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蔡金成 《文教资料》2011,(36):28-30
通过民俗学这个角度对宋代的民间歌谣进行归纳分析,从婚姻嫁娶、地域民俗、物产饮食、市井风情等四个方面切入并结合宋代民间歌谣实例.来展现多彩的宋代社会生活中的风俗情态。  相似文献   

2.
马殿国 《考试周刊》2013,(28):145-146
<正>《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学会认识社会,正确了解社会,养成良好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实践,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应采取下列策略:1.开展对话式教学1.1努力培养对话意识。对小学生而言,对话意识的培养在于平时点点滴滴潜移  相似文献   

3.
作为断肠诗人,朱淑真的作品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情感历程,同时保存了众多宋代的节日、饮食、服饰等各种风俗。这些风俗既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生活状况,又为断肠诗集增加了丰富色彩和时代感。  相似文献   

4.
放开学生心扉,将学生真实的思想和生活经验引进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促使学生更多了解社会生活;精心把握、指导学生的真实思想.这是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贯彻"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一基本理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起了生活方式的变化。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人们的生活都与市场发展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致于在衣食住行、生产、消费等各个方面均显示出与前代完全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高中化学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究化学事物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巨大贡献和合理使用化学品的重要性;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指出: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之一。这为我们指明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8.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了解地球的环境状况,得出地球环境恶化的原因,商讨可行性的对策和办法。(2)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了解环保工作在人类生活发展中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采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2)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性分析,针对  相似文献   

9.
1前言 初中化学新课标要求学生要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引导学牛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放开学生心扉,将学生真实的思想和生活经验引进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促使学生更多了解社会生活;精心把握、指导学生的真实思想。这是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贯彻“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一基本理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毛志峰 《现代教学》2013,(7):126-127
《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行稿)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初步具何观察社会、获取社会信息的兴趣与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让化学课堂有"生活味"其实,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衣食住行,都有化学的因素。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从化学科学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同时也需要从生活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毕竟,初中学生接触化学的时间不长,对化学的各种规律和定义,了解得并不透彻。不能一  相似文献   

13.
宋代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在政治体制、经济形态、文化意识及学术思想等方面都呈现出新旧交融的时代特征。这种历史背景的特殊性必然会影响宋代的文化和艺术,反映在绘画领域则是文人画的兴起。宋代在文人画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研究价值,本文以文人画与宋代的社会生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宋代文人画产生的时代背景、文人画家的审美风尚、士人心态等探讨文人画兴起于宋代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一、认识社会现象,促进儿童社会化进程1.从儿童的生活入手,培养主动观察的兴趣和习惯  相似文献   

15.
论宋代元夕谀颂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夕,作为宋代最受重视的节庆日,为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直接导致了元夕谀颂词的繁盛。虽然该类词作内容狭隘、视角趋同、缺乏个性,但由于君王提倡,文臣附和,所以谀颂词的创作逐步发展成为元夕节庆不可或’缺的一项文学活动。本文对于元夕词的认识突破纯文学、纯艺术的范畴,将其放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考察,力求使其独特的社会价值得到全面的展现。  相似文献   

16.
宋代社会文化形态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是古代中国社会文化的一个转型与重建时期,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方面皆呈现出与前代社会不同的格局,并为元、明、清所继承.因此,研究、总结宋代社会文化形态,对于认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貌、了解与把握后代社会的基本特征都有禅益.本文兹就宋代社会文化形态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17.
宋代端午节在共时、历时的节日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对端午多样化的节名作简要辨析,并从宋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市民壮大、道教风行、统治者的提倡、民族交流等影响性因素入手,呈现端午节在宋代的具体变化,揭示宋人竭力追求的端午节庆文化的和谐之美。最后,就宋代端午民俗与文学的互动及对后世的影响作说明。试图通过特定历史社会环境的还原与文献梳理,立体再现宋人丰富多彩的节序生活和节日理念。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或者历史生活的生动画卷,它对学生了解祖国古代的社会风俗、人情风貌等具有现代文不可比拟的真切感.因此,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相似文献   

19.
王晓霞 《考试周刊》2010,(57):182-182
新课程的化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要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此文在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基础上,展现了宋朝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几个重要方面,涉及的内容广义上属"文化"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