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入大量古诗。为了发挥低年级学生以直观思维、形象思维为主导的优势,打通古诗与生活的壁垒,让他们更好地读懂古诗,需要开展分层教学。围绕诵读、想象、讲述、拓展,带领学生品味古诗独特的音律美、画面美、情感美和表达美。  相似文献   

2.
王永生 《考试周刊》2013,(29):32-32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  相似文献   

3.
莫莎莎 《广西教育》2013,(25):76-77
古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清新、情趣盎然的语言带给学生美的熏陶。古诗的审美教育,需要引领学生去充分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古诗教学应紧扣古涛“亦嘲、亦曲”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多形式、多渠道地提升学生审美素质,发展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古诗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品味、剖析古诗的趣味,让古诗教学充满“灵秀”,让学生的心灵在诗意中徜徉。一、诵读,挥洒诗性的魅力叶圣陶把有感情地朗读叫做“美读”。在教学古诗时,也应该安排充裕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反复诵读,使学生眼观全文,心感其情,身人其境,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在反复咏诵的过程中,能够自行感知和品味古诗的节奏美、音韵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5.
古诗中蕴含着多种美,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从语言、意境、韵律等方面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古诗教学实效性就会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古诗教学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形式化现象,导致学生没能从本质上去感受古诗的文化。古诗教学的重点是如何让学生爱上古诗,从而主动去理解诗中的情,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古诗教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7.
意境美是古诗鉴赏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体味古诗中的意境美则是高中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想要教会学生如何鉴赏古诗,就需要语文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并且能够在课堂中声情并茂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进入古诗中的意境,从而更加全面系统地理解古诗中所描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古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立意高远、哲理性强、语言清新,有利于听障学生陶冶情操,开启思维。本文以《江畔独步寻花》的教学为例,力求探讨听障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方法,为聋校古诗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古诗以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创造了深邃的寓意,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教育功能,同时,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作用。为此,我们要更新观念,创建氛围,优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弥漫在古诗中浓郁的美,让古诗教学成为学生美的享受,让古诗真正进入同学们的心灵里。  相似文献   

10.
古诗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古诗教学中,我们除了要让学生会背、会默、会理解古诗,还要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韵美,走进古诗的情境美,感悟古诗的精神美。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带领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感悟,但是,目前的古诗教学,往往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能够默写古诗,能够写出古诗的诗意,而忽视了古诗中的美  相似文献   

11.
吴丽平 《山东教育》2010,(12):32-33
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现行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古诗都是名篇佳作,传承着我国的文化,传播着人类文明。纵观我们的古诗教学,常态的古诗教学往往停留在文字层面。把诗翻译成白话文。诚然,字字落实对学生理解诗歌、阐释诗歌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往往学生很难体会诗人的情感美、古诗的意境美和古诗语言的精练美。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古诗诵读往往因缺乏得力的指导而显得苍白无力,学生读不出古诗特有的音律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以读传情、以读启智、以读传韵呢?  相似文献   

13.
戴瑾 《生活教育》2014,(7):58-59
本文认为在古诗教学中通过创设意境、启发想象、品析美读,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很大程度提高古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古诗诵读往往因缺乏得力的指导而显得苍白无力,学生读不出古诗特有的音律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以读传情、以读启智、以读传韵呢?  相似文献   

15.
李海兰 《甘肃教育》2020,(3):161-161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高效地学习古诗呢?一、熟读背诵,感受古诗的音韵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遣词造句讲究平仄押韵,讲究对仗工整,讲究音律和谐、气韵生动。在古诗教学中,首先,教师可指导学生标出节奏。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中,古诗教学可以说是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其中也是高考的必考项目。而对于学生来说,古诗学习其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学生没有办法有效地体会古诗中的意境美,因此,这就成了学生古诗理解能力不高、考试得分不高的关键。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教师想要促进学生对于古诗意境美的感受,就要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古诗感知能力。但是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进行引导,这就是教师所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立足于高中古诗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引导学生体味古诗中的意境美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华古诗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名篇佳作,美不胜收。其间包含着丰富的美学素养,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由感知入手,去欣赏美、热爱美,最后创造美是古诗教学的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18.
随意翻开小学语文教材便可以发现古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这些古诗多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它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内涵丰富,美不胜收,既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应该通过多媒体进行古诗教学,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汉语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简短的几个字中所代表的不是简单、具象的东西,很多都成了意境。要想感悟传统文化的内涵,就要在课外让学生广泛地读。1.诵读古诗。古诗是传统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中的古诗为基点,联系生活开发丰富的古诗资源,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素材。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古诗富有音乐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只有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渐渐体会到诗之妙。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品味古诗的意境美。不少古诗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营造出深邃的意境。  相似文献   

20.
古诗以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进入小学阅读教学课堂,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成分。古诗之美,美在意境,情趣,韵律。古诗重情与景,但以情为重,往往是借景抒情、以景传情,它是诗人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想象力是诗歌的翅膀,通过诗歌"美境"再造,可充分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意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