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目的在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卫生习惯,培养幼儿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正确态度,激发幼儿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创造的强烈愿望,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发展幼儿的美德等。为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的"小学化","让教育回归生活"是近年来的重要课题,旨在让幼儿在生活中的场景去感受、了解、掌握简单的知识和技能。从幼儿园的劳动课程出发,探讨几点关于课程生活化的有效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劳动课程的评价方法以表现性评价为主。”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完成表现性任务的过程表现作出的评价。它关注学生的起点与差异,注重学生劳动中的实际表现;它跟踪学生劳动过程,有效反馈学生的劳动情况;它聚焦学生内在成长,看见成长的轨迹;它关注劳动成果,实现“教—学—评”一致。劳动课程采用表现性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从而实现劳动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引领下,如何通过劳动课程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成为重要课题。劳动课程落实劳动素养培育有助于落实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有助于发挥劳动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课程落实劳动素养培育在总体思路上要以跨界融合为走向,注重劳动素养培育的全面性与整合性;以一体化建设为基础,加强劳动素养培育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以实践性为原则,在亲历体认中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内在转化。在实践方略上通过强化素养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完善课程实施、注重素养表现、打造师资队伍,让劳动课程落实劳动素养培育过程有“方”可循、有“料”可用、有“径”可走、有“度”可评、有“人”可靠。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劳动课程的实践属性决定着劳动课程可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基于地域的天然优势,将生态理念融入劳动教育,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条路径为线索,开发融合生态理念的生态劳动课程,通过场域联通、人员联动、评价促动的方式保障课程落地实施,实现在生动活泼的劳动实践中让生态理念的种子根植于学生心田。  相似文献   

5.
李瑞明 《青海教育》2023,(Z1):50-51
在中小学设置劳动必修课程,积极构建完善的劳动课程体系,是强化劳动教育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本文就此阐述了劳动课程的内涵、目标、内容,以及劳动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6.
劳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育互联"、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内容是全方面、多场域的.在当下的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面临的内在阻碍和外部限制,都成为制约劳动教育实施的因素.厘清劳动教育的障碍后,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成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作者就劳动教育课程的教...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在劳动教育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积极建构劳动课程体系,从“小”入手,创设“小巧手”“小边角”和“小公益”课程,分别指向生活能力、探究精神和感恩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从种植到采摘,由“小小花生”生发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小农庄”劳动课程,能激发少先队员的劳动兴趣,使其劳动能力与劳动素养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王雄 《甘肃教育》2023,(8):19-21
智慧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小学生劳动教育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全面、多样、灵活的劳动课程学习资源和教育服务,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创新和变革,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高了教育的效率和效果。文章主要探讨智慧互联网视域下小学劳动课程的综合开发与实践,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推动小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中小学劳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素养是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与劳动相关的修养和品质,包括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劳动知识与实践能力、劳动习惯等。面向学生真实生活的劳动课程包括劳动认知、生活劳动、生产劳动、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等内容。实施劳动课程要把握关键要素,构建适宜可行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加强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是新时代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几年来,江苏省启东市汇龙小学学华分校秉承全面育人理念,将劳动教育与审美教育融入课程改革和学校育人实践,提出了"劳以养行、美以养学、学以成人"的育人新主张,充分发掘学校优质资源,积极探索"新劳动教育"办学特色,进一步促进多学科融合的劳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农村中的“能人”治理现象兴起,如华西村、南街村等,“能人模式”似乎成了农村建设发展的唯一模式。然而,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镇开拓了“宅基地换房”的“华明模式”,并取得卓著的成果。“华明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道路,同时也为“能人模式”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向制度化、法治化和民主化的过渡提供了实践范本。  相似文献   

13.
14.
杨玲丽 《江苏教育》2023,(22):15-19+23
建设劳动教育基地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学校可以充分依托地方资源、校本资源,建设劳动教育基地,同时基于劳动发力、五育并举的视角,通过对劳动教育基地的整体规划、课程设计、实践导行、未来创想,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发挥劳动教育基地综合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徐晓岚 《江苏教育》2022,(87):48-50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是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基础,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劳动。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所以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该“起”于学生的发展需要,“承”于学生的自然天性,“转”于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合”于学生的生命成长。学校的劳动教育要找准基点,创设场域,设计课程,突出评价,切实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16.
雅戈尔小学提出“小留学”制,即以学生双方的家庭作为实践活动的基地,安排各种实践活动,改变独生子女的教养方式,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德。“小留学”制,作为一种新的德育模式,具有制度化、生活化、社会化等特点。学校要重点在家长、学生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小留学”制的形成及巩固。五年实践表明,“小留学”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更好地提升学生能力,仅凭借一己之力去教学是不够的,适当地通过培养小老师的途径促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学习上的互动,对于更好地提升学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提前辅导后进生,让部分学生成为课堂"小老师";适当选择特长生,让技能学生成为兴趣"小老师";充分利用高分生,让优秀学生成为课下"小老师"。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讲解教育方针、学习方法、教书育人、做人标准、工作原则等专题,并用大量的典型事例以说明劳动德育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奋学习、对工作认真、细心、负责的精神,有助于提高其对组织、管理、创新、社交、竞争等工作能力的意识,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劳动是人类最本质的活动,学前阶段劳动能力的培养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立足于幼儿生活,做好劳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支持和满足幼儿开展劳动活动的需要,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以及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念。幼儿园劳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应从生活入手,立足于经验的建构,注重幼儿与价值的参与。  相似文献   

20.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分类化”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明显落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分类化"实践教学管理模式,首先从课程入手,根据课程的特点对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进行科学分类,为科学管理奠定基础。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不同类别的课程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明确不同类别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规范实践教学方案;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确定各个类别实践课程的学生成绩考核方法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