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我是半路出家的自然老师。1978年,我的课程表填上了清一色的自然常识课,成了只上自然常识一门课的专职教师。我是个总想把事情做好的人,加上自然课原是我喜欢上的课,所以,一接手,我就摆开架势,扎进学校资料室,动手搜集自然常识教学方面的文章。我希望了解自然常识这门学科,希望了解有关这门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我是个男老师,一直担任中高年级的自然教学工作。去年秋季学校分配我教一年级自然,真叫我愁了一阵。我从未教过低年级的学科,低年级自然仅仅听过数得出来的几节课。 接受任务后,我作了认真的备课和教学准备,但是到课堂实际教学,麻烦事就多了。首先是学生好动、好讲话,好不容易弄安静下来,没听上几句就又坐不住了。几  相似文献   

3.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教学设施和师资条件比不上城镇小学,一部分办学经费要来源于校园经济。怎样把校园经济和自然教学结合起来呢?一年来,我作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结论是:进行开放式的自然教学,在实践中学习自然,在自然中学习自然,是农村小学科学教育的最大优势。 首先,我灵活地调整了教材。由于教材内容往往与栽培时令有偏差,我就重新调整了课文的教学顺序。如  相似文献   

4.
《自然教学实践与指导》一书对自然学科的各个方面作了全面论述。由于是引进的上海教材 ,书中主要阐述了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教材中的有关问题 ,也涉及到上海的教材、教学情况 ,又由于此书编写时间较早 ,所以不能满足我省目前的教学实际。在学习《自然教学实践与指导》时 ,既要以该教材为依据 ,还要结合我省自然教材与教学的实际。为此推荐《小学自然教法综述》一文为补充教材 ,使我们的学习更能结合实际 ,收获更大。在学习过程中 ,既要全面理解教材 ,又要把握重点和难点 ,才能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本文及随后几期刊登的文章将系统介绍各章学…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辅助教学吸取了各类教学手段的优点,在教学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探讨了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集成控制、非线性网状结构和交互性对教学创新的作用,提出以多媒体的教学设计促进教改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我在一九七九年秋开始担任《小学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程。教学中,我注意运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新成果,努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了广泛吸取新成果,把教学法课备好,我阅读了全国各地的四十多种教育杂志,攻读了国内外教育专家的专著及其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论述。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我又重点钻研了部分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和语文研究工作者有关研究小学教学改革方面的文章和资料。通过广泛阅读和重点钻研,我了解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各种流派,接触到了一系列教学研究的新成果,开拓了视  相似文献   

7.
小学自然常识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从观察中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实习中,不少同学自己讲得多,学生观察少,教学效果不理想。我吸取大家的教训,在教学《昆虫》一课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上了一堂比较成功的自然常识课。 (一)走向大自然,引导学生观察昆虫。昆虫的幻灯片是够直观的了,但终究抵不上实实在在的昆虫本身。我抓住学生喜欢捉丁丁虫(即金龟子)这一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星期天带他们到野外去,一边捉丁丁虫,一边要他们捉其他昆虫。然后要同学  相似文献   

8.
人类正在走向信息社会,这要求人们具有吸收、整理、积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因此,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中,应重视"信息教育".上期末,我准备介绍一下信息知识."信息是什么?"我刚开个头,全炜同学拿出日记本接过我的话说:"通常人们把信息理解为消息、情报、知识等.如语言文字是社会信息,湖光山色是自然信息,遗传密码是生物信息,市场行情是经济信息.严格地讲,信息是指物质存在与变化的形态,是指物质间的差别."学生的回答使我感到惊异,这件事本身就是一条即时信息,它告诉了我:今天的学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吸取了大量信息,要教育学生善于利用信息把自己培养  相似文献   

9.
作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为提高学生这种能力,我在教学中摆脱了传统的约束,实行了作文教学的六步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学生初作。小学是作文打基础阶段,要练好作文基本功,就要有足够的时间酝酿,这样在以后习作中,就能达到速度快、质量好。我在上完一组主要课文后,就趁热打铁地指导学生做基础训练中的有关习作练习,一般提出作文的要求,然后让学生带回家列提纲、打草稿。 (二)相互修改。互相修改作文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因修改别人文章,能吸取人家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因而,我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学生草稿已写好,再抽出一些时间组织学生同座位换改或各组换改或写作水平悬殊的换改。同时,老师也抽选出七、八篇草稿作简单的修改,以便掌握同学们在这次作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教师指导。学生相互修改了草稿,老师又对一部分草稿作了修改。这时,我便根据这次作文的要求以及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针对性的指导。这包括审题、作文要求、学生存在问题及修改办法等。必要时,还可选读几篇典型的文章。 (四)学生再作。学生修改过别人作文,并听了老师的指导课后,我就要求他们根  相似文献   

10.
文章有起承转合,才成为生气灌注的整体。教学过程也有起承转合,处理好了,才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充满生气的整体。如何处理好教学过程的起承转合呢?据我体会,关键在设计好衔接与过渡性的语言。衔接与过渡处理不好,教学过程会显得呆板生涩,支离破碎;处理好了,则显得自然流畅,不露痕迹。以《济南的冬天》一文的教学为例,既要引导学生把握与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寄寓的思想感情,又要梳理文章的结构层  相似文献   

11.
为使自然教学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我在第五册自然的教学中作了改革试验。 一、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期开始,帮助学生阅读教材目录和部分课文,让他们对一学期将要学习的内容做  相似文献   

12.
一、积累有用资料。平时,自然教师应广泛阅读有关的报刊和书籍,从中吸取最新的科技信息,选择适合教学用的资料,并随时摘录或剪贴成册。这样既丰富教育内容,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二、熟悉周围的环境。自然教师还应当熟悉校园、村庄和附近园林中的动植物;了解周围的岩石或矿藏,知道近处工农业生产的分布情况,以便结合课  相似文献   

13.
自然是一门对小学生进行科技启蒙教育的学科,自然教学势必进行科普教育。笔者在师范读书时曾任校科普创作组宣传委员,有八篇科普文章见报。1992年下期分配到偏僻的大阳村校,恰好接任毕业班自然教学。于是,我在如何把科普教育融于农村自然教学中作了些尝试。现浅述于后,敬请指点: (一)培养科学观念,迎接科技挑战科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最重要的标志,是社会发展中的第一生产力,科技不兴,则国家不振。而科技贵在普及,普及又在教育。山区人民科技观念淡薄,只知日出而作,日没而息,这怎能迎接当今世界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不仅要输出信息,还应有获取反馈信息和评价矫正信息.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矫正调控,才能优化教学过程保证预定的教学目标高效完成.一、获取反馈信息应贯穿教学全过程当前,很多教师只重视获取教学的最终信息反馈,忽略了教学过程各阶段的即时反馈信息,往往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控制目标,那么在教学控制系统中如何抓住时机获取反馈信息?教学过程初始,当教师导入新课,提出学习目标后,应密切注意学生的脸部表情及情绪.以此了解学生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了兴趣和主动想学的愿望,如教学“数的整除”时,当教师在学生随意说出的整数中,准确而迅速地找出能被约定数整除的数时,学生好奇又兴奋的心理状态就会自然流露出来,产生了探究谜底的强烈愿望.这些信息反馈表明教师导入成功,抓住了学生的心,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情绪状态,为上好整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反之,则说明教师导入失败.  相似文献   

15.
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审美教育,可以从四个方面作一番尝试。一、教师的"造型"美课堂上首先要通过美的气质和风度给学生以美的造型:举止要文雅庄重,教态要自然舒展,衣着要整洁大方,言谈要流畅幽默。这样,学生看到、听到、感到、想到的都是美的,自然利于在美的环境中开展教学,陶冶情操。二、教学的语言美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教学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因此优美的语言是教学的必需。教师语言优美有利于学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让学生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言文教学的目的。相比现代文来说,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要淡,究其原因,是老师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学生成了笔记和背诵的机器,听得好像津津有味,却又觉得似无所获。所以,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当前,绝大部分农村小学没有自然教具,又无资金购买,自制教具是一条可行的途径。近年来,我自制了一套自然教具,共156件,基本上能作自然课需要作的实验。在制做和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十二个效应。 1 知识效应 要制作一种教具,必须知道这种教具所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外交流的开展,国外优秀教材不断地介绍到国内,使我们对国外大学物理教学的特点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相比之下,我国基础物理的教学是严谨扎实,深而窄,但不太注重实际和求新。针对我们存在的问题,又吸取了国外的长处,我编写了热学讲义,其中作了改革的尝试,力求体现实、新、宽、活四个字。  相似文献   

19.
这节课,我要与孩子们一起学习《月相》(苏科版小学自然第十一册第十二课)。 一上课,我什么话也没说,就作板书:月有阴晴圆缺。 这是孩子们熟悉的名句,在几个学生的带动下,他们抑扬顿挫地朗诵《水调歌头》。我没有阻止,这种激情正是我要的。待他们朗诵完我又作板书,在词句后写了一  相似文献   

20.
何萍 《教学随笔》2014,(22):148
写作是由内而外的思想表达,它基于自外而内的意义吸收。阅读就是对外在的信息、知识、文化的吸取进而促进自我精神逐渐丰富与升华的过程。但目前高三的作文教学存在读写分离、两败俱伤的问题,肤浅的阅读使得高三学生的精神生命停止了成长,文章自然肤浅空洞。在高三一年的语文教学中要用读写结合的理念和方法,通过深入的阅读和文学的熏陶让学生获得深厚的文化积累和丰富的精神陶冶,才能走出困境,到达理想的写作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