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龙 《职教通讯》2022,(5):30-37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但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分析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问题,需以普职教育关系为探讨语境和思考基点。从普职教育关系出发,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在理念上需从强调普职“异质化”转变为促进普职“多样化”,关注“多样化”背后的共同本质,守护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在方向上需从走普职“区别化”之路转变为探寻普职“特色化”之路,避免类型化改革落入“内在否定主义陷阱”,从而提升职业教育“质”的纯正度和充实度;在体系上需从倾向普职“双轨化”转变为推进普职“融通化”,通过一种过程化的普职融通机制,促进职业教育既富有自由性又具有类型特色。  相似文献   

2.
吴全全 《职教论坛》2005,(22):55-56
普职沟通问题涉及到职业教育体系内和跨体系的诸多因素,一直为我国职教界所关注。这个问题也影响着职业教育乃至国家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文章通过对于职业教育领域普职沟通问题的理论思考与分析,提出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普职沟通思想”、“基于教育类型观的普职沟通理念”、“基于终身教育观的普职沟通策略”和“基于个性发展观的普职沟通定位”,试图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3.
从“普职分流”到“普职协调发展”是强化教育类型、优化教育结构的必由之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推动普职协调发展的新语境赋予普职分流新的时代内涵与价值期许。生态位理论视域下,普职分流到普职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普职分流“供给失效”、协调发展“重叠错位”以及分流与协调发展“割裂失调”的矛盾,面临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技术人才与学术人才、普职分离与普职融通的冲突。从生态位理论探析分流到协调发展的矛盾与冲突,寻找分流到协调发展的融通路径,是理论的应然之意;通过生态位移动、矫正、释放等途径,实现分流到协调发展的接轨共赢,是实践的应然之果。  相似文献   

4.
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以“普职协调”代替“普职分流”,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中职教育要转变发展思路,以高质、基础、融通为导向,满足普职协调对中职教材发展提出的新诉求。然而,目前中职教材存在教材职业特色不明显、教材内容衔接不当、传统教材形式僵化的问题。现实之困与应然之态的矛盾呼吁中职教材的“普职协调化”:以类型教育为底色,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促进中高衔接;以创新开发为抓手,深化普职融通。  相似文献   

5.
文摘荟萃     
建立普职互通的教育“立交桥”马树超、郭扬在《教育与职业》2002年第2期撰文认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单一的就业准备教育目标受到冲击,沟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体系,使中职学校毕业生具有就业与升学双重机会,成为教育体系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职业教育法》中提出的“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能否真正建立起来,成为整个教育“立交桥”是否完善的关键。作者认为教育“立交桥”的结构应是普职互通的,这可以从根本上促使各级各类教育的相互协调发展,使人们在升学和就业的多向开放体系…  相似文献   

6.
《现代技能开发》2013,(5):62-62
“普职渗透”办学模式是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普通高中教育渗透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基于现实状况的历史选择。普职渗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总趋势:(1)普职渗透办学模式是教育本质的要求;(2)《纲要》是普职渗透办学模式的政策基石:(3)职校实训中心要立足学校,面向市场.服务社会;(4)普职渗透是普高学生的实际需求;(5)要通过政府搭桥,学校实践.探索普职渗透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首次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意味着普职关系将由“不同层次”变为“不同类型”,普职人才将由“不同阶层”变为“不同工种”。为实现这一提倡,职教发展需化解现实“难题”,人才培养需校正供需“错位”,职校办学需突破质量“瓶颈”。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发展与“双减”政策的逻辑关联表现在教育一致性、政治互补性、文化相依性等方面,因此职业教育是推动“双减”改革的重要力量。而职业教育赋能“双减”具有多层意蕴,体现为观念层面增进职业教育功能认识、环境层面缓解普职分流社会焦虑、目标层面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技术层面凸显课后服务职教优势。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双减”改革中的积极作用,一是推进职业启蒙,改善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二是完善职普融通制度,缓解普职分流社会焦虑;三是提高职教办学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四是整合职教优势资源,助力普通学校课后服务。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了普职协调发展,其对学生、家长和学校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保障普职协调发展的顺利实现,需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树立健康积极的劳动价值观;向家长普及技能人才前景,纠正家长对于职业教育的认知偏差;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夯实高职教育基础;加强职业教育宣传,构建全民共同促进普职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在许多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被不断压缩直至停开,这主要是因为作为人文学科的“大学语文”未能与职业教育找到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11.
<正>"普职融通"设计中的"双向两车道"在现实中变成了"单行线",要让制度设计达到预期目标,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好以下三件事:第一:融观念——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普职融通"的前提和基础是普职等值,而在目前社会大环境下,人们普遍把普通教育看成是正规教育、精英教育,职业教育是非正规教育、"低人一等"的教育,普职严重不等值。第二:通课程——注重普职融通课程的开发。普职融通试图沟  相似文献   

12.
普职沟通问题涉及到职业教育体系内和跨体系的诸多因素,一直为我国职教界所关注.这个问题也影响着职业教育乃至国家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文章通过对于职业教育领域普职沟通问题的理论思考与分析,提出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普职沟通思想"、"基于教育类型观的普职沟通理念"、"基于终身教育观的普职沟通策略"和"基于个性发展观的普职沟通定位",试图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13.
普职教育分流很好地践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然而,我国目前的普职教育分流模式面临固化的窘境,相比之下部分发达国家的普职教育分流模式则呈现更加多元化的特点。通过研究国外普职教育分流模式,德国具有“民主化—渐进式”的特点,新加坡具有“灵活性—多层次”的特点,瑞士具有“启发性—互通式”的特点。通过借鉴以上三个国家的分流模式,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在普职教育分流过程中要转变“重普轻职”的传统观念;其次,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启蒙与指导,以及通过增加普职分流的依据进行多次分流;最后,建立综合高中实现普职贯通,以此来完善我国普职教育分流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1996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职业教育法,在职业教育法施行的26年以后,首次迎来大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法”)在2022年5月1日正式施行。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盛事,正确理解新法修订内容的变化,不仅关乎法律的有效执行,而且关乎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新法颁布之后,即有不少媒体做出“职教法取消高中阶段教育普职分流”的误读,即“所有初中毕业生都接受普通高中教育,不再有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5.
“双学籍、双文凭”普职渗透办学模式的探讨周亚弟目前,在上海市区有一所中专和一所普通高中实行联办,进行“双学籍、双文凭”普职渗透办学模式的试验。太人认为,这是一项有益的试验,值得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探讨。一、“双学籍、双文凭”普职渗透的模式简介隶属...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十分重视普职融通,并把它作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初期,他批判旧的狭义职业教育,倡导以普职融通为理想途径的大职业教育,以适应新时代新社会的需求。杜威坚持的普职融通就是使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内容、方法和精神上相连,并强调职业教育的首要价值是教育性的、职业教育不等同于行业培训以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分隔的危害。杜威所提倡的普职融通不仅凸显出时代性和前瞻性等特点,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确立为“职教高考”制度奠定了逻辑起点。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对“职教高考”制度构建提出应然要求: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要求基于“职业标准”测评学习成果,职业教育以技术知识为知识论基础要求考试内容与方式要理实结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同等要求普职考试成绩等值。然而,当前我国“职教高考”制度构建面临三大困境:一是职业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不衔接,二是升学导向下“职教高考”逐步与普通高考同质化,三是中职生升学渠道依然狭窄。分析英国具有“技术教育”特色的“职教高考”制度可以发现其制度构建包括以下三方面经验:一是以国家资格框架统一资格标准,二是凸显技术教育特色的考试内容与考核方式,三是与名校录取制度衔接的升学通道。基于我国职教改革取得的成就和英国经验,文章提出我国“职教高考”制度构建的路径:架构《国家资历框架》,从教学标准建设转向资格标准建设;基于“职业群”设计“职教高考”的专业类别和考试内容;采取在真实情境下考核职业能力的考核方式;建立普职成绩等值的“高校招生分数转换”制度。  相似文献   

18.
普职招生规模的比例问题是职业教育界长期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招生规模的确定对于指导职业教育办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当前职业教育办学实际出发,分析了国家提出“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依据,提出了实现“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作出了“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重要指示。2020年,教育部等9部门下发了“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提质”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三教”改革等等重点难点进行攻坚,提高职业教育内涵质量。“培优”是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学校、专业、实训基地、教学团队,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就是坚持“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整体提升高职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更好地促进充分就业。加强实训环节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应有之义,但是,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依然存在着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末,希腊政府对本国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进行了较大程度的重构.变革后的希腊职业教育与培训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以下新的特征:在实行普职双轨制的同时,实现了普职相通;大力开展职业培训,统一了高中后职业资格鉴定标准;推行工学交替式职业教育与培训,鼓励社会合伙人的参与;借鉴欧盟的许多做法,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