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亚萍 《科教文汇》2020,(11):53-54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价值,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高校逐渐重视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思政课堂教学目的,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因此,高校思政教师要深入探索红色文化,开展更符合教学需求的红色文化主题实践活动,进而提高人才培育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兼顾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红色文化一脉相承。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社会创业教育,是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体现。高校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创业文化共生、推动创业实践升级,建设教育共同体以促进社会创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胡笑洁 《知识窗》2024,(1):117-119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为了使大学生深入理解思政内涵,思政教师有必要将红色文化渗透其中。赣南红色文化作为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强烈的地域性,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了解兴趣。基于此,文章梳理赣南红色文化资源,分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渗透赣南红色文化资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财富和生命密码,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精神谱系之中.将党的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是新时代实现高校创新育人和全面育人的必然选择.由孙利等著,北京理工大学2020年9月出版的《红色基因不竭动力-北京理工大学文化建设的传承与思考》一书,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的角度,系统梳理学校各个时期的发展脉络,深度聚焦和挖掘"延安根军工魂"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并辅之以文化建设和思政育人的成就案例和实践经验,尤其是注重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而为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文从思政教育与文学结合的意义与途径两方面进行讨论,重在探究如何将红色经典更好地融入思政建设,通过二者的结合提高高校思政建设水平,培养出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瑰宝,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不仅丰富了思政课教学内容,增强了思政课的特色,提升了教学实效性,践行了教育对社会实践的自觉性;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具体实现途径两方面分析这一问题,以实现改善思政课教学效果和加强学生文化自信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把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高校的专业课教学中,才能确保各类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向同行。该文结合管理学教学实际,提出从管理职能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融入和案例切入等几方面融入管理学教学。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连接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桥梁,如何利用课程思政建设将高校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和实践中,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是当下值得探索的议题.由王昕晔、谢铮及宿哲骞编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一书基于课程思政建设内容,探索思政教育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发展路径,为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素...  相似文献   

9.
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全面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水平,满足国家对素质人才的要求,因而高校思政课程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学生这一群体是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中流砥柱,这就要求大学生一心跟党走,紧跟党的路线,落实党的指导精神.当今社会处于全球化背景当中,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涌入国门,处于这些多元文化中的大学生其精神思想和理想信念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不好的影响,如何让大学生经过高校思政课程对国家和民族产生认同感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当前大学生了解党的指导方针、前辈的光荣事迹等基本上都源于思政课程,思政课程对于大学生精神思想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思政课程的素材来源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结果至关重要.但一部分高校对思政课程的创新性建设不够重视,线上思政教育体制也不够完善,导致大学生对于过去的先辈事迹、党的奋斗历史了解过少,不够珍惜党以及先辈为我们努力争取到的一切,因此以红色教育为基础对高校思政课程进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思政心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分析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现状,从实际视角探索将红色教育深切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当中,助力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昝金生 《科教文汇》2020,(13):24-26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孙子文化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加强新时代高校孙子文化建设的领导力度,推进新时代高校孙子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课堂,创新新时代高校国防孙子文化建设平台,不断拓宽高校孙子文化教育方式,探索新时代孙子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16)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专业基础课"测量学"课程思政建设应明确教学专业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完善教学大纲,不断挖掘思政元素映射和融入点,利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各个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边设计边教学,通过多周期、多专业、多课堂的不断建设和融入,努力完成德才兼备工程型人才的培养任务。  相似文献   

12.
汪雪 《知识窗》2022,(3):126-128
高校思政课的开设目的是培养拥有健康、正确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传承优秀文化的人才。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合理引入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意义和原则,并提出了若干建议,希望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3.
将湖湘红色文化有效地融入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不仅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度得到提高、加快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之进程,而且还能够促进湖湘红色文化具备更强的影响力。为此,本文主要在分析当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湖湘红色文化时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基础上,探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湖湘红色文化的创新路径,希望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使思政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高校教学的要求。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要将"四个自信"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树立高校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四个自信"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高校思政教师要加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全面性,有效地融入"四个自信",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本文主要围绕将新时代"四个自信"融入高校思政教学课堂策略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10)
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本文阐述了高校外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提出高校外语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6.
刘小梅  谭顺平 《大众科技》2021,23(9):108-110
挖掘好、把握好、融入好思政元素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三大重要环节.结合在线教学特点,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社会热点问题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探索"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课程思政案例教学库.以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在线教学全过程,促使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7.
雷辉 《科教文汇》2023,(6):145-148
在高校“大思政”育人背景下,文章探索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新路径,提出了“一核心三结合五维度”课程思政建设模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四个层面融入思政教育,实现专业教学全过程育人,并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介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的实践路径,旨在为工科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高校要创新红色教育模式,重视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情感和心灵触动,加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19.
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在世界高校教育中与众不同的一个亮点。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仅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还有中国特有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开展,既是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是高校学生乃至社会得到的水平的提高,这是一个双赢的文化育人的过程。如何将红色文化资源更好的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工作一起进行。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将价值观引导与专业知识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三全育人”为格局,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的大学生。该研究首先分析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必要性,其次总结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现状,最后探究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实践,希望能够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