主流媒体上播放,增进了全国受众对少数民族群体的了解.这类题材电视剧塑造的少数民族形象,对非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受众认识和了解少数民族群体能够起到积极作用,进而促进各民族交往和促进各民族团结.如何真实有效地塑造少数民族人物形象是这类题材电视剧创作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献的编辑出版活动发挥着传播本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功能.相对于大量复制、内容规范、传播广泛的专业编辑出版活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献的编辑出版活动具有数量较少、内容版本多样、内部流传的非专业化特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生存环境及宗教信仰为其编辑出版活动提供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动力.编辑出版活动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建构族群性的重要手段,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保障,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成果丰硕,成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理论建设的排头兵。这一学术现象,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诸多社会、经济、文化原因。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和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都有着广阔的空间,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当代传播》2007,(6):62
由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一书最近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搜集、整理、编写了26个民族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共525人。收入本书中的新闻人物都是在近代和现当代新闻史上做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特别是那些为推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新闻工作者。其中包括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少数民族女报人葆淑舫,以及多个民族历史上第一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第一位获国家级大奖的著名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建立数据库是图书馆实现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关键,是资源共享的物质基础.构建少数民族文献信息数据库,对于传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手腕主义     
Angular Momentum的一块木头在手表上玩的花样是越来越让人惊叹了。Angular Momentum就推出了一款手工刻纹的奢华手表,被称为"一块木头"。这款手表用"925标准纯银"制成,闪耀着黑灰色光泽的宝石分布在手表  相似文献   

18.
李闻 《新闻窗》2013,(5):56-56
一、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播概况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播由过去简单的民族知识介绍向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少数民族文化转变,由过去的乡村传播走向更大的国内和国际舞台,各类少数民族文化服务网站鳞次栉比。其中涉及民族文化传播的网站类型主要分为四种:新闻、门户网站;相关机构(包括政府部门)开设的网站:主题网站、论坛:个人网站、博客。网站有网站的话语权,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也必定有其话语权。所谓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话语权,就是捐为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被各权力方赋予不同的传播目的,通过突出少数的被选择的民族文化符号,达到使受传播者接受权力方的传播观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社交盛行的今天,电影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在电影情节的推进中,更多人了解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嘎达梅林》《冰山上的来客》《茶马古道》《黑骏马》《刘三姐》《穆斯林的葬礼》等,这些少数民族电影以其特殊的民俗风情和独特的文化内蕴,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组成.新中国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一种“被表述”,构成了一组“汉族/主体/中心主义/看”与“少数民族/客体/边缘/被看”的对应关系.“十七年”少数民族电影创作和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体现并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主要功能则是巩固民族团结,增进国家认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少数民族电影在“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等政策指导下,为增进新中国的国家认同而创作和生产,承担着独特的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20.
董晨晨  刘红 《今传媒》2016,(4):63-6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区之一,由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完善,导致大众健康观念淡薄.当今,互联网迅猛发展,新媒体对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蓬勃奋发的一代,其良好健康观念的养成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剖析新媒体传播的特点,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饮食健康方面存在的不合理之处,从传播者、传播渠道、接受者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能够对不合理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行为进行优化和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