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对教材加工处理能力是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点内容。因此,必须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加强教学技能培训、实行导师制进行集体备课、加强教学反思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实施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反复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的内容,找出重点、难点,另一方面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和安排课程的密度及运动量,调查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3.
备好课是教学成功的前提,针对当前由于备课存在的问题而使课堂教学出现教学目标定位不合理、提问频繁但效度不高、学生参与程度低、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随意处理教材等现象.笔者认为提高备课效率的途径应是:教师树立课程意识,基于课程知识备课,确保备课的有效性;研制开发有效的备课大纲,提高备课的可操作性;依据备课大纲,完成备课的各个环节,确保备课过程的完整性;改变备课形式,实行二次备课,不断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备课研究,不断提高教师备课能力.通过这些途径,备课中努力做到评价设计先行于教学设计,确保课程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全面提高备课效度.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的重点是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中的备课又是教学质量的直接反应。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体育课堂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已经成为当前很多教师关心的课题。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其对教学质量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备课中的备教材、抓重点、难点、备课反思等方面来阐述备课对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万露 《教育探索》2003,(12):72-72
一、备课的基本原则与要求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指南,对教学提出了终结性的要求。因此,了解并掌握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也是备好课的前提。2.把握教材特点、重点、难点,准备恰当的教学材料。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要备好课就必须认真分析、理解教材,准确而全面地掌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特点、重点和难点。在知识不断更新变化的今天,教学离不开大量的教学材料;备好课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精心选择和组织。3.明确教学的目的性。教学的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  相似文献   

6.
邱云 《生物学教学》2007,32(6):20-22
新课程下的生物学教学,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备课策略。本文以人教版《生物3稳态与环境》第5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说明教师应从整体把握模块特点、准确理解教材内涵、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分层解决教学重点、科学追求教学艺术五个方面,来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备课策略。  相似文献   

7.
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集体备课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教学行为的优化、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了实效性的指导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毅 《河南教育》2005,(12):29-29
音乐课的教学设计,通俗地说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备课。在教学工作中,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在音乐教学中,备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还关系到音乐教学思想的贯彻、教学目的的实现,以及教学工作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笔者现就如何做好音乐课的教学设计,谈些粗浅的看法。一、分析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要设计好一堂音乐课,必须在认真学习、理解音乐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的特点、结构、体系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明确每一单元、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提出解决难点的方法。此外…  相似文献   

9.
开展典型教材研究构建反思型备课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首轮课改实验校的经验启示我们、现代教学管理理论昭示我们: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把握课标、驾驭教材能力的有效手段;是课改实验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而在集体备课过程中,组织教师开展典型教材研究,则是保证集体备课质量,达到集体备课目的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程改革实验伊始,我们结合西丰县小学教师队伍的实际,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了典型教材研究,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抓住了期初集体备课这一教学管理的关键环节。一、典型教材研究的流程1.前瞻式学课。即组织备课教师观看一节课堂教学实况,或向教师提供一节类型、教学…  相似文献   

10.
有效教学既是新课改大力提倡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线教师孜孜以求的教学目标,而有效备课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潜心研究和探索有效备课的策略,以实现有效教学。有效的备课策略主要包括教师要精准解读课程标准,充分考虑预设与生成,利用教学反思进行有效备课,同时要借助集体的力量,实施集体备课。  相似文献   

11.
集体备课是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师展开集体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近年来被广大教师以多样化的形式运用在备课活动中。本论文以分析基础日语教学中集体备课方式为中心,重点解读其运用和成效,并对其利弊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2.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基础,它对课堂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经验不足的新教师,上课的“甜”必须来于备课的“苦”。然而,一些新教师在备课中对以下几个方面注意不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现介绍如下。1 备“教材”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不是单纯地将教学内容作解释、疏理、安排、写出教安。更重要的是确定教学的要求,明确教材的地位、作用、重点、难点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理  相似文献   

13.
白旭平 《考试周刊》2011,(8):220-221
集体备课是相对于个人备课的一种备课形式,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为大家所熟知和运用。从狭义上讲,它主要是指学校内同级同学科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重难点并确定最佳方法、撰写教案的过程,是一项集体性的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14.
备课是一种策略研究。认真备课,做好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备课是一种策略研究或决策研究,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5.
所谓说课,是在一定的场合下,教师依据教育理论、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学生情况、教学条件等,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讲说教学方案,然后让听者评说,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的教学研究形式。说课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重在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2)重在分析:说课不仅要说过程,还要说道理。备课是指教师上课之前的准备,它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确定教学目的和考虑教学方法、形成教案。可见,说课和备课是两个不同的两个教学概念,两者存在着共同点,如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明确教学的目标和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安排正确的传授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等。但它们之间有不少区别,需要我们教师搞清楚,这对于搞好说课活动极为重要。笔者以为,说课与备课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下的有效教学是教学双方的共同追求,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有效教学的必经途径之一。要使课堂教学有效,备课有效是前提。要提高备课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我们语文教师应加强教材钻研,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本文从细心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研究教学方法、注意学法指导、制作高效课件和重视教后反思六方面漫谈了初中语文有效备课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们认为,说课就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在上课前向领导或者同行阐述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具体地说出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和对教材的处理,包括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采用,学法上的指导,板书的设计等方面的观点。它有利于推动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科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颜京文 《生活教育》2014,(8):98+7-98,7
正一、备课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课前的准备,是教师对教学的策划工作。备课有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之分。前者是教同一科目的教师在一起共同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或介绍本学科的新的信息和知识。后者是个人的钻研。集体备课必须建立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我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抓课前备课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在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师越来越关注如何高效率地备课.本文从三个要素:教材、学生、教师,十二个环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小结、学生作业和教学反思,系统地分析了怎样备课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目前 ,农村小学大多为复式教学 ,不少地方仍为多级复式 ,在复式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教师备课是重中之重 ,它是上好复式课的前提和关键所在。一、钻研好教材。复式教学头绪多 ,每节课涉及几种教材 ,备课时应分清哪种是新授的 ,哪种是复习的。对于新授教材应着重进行钻研 ,切实掌握教材的内容 ,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只有吃透教材 ,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二、布置好线路。进行复式课堂教学时 ,有直接教学的年级和间接教学的年级。究竟哪个年级先进行直接教学 ,怎样交替轮换 ?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周密布置。实际上 ,在认真钻研各年级教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