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讲演词,其辞格运用灵活多变,运用对比、连用、兼用、套用、递进等形式将辞格衔接起来,给人以美感享受,体现了演讲修辞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教材分析《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九课,是一篇有关演讲的文章,但作者并没有偏重于记述讲演的过程,而是重在塑造演讲者的形象,所以对本文而言,采用多种描写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是一个教学重点。文章开篇介绍梁启超,结尾评论梁启超,中间围绕梁启超的演讲进行叙述,还穿插了自己的感受和评论,  相似文献   

3.
陈晓玲 《读写月报》2022,(18):40-45
<正>[教材分析]《敬业与乐业》是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选自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讲述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此单元除《敬业与乐业》外,还有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两则》、  相似文献   

4.
讲演,就是演讲,也叫演说,是当众口头发表言论的形式。讲演者一般事先写好讲稿,临场时宣读(讲);也有的事先不写讲稿,根据临场需要,发表即席(兴)演说,然后由记录人根据原话记录整理成演讲辞。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即兴演讲。这篇讲演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讲演词,其辞格运用灵活多变,运用对比、连用、兼用、套用、递进等形式将辞格衔接起来,给人以美感享受,体现了演讲修辞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最后一次讲演》这篇闻一多先生的即兴演讲稿的教学怎样出新 ?如何选择切入点 ?怎样利用这一例强化“大语文”的观念 ?我在设计这一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这诸多因素,遂将课题定为《从〈最后一次讲演〉中学习演讲的语言》,也就是将全文的教学紧紧围绕“演讲的语言”来进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句式变化、修辞使用等技巧在演讲语言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初步掌握演讲语言中表情达意的技巧,并且学以致用。   2.能力目标:   ①以演讲为突破口,以演讲语言为学习重点,通过师生的演讲及对演讲语言的品评活动,培养学生的听、…  相似文献   

7.
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用生命写成的文章。它的每个词,每句话都是血凝成的。它的语言贯注着作者强烈的爱憎之情:对同志,如骄阳,热情如火;对敌人,似匕首,冷峻如铁,极富战斗性和鼓动性。  相似文献   

8.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一篇生动风趣而又饱含深情的写人记事的回忆性散文,作者梁实秋借一次演讲来表现梁任公崇高的品质,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本文是梁实秋撷取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断构思成文,  相似文献   

9.
实习时上《最后一次讲演》这堂课的经历犹历历在目,虽然可敬的指导老师英年已逝,但她的谆谆教诲常在耳边回响。备这课时留下的疑虑让我思考了好多年。林老师是很有激情且小有名气的老师,她要求我对这堂课作这样的处理:(1)背好讲演词,在课堂上作演讲;(2)讲演前适当介绍课文背景;  相似文献   

10.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开头是相对独立的一篇二百多字的短文,记叙的是作者儿时的趣事。由于其文字精炼,趣味丛生,一直被教材编写者所看重。《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该文再次被多种版本教材选用。同一作品,版本不同,编者思路有别,各有千秋。在此我们便以人教版和苏教版为例,对其进行一下对比分析,以促进教科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一、单元提示比较人教版《童趣》编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同单元的课文还有《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单元提示为“: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叫我谈谈闻一多的《最后一次的讲演》的教学。我在文化大革命中间讲过这篇课文。那个时候,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帮八股;有些课文缺乏规范性,逻辑性不严密,语言经不起推敲,更没什么嚼头;还有的课文内容很好,但理论上太艰深了,不是中学生啃得动的。在这样情况下,《最后一次的讲演》被学生们特别地喜爱,他们自动地利用课外的时间朗读和背诵它,并且提出了一些我没有意料到的问题。一篇短短的讲演,在二十多年之后对青少年还有这么强烈的吸引力量,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最主要的,是因为这不是一篇关在书斋里“做”出来的文章,它是一篇血写的  相似文献   

12.
邓井英 《读写月报》2022,(18):33-39
<正>[文本、教材分析]《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节选自《陶庵梦忆》,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一篇小品文。此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游目骋怀”,所选的诗文在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学习此单元,要引导学生感知古代诗文的意蕴,感受作者的情怀,体会古人的情感世界,从而得到思想启迪和审美陶冶。《湖心亭看雪》写于明亡之后,作者以淡雅的语言,记述了湖心亭赏雪的往事,  相似文献   

13.
以教学单元组成的语文修订教材促使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投入单元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随着单元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单元教学的规律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同时单元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也迫使我们用新的理论、新的观念加以解决。笔者不揣冒昧,就当前单元教学中的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试图运用系统论的三个原则加以分析研究,以求教于方家。一、以整体性原则正确处理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前些日子,我市教研室在十城区组织了一次同文(一篇讲读课文,一篇自读课文)教学试验课。研究的课题之一是讲读课如何带动自读课的学习。初中组几位老师教的是第四册第四单元中《最后一次讲演》和《谈诚实》两篇课文。结果,几位老师不仅教法不同,而且教学重点各异,有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的是“用事实和  相似文献   

14.
第十二册第二单元重点教学建议□上海张丽芳本单元教材共四篇,两篇讲读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工人代表》,两篇阅读课文——《贝壳》、《彩色的翅膀》,连同一个基础训练。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教材,这一单元在“字、词、句、篇、听、说、读、...  相似文献   

15.
本单元的教学核心点是:理解并掌握口头表达类文稿的特点——根据特定场合确定说话内容和选择恰当语言。它是根据单元教学的三个要求和两篇教读课文共六个学习重点概括出来的。这与“单元提示”中说“着重训练听和说的能力”一致,只有理解了口语类文稿特点才更有利于训练听和说。 这一核心点在《最后一次讲演》的具体特点是 一、根据会议特定内容和到会人员有针对性地发表讲话。《讲演》的背景是昆明召开追悼被  相似文献   

16.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梁实秋先生回忆自己在清华大学做学生时,听到的梁启超先生的一次演讲。文章不长,回忆了梁启超先生演讲的一系列片段。但是教学时不能浅尝辄止.因为这是一篇似浅实深的文章,有很强的张力,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梁启超先生的精神风貌。对于梁启超先生,作者最后说“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这句话是理解梁启超先生的一把钥匙.特别是“热心肠”一词,需要师生大费周折地挖掘、品味,而文章的魅力和张力就在此过程中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17.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是郭沫若先生于1948年在女作家萧红女墓前的即兴讲演辞。郭沫若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学者、而且还是位杰出的演讲家。他的演讲充满激情,富有哲理,不落俗套,与众不同。我们从这篇演讲辞中,便可略见一斑。 1.引题自然,妙趣横生 即兴讲演要在极短时间里构思讲演的内容,开场白尤其显得重要,更何况是只有五分钟的讲演?这篇讲演开题的巧妙,全凭郭老的机智和才华,象他这样开题的墓前讲演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18.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的一篇冷峻如铁、热情如火的讲演词。它是声讨反动派的檄文,是赞颂烈士精神的颂歌,是呼唤斗争的号角。1946年7月11日,著名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社会各界人士在云南大学礼堂召开追悼大会。在这个大会上,闻一多先生面对特务分子的破坏捣乱,暗杀恐吓,抑制不住满腔怒火,拍案而起,发表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讲演。闻一多先生在热情而愤激的讲演中,不断变换人称,辅之以不同语气,旗帜鲜明地贯注了强烈的爱憎感情,大大增强了讲演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9.
《丹柯》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是高尔基《伊则吉尔老婆子》中的一篇小说。一、导入情境(活动:学生课前五分钟演讲,略)师: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聚集着乌云——生(齐背):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师:文字作者是一生:高尔基。  相似文献   

20.
<正>《宇宙的未来》是人教版高中语文一篇科技论文,是史蒂芬·霍金1991年1月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词。全文篇幅较长,近七千字;属于译文,语句长,语意不好把握,又多用专业术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说这是高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一篇难度较大的文章。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认真研读和精心设计,做好铺垫、引导和示范工作,以引领他们完成理清作者思路、归纳文章要点、加深对文章内容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