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经·静女     
《学语文》2007,(2):1-1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静女~~  相似文献   

2.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相似文献   

3.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邶风·静女》,三章,49字,一首脍炙人口的短诗。粗粗读之,内容大体清楚:男女约定幽会城隅,男子抚弄赏玩女子赠送的信物——彤管和荑,表达对女子的思慕之情。  相似文献   

4.
粤教版语文必修(1)《静女》一诗中,关于“静女”的理解有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教材课下注释把“静女”解释为:文雅的姑娘。但是文本所呈现出来的女孩子却并非如此,我们可以通过三个典型的动作来概括女子性格:“爱而不见”,躲藏起来不出现;“贻我彤管”,赠送我彤管;“自牧归荑”,从郊外采荑草馈赠于我。这三个动作说明女孩是一个俏皮活...  相似文献   

5.
说“彤管”     
关于《诗经·邶风·静女》中“静女其娈,贻我彤管”一句中“彤管”的理解,古之学者,各持其是,——说是“杆身漆朱的笔,古代女史记事用”,毛传:“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记过,其罪杀之。”郑玄笺:“彤管,笔赤管也。”陈奂传疏引董仲舒曰:“彤者,赤漆耳。”后指女子义墨主事。《后汉书·皇后纪序》“女史彤管,记功书过。”一说“画笔”,明代唐寅《题牡丹画》诗:“毅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筲匣成图。”一说指乐器。  相似文献   

6.
<正>授课学校:广东实验中学授课地点:高一南山班授课时间:2015年9月16日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上《〈诗经〉两首》中的《静女》,(打开幻灯片,灵机一动)大家看看我选的这张图片合适不?生:合适。师:为什么?生:那个女孩挺漂亮的。师:漂亮就合适?生:诗里讲啦,"静女其姝""静女其娈","姝""娈"就是漂亮的意思。师:有道理,还有别的理由吗?生:她手里拿的红花,和课文"贻我彤管"中的"彤  相似文献   

7.
曾坤 《语文知识》2015,(4):21-22
《诗经·邶风·静女》这首诗清丽可人,千百年来广为传颂,深受文学爱好者的喜欢,也曾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现在还保留在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中。但是关于诗中的"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一句,人们一直将其理解为女子第二次赠送礼物给男子,如朱熹在《诗集传》里就这样解说:"言静女又赠我以荑,而其荑亦美且异,然非此荑之为美也,特以美人之所赠,故其物亦美耳。"中华书局出版的由刘毓庆、李蹊译注的《诗经全译》对这两句诗的翻译  相似文献   

8.
《诗经》二题新解李子伟“彤管”究竟是什么《邶风·静女》是首非常动人的情诗。对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的解者看法是一致的。但对待中“贻我彤管”之“彤管”的解释,却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毛、郑皆以为是赤笔管,即红色的缄笔之管。有人说是一种管乐器。有人说是红管草...  相似文献   

9.
说“彤管”     
《诗经·邶风·静女》“贻我彤管”的“彤管”,两千多年来一直不得确解。不久前,一九七七年十一月版《辞海》“管”字,依两汉旧说,有“又特指笔管”一解,且引此句诗为证。余冠英先生《诗经选译》一九七九年十月版,则与一九五六年版相同,仍然注为:“‘彤管’是涂红的管子,未详何物,或许就是管笛的管。一说,彤管是红色管状的初生之草。郭璞《游仙诗》:‘陵冈掇丹荑’,丹荑就是彤管。依此说,此章的彤管和下章的荑同指一  相似文献   

10.
《邶风·静女》是一首反映男欢女爱的爱情诗。诗歌通过三个方面的刻画,描写了远古时代少男少女的爱情生活。表现了少男少女追求爱情的大胆与热烈。读之,如品佳酩,余香久在。回味无穷。一、赏心的诗意美《静女》中的诗意美,主要体现在寓情于景  相似文献   

11.
《诗经》中的《邶风·静女》是成功运用虚实相生表现手法的典范作品。它描写一青年男子与心爱少女约会和由约会不遇引起的回忆。诗歌中的人物有二 :一是青年男子 ,以叙事人的身份出现 ,是实写 ;一是静女 ,在男子的叙述回忆中交代 ,是虚写。诗中巧设虚实 ,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便于读者联想 ,增强了作品的审美情趣。诗歌 1 2句两个层次。第一层为前四句 ,写青年男子与静女约会。直接出现于画面上的人物是男子 ,他由于没有见到意中人而“搔首踟蹰” ,其焦急之态 ,可眼见 ,可触摸 ,生动传神 ,呼之欲出 ,这是实写的功效。而男子所钟爱的静女 ,却…  相似文献   

12.
《邶风·静女》中对"静""爱""彤管"的考辨说法众多,但仍可作新解,即"静"可同"婧",两者为异体字,一指纤弱苗条,二指有才能。"爱"可通"暧",指昏暗不明貌。"彤管"作妇女所用的针筒更为恰当。此外,诗歌中女主人公的身份亦可推断为王侯深门中的大家闺秀,主题思想也由此可判定为是一首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恋歌。  相似文献   

13.
毛笔的起源     
从前广泛流传着“蒙恬造笔”的说法,都认为笔是秦国大将蒙恬创造的。但据专家研究,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花纹就是用毛笔描绘的,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也有用毛笔书写的痕迹。《诗经·静女》篇有“贻我彤管”的句子,有人认为彤管就是一种红管的毛笔。1954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的战国墓穴中,出土一套写字工具,其中就有一支用上好的兔箭毛制成的毛笔。说明秦以前已开始使用毛笔。秦以后,随着毛笔使用的广泛,出现了许多制笔能手,如三国的魏诞,唐朝的铁头,北宋的诸葛高等。元代湖州笔工冯应科、陆文宝的制笔技术世代相传,不断发展,使“…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诗经三首》中收录了《静女》篇,该诗歌脍炙人口,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为角度,描写了一次不成功的约会。全诗共三章,"教学参考书"提示:第一章重在写场景,交代事件,描写现实;第二章第三章重在写心理,回忆过去的场景。  相似文献   

15.
1、《静女》中的女子应是男青年“寤寐思服”的美人解读《静女》一般不外两说。其一为刺时说,代表为郑玄。郑玄注《静女》为刺“卫君无道,夫人无德”。其二为约会说。张松如主编的《中国诗歌史》云:“《邶风·静女》一诗,是写情人幽会的……”(P89)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第三册《语文》教科书也从此说。约会说近中的鹄,却将静女理解为浪漫多情主动示爱的“美人”。对此,笔者谈谈一己之见。《诗经》中“静女”一词只在本诗出现。朱熹注为:“静者,娴雅之意”;“静女”就是指文静稳重的女子。那么,女子为何能文静稳重呢?看《诗经》中的诗句:彼…  相似文献   

16.
吴和情 《考试周刊》2014,(49):21-21
《静女》是反映先秦劳动人民对自由婚姻和美好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的缩影。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空白艺术"的运用,给读者神思飞扬的空间。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静女》中的"空白艺术":充分联想,还原文本场景;深度辐射,再现人物形象;放大视角,涵泳文本情感。从不同角度感受《静女》的多彩斑斓,和远古诗人进行一次心灵对白。  相似文献   

17.
周建成 《现代语文》2002,(10):23-24
《诗经·邶风·静女》现收入高中语文第三册,诗共三章,写热恋中的一对青年男女的一次约会,写得质朴流畅,没有什么艰深语。不过,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兹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公之于众,或许不无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爱情戏,尤其是才子佳人戏中,一对恋人总是经过一次偶遇而一见钟情,接着便在墙下相会、相爱,私订终身,经过一段挫折后,终因男子一举及第,以夫荣妻贵的大团圆结束全剧。从约会地点、距离美、象征意义三个角度,论述了爱情戏中墙这一意象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诗经》告诉我们:西周时代民间恋爱方式大致有下列几种:通过约会,建立感情:《邶风·静女》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鄘风·桑中》篇:“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官,送我乎淇之上矣。”互赠信物,缔结感情:《卫风·木瓜》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非报也,永以为好也。”邂逅相遇,一见钟情:《召南·野有死麕》篇:“有女怀春(?)士诱之。”大胆追求,寻找“伊人”:《秦凤·蒹葭》篇:“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湖回从  相似文献   

20.
<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妹"之"静女",有的学者训作"美女".本文认为,"静"通"靖","靖"含"善"、"淑"义,因此,"静女"即"善女"、"淑女",而非"美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