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下具身关系的研究出现了传播的具身性和媒介的具身性两条路径,前者关注在场与缺席、具身与离身等二元范畴,后者则看到媒介在连接人与世界时的消失和退隐。通过与思想史的对话,本文认为具身性对于媒介本体论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媒介具身性意味着,媒介在提供可见内容的同时隐蔽了自身,以不可见的状态他律着其他社会场域并组织起社会的时空秩序,使人无法觉察到是媒介本身组织和建构着这个世界。媒介的不可见性与可见性的这种相反相承的关系,使媒介技术体系本身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幽灵。  相似文献   

2.
关于媒介性的讨论已经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媒介具有强大的行动力。这就需要讨论,媒介以何种方式达成这种行动力。对此,麦克卢汉暗示,人在被技术延伸的同时也将技术转化为媒介;西蒙东看到了技术系统使系统内的技术物互为媒介;基特勒则反转了麦克卢汉的命题,指出技术将人转化为媒介。这三个观点同时指向了媒介的生成性:媒介的生成性体现为媒介将一切人与物都转化为媒介。在这个意义上讲,媒介本身就是世界。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1):12-18
媒介间性(intermediality)作为一个年轻的学术术语已有二十余年历史,但其与媒介融合发生联系却是一个新现象。本文通过梳理媒介间性的概念历史及其在人文社会学科各领域形成的不同研究路径,讨论其在传播学领域形成的新内涵。媒介间性理论可以作为媒介理解媒介融合的另外一个维度,它视媒介文化为融合主体,考察新旧媒介在冲突中对话、在协商中共谋的动态,以及两者合作共建主流价值体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媒介事件作为新闻传播实践中一直存在的现象,在今天更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同时也成为学界热议的焦点.由此,本文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本体论角度对媒介事件加以重新界定及分析,以期澄清诸多争议与模糊认识,更好地促进“媒介事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丁依然 《新闻界》2023,(5):70-80
监控和公平、正义、自由及人类福祉等社会和政治问题紧密关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由监控获得的可见性知识有被转化为权力的潜力。而各类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以往相对固定的监控者与被监控者之间的关系。总体而言,以技术演变为核心,“看”本身经历了从近距离的、简单的注视或围观到愈发技术化的、“延伸式”的观看。媒介/技术在其中发挥的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们几乎从根本上改变了“可见/看”的方式,从而影响了监视材料的形态,以及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的观看实践乃至权力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相关研究认为可以通过监控技术向大众赋权获得“观看的正义”的观点。然而,本文认为,掌握“监控/看”的权力并不等于获得权力本身,在社交媒体平台这一力量交换的场域,可见性只作为其中的一支力量发挥作用,它最终走向何方还要考察具体情境、案例中的行动者如何互动。本文最后就如何挖掘监控研究的可见性维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何晶娇 《青年记者》2022,(18):32-34
可见性是城市公共生活的基本维度。在转化城市可见空间的过程中,媒介技术构筑覆盖地面、天空和地下的立体化城市观视网络,拓展了人们观看城市的范围和内容。媒介技术既连接了城市中离散的人群,也为城市公共生活提供了丰富的面向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媒介和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创建和管理可见性成为传播参与者的重要诉求,为研究者重新审视传播可见性理论及其应用提供了契机“。传播可见性”作为一种与“信息传递”相对应的研究范式,将传播理解为行动者让自己选择的形象、行为和知识对他者(或公众)可见的社会过程。文章从既有文献中梳理出两条理论线索:一是源于人际传播研究传统的“交往范式”,从微观层面考察可见性如何强化或疏离社会行动者的互动;二是源于大众传播研究传统的“展演范式”,宏观地审视可见性资源竞争背后的权力关系。文章最后以社交媒体平台使用为例,尝试将两种范式加以综合,应用于经验研究中。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可见性作为切入点思考残障视角下的媒介技术界面实践和影响。笔者分析了视障者在城市中遭遇了网络化的身份追踪和管理、视窗化操作的具身界面交互和界面化空间移动的感官适应问题,以及视障人群不得不为适应相关技术预设而作出的努力。本文借此讨论网络化城市中技术复杂化的“不/可见性政治”(in/visibility politics)。研究认为,网络化和高度媒介化的城市生活中,视障者面对的不只是符号意义上的不可见(“身份”或“形象”),更重要的是媒介本体论意义上的可见性困境,即,媒介技术在具体时空下对感知的凸显与遮蔽。视觉中心主义主导下的媒介界面操作强加了健全主义“看见”方式的技术使用要求,并据此对使用人群加以区分和排序。在这个意义上,媒介化的感知和凝视是窄视的,界面上下某些方面身体活动和感官体验的“消失”和“截除”使得相关的人和行动亦“不可见”。  相似文献   

9.
张魁 《青年记者》2006,(24):35-36
近年来随着新闻自由、舆论自由的发展,媒体的过分炒作,使我国的性化陷入一种盲目、激进的状态,大有超脱东方化、领潮世界化之势。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快速流变的数字化和媒介化社会中,“媒介”逐渐成为传播理论关注的焦点,媒介理论研究也成为了传播研究这10年最重要的领域之一。10年来,围绕媒介本体的重新定义、物质性研究、媒介化理论、媒介与身体以及媒介理论的其他分支方向,学者们展开了富有想象力但缺少共识的讨论。尽管新理论、新概念和新方法不断涌现,传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但媒介理论仍然需要更多经典的研究和深入的对话。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艺术史的全球化转向与中国艺术学科的建制争论是艺术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两个背景,其实二者在内在是彼此相关的,艺术史写作方法的变革昭示着新的艺术观念的诞生,周宪教授的《艺术理论的文化逻辑》展现了他围绕这两个话题的集中思考。  相似文献   

12.
“To be or not to be,is a ques-tion.”这句莎士比亚的经典台词,套用在对报纸未来命运的关注上最合适不过了。报纸经常被描述为处在灭亡边缘的恐龙。由于他们历史性地依赖印刷机和纸张,许多人推测他们将不能同新形式的电子媒介相竞争,因而最终会逐渐消亡。②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教授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甚至给出了消亡的时间:“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③作为传统媒介的报纸未来真的是“像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恐龙”,将很快被高速飞驰的信息列车碾得粉碎吗?…  相似文献   

13.
牛龙珍  邹倩 《报刊之友》2013,(8):131-132
在建筑学界,早有"建筑即媒介"的说法。城市地标性建筑作为城市建筑的典型代表,其传播特性也更为明显。本文主要以城市地标性建筑为研究对象,对以地标为代表的城市建筑的媒介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对目前城市地标建设提供相应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4.
牛龙珍  邹倩 《今传媒》2013,(8):131-132
在建筑学界,早有"建筑即媒介"的说法。城市地标性建筑作为城市建筑的典型代表,其传播特性也更为明显。本文主要以城市地标性建筑为研究对象,对以地标为代表的城市建筑的媒介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对目前城市地标建设提供相应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5.
16.
赵星植 《当代传播》2022,(5):36-39+66
元宇宙是元媒介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当今元媒介平台下的符号传播与文化表意活动早已出现所谓的“元趋势”,它主要是指媒介的自我指涉成为符号传播的中心。媒介自身成为影响当今文化符号表意的重要维度,“媒介即信息”在数字媒介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媒介即意义。在元宇宙趋势下,这种媒介自涉型的符号表意将强烈影响社会的表意风格,同时也规训媒介使用者以一种更加交互性的姿态参与社会交往和符号消费。而人作为媒介自涉活动之主体,必然会引导元宇宙阶段新的交往规则和伦理规范的形式,即对元数据权的重视以及对隐私权的再定义。  相似文献   

17.
人的模仿行为随媒介的发展而发生改变,网络模仿是人与媒介合作的行为实践。抖音短视频平台存在大量的模仿现象,在对32位抖音模仿用户深度访谈后发现:定义“可见”是启动模仿的关键,塑造新的交流方式是用户锚定模仿实践的主要原因。当模仿成为一种看得见的表演,它不仅为用户增加了被看见的机会、拓展了与他人交往的渠道,而且用户基于模仿塑造了新的交流方式。与传统模仿不同,作为媒介实践的网络模仿中的模仿者与被模仿者并非是主客体的关系,而是互为主体的交流,当模仿实践成为用户的交流和互动方式,人的主体性也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18.
张瑶  杨晨 《现代传播》2024,(2):38-45
平台的有声文学作为一种“有声媒介”再兴起,正将原本作为文本内容存在的文学推向再媒介化的未来向度。一方面,有声文学作为传统文学文本的一种跨媒介传播形态向旧媒介致敬;另一方面,有声文学正把声音从一种载体重新定位为物质中介物,把声音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重新归还于人。未来,以平台化为基础的有声文学再媒介化进程,可能会促成基于声音物质性基础上的全觉感知、基于音频游牧性特征下的现代性听觉空间,以及基于听觉空间易变性特征下的隐喻失效。  相似文献   

19.
媒介延伸了可见,并建构出先得以可见、再得以沉思的新世界。随着数字阅读的日益普及,爆发式增长的数字阅读数据使阅读接受和反应、平台决策和发展具备了更高的可见性。文章以数字阅读痕迹为研究对象,从数字阅读痕迹之于理解阅读的新意涵出发,以可见性理论为视角,解析数字阅读痕迹介入阅读实践后的多重转向,通过聚焦读者和平台就数字阅读痕迹可见性的媒介实践,探究其创新使用与管理策略背后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20.
对非营利性图书馆合作机制OCLC在2022年推出的网络可见性计划进行研究。通过网络调研法与文献调研法,对该计划中网络可见性的概念与网络可见性计划的核心——World Cat.o rg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网络可见性计划对我国图书馆联盟未来发展的两大启示:增强联盟外部网络可见性和增强联盟内部网络可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