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案例背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听了一节在五年级上的李清照《如梦令》。课堂快结束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词人的心情。一个坐我身边、表现很活跃、估计也很聪明的学生说出了"词人当时很难受"的答案……【案例描述】一次提问:满脸疑惑……师: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词人李清照当时的心情怎样。你怎么理解"沉醉"?生:我觉得李清照很快乐,因为词中出现了"兴尽","沉醉"说明她陶  相似文献   

2.
一、案例背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听了一节在五年级上的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课堂快结束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词人的心情。一个坐我身边、表现很活跃、估计也很聪明的学生说出了"词人当时很难受"的答案……师:文中有一个词能反映此时作者的心情?你能找到吗?生:"喜"字。师:那么辛弃疾喜欢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的《声声慢》是她晚年所作的名篇之一。其中“满地黄花堆积”一句,有资料(如《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吴铜运主编,长春出版社2005年版)把其解释为“庭院里黄花遍地盛开”。这首词是反映词人晚年独居的愁苦心情.满地黄花遍地盛开是一种很绚烂的情景啊,这种美丽的景色与词人的愁苦心情是不相符的。  相似文献   

4.
[案例描述]在一节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课上 ,学生们兴致盎然地学完了新课知识后 ,我就让学生完成(人教版第十一册)第101页“做一做”的题目。当完成到第2题的第一个图形时(见下图) ,出现了这样一个场面 :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它的对称轴是8条 ,当时我也认为是8条 ,因此就想转入下一个图形。这时 ,有一个学生却站起来说 :“老师 ,不对 ,应该是4条。”“不 ,是8条” ,“4条!”……一石激起千层浪 ,霎时 ,教室里响起了一片争论声 ,一双双眼睛都看着我 ,期盼着我一槌定音。究竟是4条还是8条呢?瞬间我也愣住了 ,说来惭愧得很 ,教了几年的书 ,一直都是…  相似文献   

5.
[案例]:苏教版十一册《草原》 “……隐隐有鞭子的响声。快了,快到了。……”课堂上,一个学生在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6.
一、步骤要少,不要太多[案例A]一位教师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在介绍了百分号的写法后,他让学生写10个百分号,学生没有写完,他就让学生暂停下来,然后组织学生用百分数说一说自己完成了多少。生1:我完成了70%。师:谁知道他写了多少个?生2:他写了7个。师:通过这句话还可以知道什么?生3:他还有3个没写。师:谁还能用不同的说法说一下自己完成的情况?生4:我还有20%没有完成。生5:我完成了100%。生6:我再写10%就可以完成了。……[案例B]一位教师教学解方程6X-6.8×2=20时,先让学生解答6X-13.6=20,再要求学生把这个两步计算的方程改成三步计算的…  相似文献   

7.
肖婷 《教学随笔》2016,(8):145-145
“满地黄花堆积”出自于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对于这一句话的理解,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在其注释中认为“黄花枯萎凋谢洒落一地”,笔者认为这样理解有失偏颇,无法更好地诠释出词人当时愁苦不堪的心境。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同时也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词人的情感,笔者认为此时的“满地黄花堆积”不是说黄花凋残一地,而是指黄花盛放枝头。  相似文献   

8.
[案例]“归一应用题”的教学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老师想买一些小礼物送给同学们,你们最希望老师买什么东西呢?出示“‘六一’节奖品调查表”,根据学生回答完成调查表:物品名称数量文具盒15个钢笔8支书包5个水彩笔16支…………师  相似文献   

9.
邵红 《四川教育》2004,(1):44-45
【案例一】出示句子:五颜六色的礼花映亮了北京的夜空,也映亮了狂欢的人们。师:“五颜六色”是什么意思呢?(很多小手举了起来,有的嘴里还喊着:“我知道,我知道。”)生1:老师,我知道焰火是五颜六色的。生2:五颜六色就是很美丽。……(老师的表情显得很着急,因为没有一个学生说“五颜六色就是指颜色很多”。显然,学生的回答老师并不满意,最后老师自己把“答案”说了出来)【案例二】生1:老师,我不知道“秋色宜人”是什么意思?(有几个小朋友举起了手)生2:老师,我知道秋色就是秋天的景色,宜人就是很吸引人。连起来的意思就是秋天的景色很吸引人。(…  相似文献   

10.
案例:这节课学习用句型“Ilove…”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完单词“love”后,我就让学生模仿句型来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Iloveanimals.”“Ilovebirds.”“Iloveourschool.”……忽然,我觉得气氛有点不对劲,一些女生抿着嘴在窃笑。随即,一个小男生捏着嗓子嘀咕了一句:“Iloveyo  相似文献   

11.
[案例]&;lt;掩耳盗铃&;gt;教学片断:   片段一:宽松氛围中直言“用词不当“   师: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有问题要问吗?   生1:“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这句话用了两个“就会“,我觉得很啰唆,不如把后面的一个“就会“换成“从而“.   ……  相似文献   

12.
[案例] 在上古诗《小池》时,我让学生就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小荷才露尖尖角”中的“荷”是荷花还是荷叶呢?接着出现了一段比较有意思的“争论”:“是荷叶,因为书上画的是荷叶。”“我有意见,不一定书上没画荷花,作者那时就没看到荷花呀!也有可能是荷花。”“可是老师刚才说写的是初夏,荷花还没开呢。”“不一定没开呀。”“荷叶都才露出一点点呢。”……[感悟] 这个问题是我没有想到的,教参里的解释是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它。我不知道是不是该和学生说那是荷叶,我怕那样…  相似文献   

13.
[案例]5年前,我上过《落花生》一课,当时我很满意,但学生却很淡然。今年,我又上了这一课,并组织了一次辩论赛,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前后两次效果截然不同,片段如下:片断一:师:父亲借花生、桃子、石  相似文献   

14.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不可避免地也会有过失、错误和不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案例描述]学习了“方向与位置”后,学生A这样描述她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向东拐,再往南就是我家,我家住在医院对面。”但是她在图中指示的方向却是“向西拐,然后向北走”到家。我以此为例进行错例分析时,把图画在了黑板上。由于当时我只考虑“向东拐”,在图上应该是向右画箭头。但是,对于“往南拐”我却不假思索地顺手往上画了箭头。这时,一个反应机敏的学生B马上站起来纠正:“老师,我觉得你画的也不对。因为学生A的家在医院对…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的《一剪梅》寄寓了词人对丈夫的相思之情 ,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该词中的“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以及“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以新奇的创意和细腻的情感历来为人称颂。而该词中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 ,细加品味 ,更是意味无穷。“花自飘零水自流”写景兼抒情 ,其中的“自”尤为重要。词人不惜在该句中用两个“自”字 ,加重词人的情感。若抽掉这两个“自”字 ,这一句的意味也就一般了。花飘零水流动本是自然界很普遍的现象 ,而在此 ,词人已寄托了自己的情绪 ,甚至已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下面便是本人对该句的几…  相似文献   

16.
[案例]……在学生完成"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数学活动后,我让学生在教材"做一做"的下面加上两道题:  相似文献   

17.
案例 一堂练习讲评课上,我正在讲解一份阅读练习。其中有一道题:摘录文中描写颜色的词。题目出示后孩子们积极回答:“红!”“蓝!”“金黄!”……我点头表示赞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教学案例] 在教学“高矮”一课时,我让学生初步感知高矮的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性。在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让他们说出两个物体之间的高矮关系后,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我与一名同学比高矮,与身高不同的两名同学比高矮。 为了让全体学生都亲身经历比较高矮的过程,我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比高矮。我的话音刚落,学  相似文献   

19.
[案例1]学生上访作为六(2)班的班主任,我的民主治班方式受到同事们的好评。班级工作开展顺利,学生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可这一次却意想不到。出于对英语老师讲课方式的不满,一学生牵头,写了一封联名信,数落英语老师的“种种不是”。另一学生当即把信送到教育处总支书记手里。再是小事,书记看到有近40位学生签名的信,也肯定“大做文章”。接下来的事可想而知了,总支找分管领导,分管领导找学生调查,然后……此时作为班主任的我,还全然不知。接受调查的学生代表回来后,对我说的第一句话:“真想不到一封联名信会引发这么多问题。”无独有偶,还有一位学生(别班)由于对某老师有意见,竟然一个电话把事情反映到了教育局。时值“风声正紧”,局领导岂能坐视不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笔者对亲身经历的五个案例所作的分析,希望能为小学数学的“创新教育”尽微薄之力。性格与创新[案例一]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新授课时,我指着例题总结:“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块,每块用1/2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用1/3表示……请同学们说一说,分一样什么东西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学生们的回答不外乎是“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用1/4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