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於流芳 《传媒》2015,(11):71-72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媒介终端的移动化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广泛普及,深刻变革着媒介信息承载的状态和媒介信息流通的手段,社交媒体的博弈最终指向了具有黏性特征、将碎片化的用户串联在一起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本文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探讨了全媒体视阈下用户在微信传播中所构建的互动仪式诸要素,用户对微信等社交媒体依赖的本质在于用户在其提供的模拟情感情境下获得了符号资本和情感能量.  相似文献   

2.
3.
为迎接世界性体育盛事冬奥会和大运会,北京和成都在短时间内密集推出一系列城市宣传片,生产出特殊的影像空间。在“空间生产”的理论视野中,它们依然是社会的产物,有着特定的生产模式。透过人文地理学的经验视角,视觉感知模式和象征模式遮蔽了物理空间,重构了地方感的语境,用想象力占有并改变了空间的含义。影像生产出想象性的空间图式——完美异托邦,象征着无与伦比的卓越秩序,城市的现实形象和人的栖居之梦的化学反应生成了奇妙的可见性。它来自实景与虚像、碎片与整体、假器与真影的影像辩证法。隐含于内在结构的特殊性质,创造了基于纯视觉媒介的可见性生成逻辑,拓展了城市地理的实践视野和批判资源。  相似文献   

4.
对于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外地工作的流动青年,如何在新的环境下建立起与流入地的心理连接,关乎个体在新城市的融入程度与生活状况,进而塑造了个体的"地方感"。既有研究表明,媒介使用会影响个体的地方归属与认同。本研究以379名流动青年为被试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当代流动青年社交媒体使用与流入地地方感建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流动青年的微信使用能够正向预测该群体对流入地的地方感;引入社会资本变量后发现,桥接型社会资本与黏合型社会资本是微信使用与地方感构建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此结论揭示了媒介使用在地方感构建中的意义,并突出社会资本在这一影响路径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胡泊 《东南传播》2018,(6):57-60
依据互动仪式链理论,笔者通过深度访谈,对除夕夜亲属微信群内的红包互动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亲属群的红包互动没有社交压力的顾虑,成员参与意愿较高,且互动过程之中家族成员之间的辈分差异淡化."抢红包"初期,亲人以在线在场的形式,将注意力集中于红包互动,构成完整的互动仪式链条,增进了亲情联系以及春节气氛;而后期红包互动转化为红包游戏,原始仪式产生的节日氛围与亲情维系,在一定程度上随之消解.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媒介融合大潮的袭来,关于媒介影响力的疑问层层叠叠,精准传播、高效传播、提升媒介影响力是很多媒体的希冀。增强传播力,必然要建立稳健的传播关系,这就恰如其分地引入了互动传播话题的讨论。从受众到媒体两者之间存在着"真空地带",这就需要打通互动传播关节,经营好中间地带。让传播双方形成互相依赖的稳定的传播关系,这是活跃活动传播,形成舆论影响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信息流模式下微信推送时间关系到推文能否及时被目标用户获知,从而影响微信推文传播力。通过对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微信运营的大数据分析,发现非整点推文传播力优于整点推送文章的"整点陷阱",结合考察大IP的推文时间,文章认为高校图书馆高峰期推文容易遭遇大IP流量瓜分。借鉴互动仪式链理论,提出错开大IP推文高峰,结合大学生用户的阅读时间偏好,精准推送;重视推文质量和内容;开展线上情境互动和塑造线下强关系链,以在微信不断改版情况下提高图书馆推文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可见性的视点切入,考察网络文学生产者的平台实践,探究网络文学生产者与平台间的权力关系。研究发现:网络文学平台建立了以数据为中心的内容生产机制、作者成长机制、作品推荐机制,对可见性进行生产、维护、分配。在这样的生产体系下,“可见即收益”,网络文学生产者通过身份展演、参与性消费、驯化技术等方式争夺可见性。平台掌握了组织可见性的权力,网络文学生产者持续受到以文学网站为代表的平台资本的剥削与控制。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电视音乐综艺节目的媒体融合体现在突破了向网络平台售卖节目的层面,而是创新了观演互动的场景。《我想和你唱》这类节目把观众从线上"投票者"和"幸运获奖者"提升到"表演者"的角色,为观众与明星共同建构一个互联网时代的互动仪式链,使电视节目与网络实现了从"渠道融合"到"渠道+内容双融合"。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从情境崩溃理论出发,将“仅三天可见”视为微信朋友圈情境崩溃后的情境再分离的用户实践,探讨情境崩溃之后“再分离”的过程和策略;同时挖掘中国社会情境的关系内涵,把中国人的脸面观和关系逻辑纳入到处理情境崩溃的具体实践之中。这种情境崩溃与情境再分离在中国语境下,不仅仅是社会情境意味的自我呈现问题,更是关系情境中的关系建构、关系中的自我建构和脸面建构的问题。研究发现,“仅三天可见”作为一种技术装置,赋予了用户改变情境定义和自我呈现的可能性,也赋予了观众对新的情境定义和人际关系理解和接受的可能性。用户通过对“仅三天可见”的创造性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与他人的边界确定、自我与角色的分离、熟人与陌生人边界的确定,从而缓和了情境崩溃引发的冲突,实现了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的“维持”倾向与脸面的修复,也引发了关系中的自我变化和对熟人关系的重构,从而使得“仅三天可见”作为一种情境再分离在中国语境下是一种社会-关系情境的再分离。文章最后讨论了“仅三天可见”作为技术可供性与用户创造性实践的中介,将作为宏观的加速社会结构和行动者对技术的中介使用的能动性连接起来,在社会-关系情境中,实现了结构与行动的松散耦合...  相似文献   

11.
微信作为一种新媒体融入到我们的社交生活中,其朋友圈充斥着各式各样的仪式观,尤其是作为一键式惰性社交的"点赞"行为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本文基于互动仪式理论,重新审视"点赞"行为,以获得对其新的认识。本文认为微信朋友圈的"点赞"行为不存在完整的互动仪式。  相似文献   

12.
微信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超级App,全球拥有超11亿的用户,月活跃用户接近5亿。公众号是微信商业化的其中一环。地方新闻网如何正确的运营公众微信,才能让微信发挥最大的作用,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微信软件的应用,人们已经习惯于用微信沟通交流,微信营销成为企业宣传自己产品的一种推广方式。微信广告依托于微信庞大的用户群体、多样化的功能和即时通讯的特点,相比传统媒体更具有优势,但是微信广告的发展也会存在一定的困扰,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14.
今天,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当下人们普遍使用的人际交往和自我展示的首选平台。朋友圈中记载着众多人的喜怒哀乐,为我们提供了尽情发图片、输文字、写心情、秀上衣食住行信息的广阔空间。不得不承认,我们每个人每天投放在微信及朋友圈上的时间是惊人的。  相似文献   

15.
薛琦 《中国广播》2014,(4):35-3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利用微信创新广播媒体新闻报道模式,成为主流传统媒体中借助微信这一新媒体寻求突围的先行者。本文试图以中国之声的微信平台报道实践为主要样本,探究广播媒体如何借助微信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19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这一时期两岸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两岸媒介的互动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信息桥梁作用。本研究认为,40年以来两岸媒介互动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解严"与自我想象的破冰、常态化交流与多样化互动、海峡两岸媒介的深度合作以及融媒体时代的主体言说与个体表达。梳理与分析两岸媒体产业从"冰冻"到融合的历史,有助于读解两岸媒体互动的理论内涵与现实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白族微信对歌行为和实践的田野考察,展现白族对歌所经历的媒介化过程.研究聚焦白族对歌在微信这一新技术介入和影响之下所形成的新的制约逻辑,人们据此构成新的日常,创造出区别以往的文化规则,进而拓展、生成新的社会交往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微信对歌是人们将自己独有的文化、审美、经验注入新技术之中的社会互动与交往方式.更重要的是,微信对歌不仅展现人们新的交往形式和意义,同时,人们还运用微信打造了新的生活世界,继而形成个体新的规范和文化实践.  相似文献   

18.
在社交付费日益普及的今天,会员制正在成为建立社交关系的重要中介。本文以交友类App为例,探究付费会员制如何塑造交友用户的差异化使用体验,进而形成基于“可见性”的差异化监视等级。通过平台漫游体验和访谈发现,交友平台掌握着用户社交数据的可及性规则和条件,通过将“可见性”商业化,平台一方面实现了付费销售的市场盈利,同时也在此过程中制造了基于不同可见性身份的监视可供性。“可见性”作为一门生意,有效地形塑了交友平台用户对于亲密关系和隐私关系的流动性、策略性的理解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普知识的需求不断扩大,未来科普类媒体的泛化边界不断延展。科普类媒体的发展离不开商业的底层驱动,把握科普类媒体的发展动态,首先要掌握科普类媒体的商业模式。本文基于Hamel四构面商业模式模型对“微信读书”进行微观分析,通过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认为用户价值对商业模式各要素之间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用户价值与核心战略锚定了“微信读书”的认知站位和差异化策略,“微信读书”在战略资源构面利用科普积累的信息进行降本增值,在价值网络层面进行社群文化的凝结增值。通过对微观科普类媒体商业模式的分析,可以为泛化的科普类媒体商业模式的创新演变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探讨微博和微信在高校突发事件传播中的异同和优劣,以更好的服务高校,维护高校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