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逻各斯”一词在赫拉克利特的著作残篇中,虽有多种不同用法,但主要的,他是把“逻各斯”看作本原的。“逻各斯”与火结合在一起,由此构成了赫拉克利特的本原学说,并且在古希腊早期哲学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意义。一“追求一种永恒的东西乃是引人研究哲学的最根深蒂固的本能之一。”①古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家们就是从追求“永恒的”本原,开始进行哲学思考的。何为本原呢?“本原指万物的根源或元素”②。亚里士多德对此也有过解释。他认为:“一个东西,如果一切存在物都由他构成,最初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都复归为它”③,那么,…  相似文献   

2.
<正> 阿那克萨戈拉是前苏格拉底时期重要的哲学家,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剖析他的“奴斯”学说以重估其哲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奴斯”概念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 1.“奴斯”概念的提出 “奴斯”概念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古希腊哲学早期的发展,特别是在阿那克萨戈拉以前,自然哲学家们侧重于万物本源的探讨,研究的是物质的构成问题,即本体论。但对于万物的本原这个重要问题,光进行“物因”的探讨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研究另一重要原因,即“动因”,对于万物如何运动,因何而动等问题的探讨,构成了宇宙演化说的基本内容。这是促使阿那克萨戈拉提出“奴斯”概念的间接根据。  相似文献   

3.
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有一个相对的开端.欧州哲学的开端,无疑是古希腊罗马哲学,恩格斯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①辩证法的发祥地,也当属古希腊罗马.一方面是因为面对着充满矛盾的生活,古人是天生的辩证论者;另一方面在于辩证的思维方式是与哲学共生的,是哲学思维的最基本方法.问题在于:谁的学说是辩证法的真正开端?回答各有见地.从历史的角度看,即以经验事实为依据,当推米利都学派的泰勒士,在他第一次透过世界万物寻找宇宙“始基”时,表  相似文献   

4.
以“仁义”等儒家伦理品质比附人体生理器官“五藏”,是战国思、盂学派用生理相通论证心性相通的具体表现之一,其目的是论证“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性善说。这种论证思路又以阴阳合和以生万物的宇宙生成机制作为它的哲学理论基础。理解了这一点,始能真正理解《庄子·骈拇篇》在攻击儒家学说时并提“仁义”、“五藏”的实质。  相似文献   

5.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老子认为道是一个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属性,作为万物始基的恍惚不清的真实存在。老子“道”范畴最重要的哲学意义在于:他第一次以普通存在物作为世界的始基,这反映了先秦时期人类抽象思维的深化,在中国哲学史上也是一个贡献。老子以玄妙的道哲学解说社会政治现实,提出了一系列颇为独特的伦理和治世思想。  相似文献   

6.
“大爆炸学说”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对宇宙的一种认识。它隐含着认识什么、如何认识、认识的可能性和限度何在等一系列基本认识论问题。该学说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和方法表明:认识的直接对象是个别存在物、间接对象是所有存在物,认识的目标则是存在物的一般存在状态和方式;假设及其验证是使认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方法,并将认识限定在可经验领域。  相似文献   

7.
以“仁义”等儒家伦理品质比附人体生理器官“五藏”,是战国思、盂学派用生理相通论证心性相通的具体表现之一,其目的是论证“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性善说。这种论证思路又以阴阳合和以生万物的宇宙生成机制作为它的哲学理论基础。理解了这一点,始能真正理解《庄子&#183;骈拇篇》在攻击儒家学说时并提“仁义”、“五藏”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①气,本指自然之云气。古之先哲,常常把人与气结合。管子说:“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则以其气。”是谓“气”为生命的本源。庄子所谓“通天下一气耳”,则谓万物皆不在“气”之外,万物乃一生命的大和谐。王充说:“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是谓一切现象,天地万物皆天地之气而生。《易》所谓“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天地氤氲,万化化醇”,将整个宇宙直视为一幅生命之气的流行。②人一旦与气结合,就把自己的生命带进自然生命之中,使自己的精神与无限的自然生命相融合,生成种种“气”来:壮烈刚毅的豪气,可敌三军的锐气,()的节气,宁折不屈的骨气,…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美学,老子所谓的"有无相生"之所以成为一个基本命题,就在于它是自然万物构成的精妙表述,含蕴有"有"、"无"一体,宇宙万物和合交通、交相构成的思想。应该说,这一"有无相生"说,实际上也引发了中国古代美学意境理论。意境美学思想可以说最早就包含在老子"有无相生"说中,包含在老子对构成宇宙万物之"有"、"无"一体的"道"及其富有生机活力的描述中,并规定着意境所要透过"境"以表现其开放性。  相似文献   

10.
“青春”一词,现泛指青年时期;但在古代,它的本义却是指春季。《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即春季降临,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但“青春”的“青”字,不是一般的颜色词,而是蕴含着文化因素的。我国古代,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五行说。所谓五行,即金、木、水、  相似文献   

11.
“始基”是一个用来探讨世界本原问题的哲学术语。对西方哲学的创始人泰勒斯提出的“水是始基”哲学命题,大多数哲学家都局限于自然哲学里进行论述。其实,这一命题对人学的意义也十分重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标示着人主体性的觉醒,二是它标示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在当时的环境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始基”是一个用来探讨世界本原问题的哲学术语。对西方哲学的创始人泰勒斯提出的“水是始基”哲学命题,大多数哲学家都局限于自然哲学里进行论述。其实,这一命题对人学的意义也十分重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标示着人主体性的觉醒,二是它标示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在当时的环境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含有元素的意思。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在古代讲究养生的人,都把“精、气、神”称为人生的三宝,如人们常说的:“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那么教学中的精、气、神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儒家性情学说”是“人的两种生成”的混合物。但由于儒学理论的实践品性,使它在对人的哲学生成的追问上,小心翼翼,步履维艰;对人的现实生成的追问,又不肯过多承认人的现实要求。结果即否定了人的现实生成,又阻隔了对人的哲学生成的深究。其中偏差与价值共存,迷茫与清醒同在。  相似文献   

15.
1.周期地理学周期成固的历史假说1.1“道”与“太极”“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概念。本指行走之路,后来泛指运行的轨道,事物的法则。人们称天体运行的轨道为“天道”,人事运行的法则为“人道”。春秋末期,老子以为天地万物生成之前,宇宙是一团朦胧恍惚的存在物,鉴于它产生了天地万物,好似供天地万物来往的大路,因此称之为“辽”,由此“道”便具有了哲学意义。战国时期,《周易·系辞传》从法则的角度使用“道”,认为万物之中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力量,这两种力量的交替是天地万物生生灭灭,周而复始的普遍法则。“太极”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本原”是本体论中的一个术语,指一切事物的最初根源或构成世界的最根本实体。哲学上所讲的对“本原”的思考是始终把理解世界的“始基”或“构成要素”作为第一问题。我们可以借用这种思考方式从语文学科教学的角度去矫正阅读教学的弊端。  相似文献   

17.
林语堂的“表现性灵说”明显受到了克罗齐“表现说”的影响。林语堂本人也承认这点,但他所言之“表现性灵说”与克罗齐所言之“表现说”,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相异的一面。克罗齐的“表现说”是以人的心灵为基点,重视心灵的张扬与活动的艺术学说,是其整个心灵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克罗齐把人类的一切活动归诸于人之心灵“表现”的结果,其“表现说”自然也难逃片面性。林语堂的“表现性灵说”则是以人生为基点,重在内心的舒展与自由的艺术主张,与其整个近情哲学紧密相关。由于其近情哲学看重现世人生,要求通情达理,其“表现性灵说”自然也就不会画地为牢,陷入克罗齐那样的片面境地。  相似文献   

18.
“和”,又称中和。《礼记·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人格的建构来讲,“中和”指性情的适中,不偏不倚;从天地宇宙的建构来看,“中和”指自然万物间的和谐统一关系。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宇宙间的自然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不断地运动、变化,同时又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中,阴阳的交替,动静的变化,万物的生灭,都必须“致中和”,即遵循“中和”这种客观规律,以使“天地位”、“万物育”,构成宇宙自然和谐协调的秩序。可见,“中和”既是人道,也是天道。  相似文献   

19.
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年),战国宋国蒙城人。主要著作《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 庄子的哲学休系是博大精深的,其中心是“道”。“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它集中反映了道家学派对宇宙本体和物质变化的总体认识。“道”有多层含义,可以指宇宙的本质,可以指万物变化发展所依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周敦颐都是在永州成熟、成长起来的哲学家,柳宗元对秦汉儒学进行了总结,周敦颐是宋代儒学的开山祖。柳子的思想学说为周子的性理学说扫清了理论障碍,永别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对他们有深刻影响,永州是秦汉儒学和宋新儒学的终始地。柳、周两子的哲学都是以《周易》作为思想基础,阴阳二气的“交错”与“交感”命题源白《周易》。宇宙生成论是相近的,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周子还提出阴阳互为依存并互为转化。他们的宇宙现对思想法释的进路和对象不同,取“道”不同;柳子诠释的是政治哲学,取的是为政之道、济世救民之道;周子诠释的是伦理哲学,取的是成圣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