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模式便是对音乐的欣赏。小学生思想较为简单,对音乐的理解也比较浅显,更不可能说能深刻地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情感。所以,这就需要在小学音乐的欣赏课上多下工夫,多多进行教学实践与分析,让学生在小学音乐的欣赏中,慢慢感受音乐中深藏的无限情感与魅力。  相似文献   

2.
在有效教学的语境下研究小学音乐教学,会发现有力的依托就是对教学过程的优化。实践表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深层次兴趣,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并在音乐学习与欣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鲁璐 《儿童音乐》2012,(2):74-76
【背景交代】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教学也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都很喜欢音乐欣赏活动,通过学习的积累,基本具备了从整体上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也具备了欣赏辨析乐曲段落、情绪、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基本素养。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上海市小学音乐一至五年级的新教材已被全面使用。小学中高  相似文献   

4.
王志娴 《海南教育》2014,(16):75-75
《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感受与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现实的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存在的一些现状表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欣赏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小学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美国著名儿童音乐教育家詹姆斯·默塞尔在其名著《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一书中就指出:“在普通学校中,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欣赏而进行的教育。”但在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理解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陈梅蓉 《福建教育》2013,(12):18-20,2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艺术领域没有将音乐和美术作为子领域,而是分为“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与创造”两个子领域。这正是《指南》所要传达的一种新的价值理念,即改变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的小学化、学科化倾向,改变重技能训练、轻感受表现的教育现状。“感受与欣赏”是“表现与创造”的前提,艺术教育就应该从“感受与欣赏”入手,在此基础上进行“表现与创造”。当前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中如何以《指南》为导向扎实而有效地改进幼儿园音乐教学,是值得探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欣赏步入了"音乐感受与鉴赏"的领域。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欣赏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聆听,艺术性地感受音乐,并能在欣赏中超越自我,在欣赏中陶冶情操,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的提高除需要有对音乐的感知、记忆、想象力之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和欣赏能力,文章首先对奥尔夫教学法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小学低年级音乐节奏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运用的必要性,最后论述了小学低年级音乐节奏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运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教学为学生更生动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提供了条件。学生通过口琴学习和演奏,提高了技能,开阔了视野,不但学会了歌曲,增强了对歌曲的理解,而且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邓红 《儿童音乐》2016,(4):42-45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中,感受与欣赏是摆在首位的学习领域.为了适应新课程环境下的感受与欣赏教学,广大音乐教师积极探索钻研,摸索出了许多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低年级的图谱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然而,就我个人而言,对于高年级的感受与欣赏教学,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包括音乐表现要素、音乐的体裁与形式以及音乐的风格与流派三个层面)的理解该达到什么程度,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以及学生对音乐表现的内容(包括音乐的情绪与情感)的描述与表现,教师该怎样把握其分寸,这些都是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个个难题.在多年的教学与积累中,我理出了一丝丝头绪,记录如下,以便和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课型:欣赏课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内容:欣赏器乐合奏曲《森林的歌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能在欣赏器乐合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体验音乐所带来的愉悦,主动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大自然景象。2、聆听与感受乐曲中各段音乐主题的情绪,能听辨出各段主题旋律出现的顺序,哼唱第二主题旋律。3、.能和同伴探索用竹笛表现出乐曲欢快、轻松的情绪。教学重点: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能听辨并记住各段的主题旋律。教学难点:探索用竹笛演奏第二主题旋律,并加入打击乐器伴奏,体验和表现出音乐所表达的大自然美妙景象。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人音版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器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为学生更生动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提供了条件。学生通过口琴学习和演奏,提高了技能,开阔了视野,不但学会了歌曲,增强了对歌曲的理解,而且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朱彩群 《文教资料》2012,(21):85-86
在小学音乐歌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遵循先入耳,后入心,再动嘴的递进原创,从小培养学生喜欢音乐,学会欣赏音乐和与表现音乐的能力。本文谈谈小学音乐教学中聆听技巧运用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最能直接表达人的情感。音乐艺术形象通过节奏、旋律为听众的听觉所感受,所以音乐又是听觉艺术。基于音乐的这一基本属性,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突出唱、听、奏的方法无疑是正确和必要的。但是,我们又不能忽视音乐形象的模糊性和想象性的特点。小学生单靠“听”去感受音乐,得到的音乐形象是不够清晰的,仅以“唱、奏”抒发音乐情感也是不够彻底的。所以我认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在让学生“听”音乐的基础上还应让学生“看”音乐、“表现”音乐,多元化地欣赏音乐。  相似文献   

15.
音乐唱游情境教学,是将具有动感的音乐与儿童好动的性格特点相结合,采用形象活泼的教学形式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唱唱、玩玩、跳跳、想想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小学音乐教学中创设唱游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音乐教学唱游情境创设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感知音乐情绪、速度、旋律等要素,体验和感受春节时欢腾喜庆的节日氛围。2.在熟悉主题旋律的基础上了解作品结构,通过参与综合音乐活动感受各部分音乐在情绪、速度、音色、节拍等方面的特点。3.在音乐活动中掌握欣赏音乐的方法和表现音乐的途径,提升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素养。教材分析:《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李焕之先生所作管弦乐组曲《春节组曲》的序曲部分,乐曲节奏鲜明热烈,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生动表现了我国人民在节日里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热闹欢腾的场面。  相似文献   

17.
白玉娟 《考试周刊》2023,(39):163-166
在新课标指引下,小学音乐教学需要关注学生感受音乐与审美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会欣赏音乐的同时,从感情上对音乐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自身音乐品位,学会欣赏音乐中的情感。而在这一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将动画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将音乐学习与音乐鉴赏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动画音乐的认知,促进其音乐素养良好地发展。基于此,文章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叙述动画配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8.
颜焱 《教育》2013,(10):54-55
小学音乐欣赏课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课堂教学案例与反思,分析小学音乐欣赏课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小学音乐欣赏课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价值,突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教学内容体现学习内涵,通过辅助教学,共同达到服务教学的目的。为深刻理解音乐教学提供支撑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音乐新课程把"欣赏"列入了"音乐感受与鉴赏"的领域,主要是因为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欣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欣赏内容丰富多彩,这对扩大学生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然而,由于儿童认识的局限性,对欣赏课不感兴趣,很难进入欣赏音乐的氛围中,所以上好欣赏课有一定难度。为了有效地进行音乐欣赏,近年来我在音乐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一、引入欣赏,激发兴趣。对一首风格或创作背景比较陌生的新歌,如果开门见山地学习比较困难,因为学生在心理上与歌曲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若在学习之前欣赏一些与之接近或相关的内…  相似文献   

20.
李娜 《黑河教育》2014,(6):72-72
正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欣赏教学能使学生接触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遗产和建国以来创作的优秀音乐作品,初步了解我国音乐的发展史以及著名的音乐家,丰富学生的感知力,扩大音乐视野,最终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一、以聆听为欣赏手段,以审美为目标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引导他们用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