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2008,(5)
语文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独特的语文思维,从而形成学生独立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展开想象的时空,课堂就会变得精彩,就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常常遇到学生自尊心的问题。学生的自尊心过多地受到挫伤,就会产生自卑而缺乏自信;但若脱离集体和集体主义的教育而片面发展,就会产生自负与虚荣,会给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带来消极的影响。正确地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形成革命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义务感、同志感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教育者必须注意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学习活动就会随之变得愉快,学生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技能.反之,就会导致学生在该门学科中学习动力的缺乏和动力水平的降低.根据中学生身心特点,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和有关学习兴趣的理论,笔者认为有趣、活动、成功、反馈和交往是中学生学习生物兴趣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杨素 《考试周刊》2014,(25):77-78
数学复习课要从新的角度,引发新的思考,给学生新的感受,使学生对复习感兴趣,从而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将知识形成网络,在学生头脑里留下系统的、完整的印象。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数学复习课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生共同整理和构建知识网络,只要学生对复习内容感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就会为参与复习做好心理准备,就能体味到数学复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正在平时教学中,由于时间所限,教师往往会很笼统地阐释历史概念和史实,教学目标的实施会打折扣,学生也会因此而产生模糊的认知,甚至以偏概全地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例如分析科举制:通常情况下,教师大都首先让学生了解其形成时间和选官依据,然后侧重对比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分析科举制的特点和作用。就科举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就会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受到优秀思想的影响,在中学生性格、品质形成的特殊时期,这些就会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视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和“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他强调了用课外阅读去辅助课堂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教育提倡"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学生得到教师的尊重,就会怀有感恩的心,就会形成良好的人格,乐观面对生活,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师生关系是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能把这种关系处理得当,教师和学生就会相互信任,和睦相处,友好合作,这样才会真正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里,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最频繁的老师。班主任的教育思想、管理方法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多年的班级工作中,我坚持从以下方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一、关心和信任学生是基础。教师的爱心和信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个性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班主任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把你当作知心朋友,有什么话就会向你诉说,有什么困难就会让你帮助他想办法,你也会从中了解他们的性格和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从而寻求出最佳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发展良好的个…  相似文献   

11.
黄承娟 《成才之路》2009,(23):86-86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但化学知识抽象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其产生厌学心理。那么怎样实现由“厌学”“苦学”到“乐学”这一质的转变呢?我以为,培养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兴趣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和开发智力的动力。学生一旦对某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勤奋去学习。教学就会协调一致,师生情感就会自然融洽,学生的求知欲也会进一步趋于强烈。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中既能轻松愉快地享受那短暂的45分钟,又可轻松、扎实地学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2.
郭晓莉 《语文天地》2010,(12):103-104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因。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求知欲,形成内驱力,就会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和探究.甚至达到痴迷的境界。而“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乌申斯基)。因此,在  相似文献   

13.
小学班主任工作体会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了解,努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积极分子,形成良好的班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学风。班主任应做到耐心教育,用心感化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就会把一个班级带好。  相似文献   

14.
在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过程中,教师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心理健康,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相反,如果教师心理扭曲,便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本文中笔者立足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探讨了几点对策,希望能够促进广大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为教学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5.
当下,实际的作文教学课堂围着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转,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练什么,教学很难形成完整的体系或序列,这样就造成了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结果是会写作文的学生不用教就会写,不会写的学生不管怎么教都写不好。正确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写作的有心人,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写作技巧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51):9-10
创新能力的生成,与人的人文素养有着密切联系,人文素养对于个人发展以及个人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人文素养的缺失,会导致科学思想的匮乏。人文思想缺失的前提下,科学思想的产生也就会遇到困难,创新能力也就难以形成。高中教育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这有利于学生的成才,也有利于生成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学生要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就必须在再创造中学习数学,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会进行再创造。只有通过思考、想象和思维才能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依赖于信息获取、依赖于概念理解、依赖于自主探索。  相似文献   

18.
教师站在教育的第一线,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学习的方向标。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教学气场。好的教学气场会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到知识,优化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从实践出发,制定出一系列科学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9.
健康舆论的形成,是集体的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有了健康的舆论,马卡连柯的“平行作用”于学生的教育原理就会充分体现出来,就是说,对集体的任何作用都会影响集体的各个成员,不仅如此,对个别学生的作用也会影响整个集体。这时,集体就成熟为真正的教育主体。形成健康的舆论的过程,实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堂是整合逻辑思维与学习资源的重要载体,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人,当然学生也能成为课堂学习的重要智力资源。对待教师和书本的每一个问题,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就开启了创造性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处置恰当,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就会大大增强,并得到持续锻炼,思维品质也会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