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文化以虚拟为特征,物质性的问题常被忽略。本文从物质主义视角出发,以电脑创新与扩散所勾连起来的三个趋势为基础,即媒介物的分离、整合与隐身,来理解不同主体间的时空、话语与权力关系,以及物是如何介入互联网文化及其治理过程的。电脑作为前后相继媒介时代中的阈限物,其物理可见性在降低,但文化可见性反倒在增强,二者之间的持续辩证关系对一元化总体性叙事的弱化、空间感的重构以及文化治理术物质性转向产生深刻的影响。将电脑等媒介物置于媒介技术变迁时空中来解读,不仅有助于理解前互联网文化的特征,也对当前及未来数字物质性及其治理研究提供方法启示。  相似文献   

2.
柳家雪 《东南传播》2022,(1):107-110
从媒介物质性研究的维度出发,将智能摄像头视为一种媒介物,发掘其应用于乡村留守家庭中的物质性面向,探讨智能摄像头与留守老人的互动,总结智能摄像头带来的变革.通过参与式观察与访谈,智能摄像头可以将留守老人与子女们的劳作时间、空闲时间组接在一切,并且正逐渐嵌入乡村留守家庭的日常生活与沟通实践.智能摄像头与留守老人在互动中影响...  相似文献   

3.
"媒介与怀旧"研究是跨学科的交叉领域,研究分布在传媒研究、记忆研究和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本文将媒介与怀旧研究置于更为广泛的媒介记忆研究范畴中,在梳理现有理论取向和局限的基础上,追溯"怀旧"概念的起源、情感表征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以不同"媒介"实践的类型为划分依据,将媒介与怀旧研究分为作为中介化的媒介怀旧生产、物质性的媒介...  相似文献   

4.
何康  张洪忠 《新闻大学》2023,(10):14-30+119-120
手机应用既是人们连接现实与网络的端口,也是研究者勘察用户媒介使用的窗口。本文通过第三方应用(屏幕使用时间)收集了45名用户使用手机15天的行为数据,从复媒介的理论视角分析用户切换应用的碎片化程度以及形成过程,通过应用切换指数发现手机应用在碎片化切换中存在高度集中的分布。研究进一步发现,在丰富而多样的信息网络空间,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和偶遇信息动态配置各种应用媒介,媒介本身的兼容与互文构筑了用户定义的应用组合。研究提出从整体性和关系性的角度把捉应用生态,并由此拓展了对应用“动态粘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许娟 《东南传播》2022,(3):53-56
论文运用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理论,剖析了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纪录片栏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记忆的媒介建构。论文分析电视媒介对记忆的呈现、唤醒与重构功能,使《国家记忆》建构了具有政治文化属性的、为集体共享的国家记忆。栏目借助符号表征,从历史维度搭建了集体记忆的国家框架,采用重现、缝合和互动的话语策略将不同的政治文化记忆弥合,构建了新中国的国家记忆。在国家记忆的建构过程中,受众又透过对国家记忆的确认、补充和传播加深了记忆的内在建构。  相似文献   

6.
刘雅欣  邱倩茹  陈思源 《视听》2024,(3):126-130
本文以《逃出大英博物馆》为研究案例,以媒介记忆为研究理论,通过微短剧对媒介记忆的建构、微短剧的情绪追忆和文化认同的要点,研究微短剧如何对抗遗忘及其媒介记忆的存储价值,以及微短剧中集体记忆的情感价值延续和文化书写与传承。研究发现,微短剧可以承载各种各样的媒介记忆,将人们的媒介记忆存储于互联网中,成为人们对抗遗忘的有力工具。但同时,微短剧自身碎片化、泛娱乐化、浅层叙事的缺陷也造成记忆建构的断裂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打破了人们记忆建构的连贯性、持续性和真实性,需要在内容创作和叙事逻辑上多下功夫,增强其沉浸式的交互体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物的社会生命和文化传记”为理论范式,发现被遮蔽的拍立得相纸作为技术物在商品化的“路径”和去商品化的“偏移”中具有多样的社会生命。拍立得的成片特性与艺术属性是其在数字时代下重新焕发社会生命力的主要原因,技术怀旧满足了使用者对于过往媒介技术的向往。研究发现,相纸主要具有四个生命阶段。首先,通过技术集成和商品渲染,拍立得相纸“繁衍”出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其次,在去商品化的拍照与显影阶段中,相纸成像过程带来了慢体验。再次,拍立得照片因其特质具有了多形态的偏移,可被装饰创作、嵌入空间,并经历再媒介化获得数字生命。最后,拍立得废片改造使相纸生命得以重生,文化意涵发生变化。拍立得相纸作为“媒介物”不仅在数字时代中延展着自身的生命历程,也影响着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纪录片以“文化记忆”为传播媒介和方法,作为构建民族共同体的一种媒介形式,具有存储、激活、缝合民族文化记忆的作用,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为观众塑造了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本文将文化记忆的构建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种思考理念,从文化记忆的视角出发,以少数民族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少数民族纪录片的主题内涵、叙事方式、呈现视角三方面的深度分析,从社会维度、价值维度和历史维度等视角,探究了少数民族纪录片对文化记忆的构建作用。本文认为,少数民族纪录片通过保存当下的影像和符号,并将其置于历史发展脉络和社会发展进程之中,运用这一特殊的媒介形式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文化记忆得以连续与整合。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20,(11):72-79
伊尼斯以媒介作为诊断文明兴衰的关键,以时空转换为线索探究媒介与文明之间的深度关联,形成"媒介-文明"模式识别方法。本文在物质性转向的思潮下重读伊尼斯,一方面解读伊尼斯思想中媒介物质性的前瞻性和局限性。另一方面以伊尼斯的"媒介-文明"识别模式重新考察媒介物质性的多重维度与文明多样特征的关系,且以媒介考古学方法发掘更多的媒介物质性"遗迹",以期打捞不同于既有历史书写的异质文明。  相似文献   

10.
吴月 《东南传播》2022,(2):128-131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造成了集体记忆素材库内容的急速膨胀和空前离散,极大地冲击了集体记忆建构的传统机制。在记忆符号与物质残片消失之前,美食短视频作为味觉记忆的集体表征,按照“集体记忆的形成—集体记忆的保存和传承—集体记忆的传播与结晶”的路径,在互联网场域中建构记忆之场,通过视听符号将味觉记忆转化为短视频影像,在时间维度上通过家庭记忆、传统节日等仪式保存和传承城市集体记忆,在空间维度上建构城市群体成员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技术的发展为文化的创新和传播提供了诸多便利。短视频作为当今时代人们使用最广泛的主导性媒介,其出现为技术与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可能。作为当下跨文化传播较为成功的案例,李子柒古风美食类短视频在海外的爆红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相较于复杂的文字符号,视频符号生动性、可视性、临场性的特征使其在打造“共情”叙事方面具有其他媒介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22,(4)
“物质性转向”成为近年国内外媒介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对于“什么是物质性”“物质性可以给思考媒介带来何种新意”之类的问题缺少关注。本文追溯“物”“物质”“物质性”本义的同时,借助海德格尔的“作为聚集的物”、布洛赫的“活力物质观”等理论资源,对这样一组概念进行溯源讨流,澄清这样一组概念在“物质性转向”中的意涵,辨析其带给理解媒介的理论价值与意义,以期有益于弥合“物质性转向”在媒介研究中“名”与“实”之间的种种沟壑。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数字技术环境下,媒介技术化平台承载着文本内容的编码解码任务,也在媒介内容生产实践中被认同并延续嵌入,流程化的媒介实践进程赋予媒介记忆在形式感知、内涵赋予、意义再造方面的多元化形塑。数字生态领域的多元感知性嵌入着更多的文化记忆基因,以文化符码、意义生存和价值共识的方式感知数字媒介技术的恩惠。技术本性的内化和文本情感性的回归形成媒介技术与媒介记忆关联的深层感知,被刻画在信息交流的轨迹中,形成完整且不可或缺的记忆逻辑关联现象。媒介记忆是人类一切记忆的桥梁和纽带,在媒介技术观视角展望媒介记忆被书写,逻辑性关联其文本内容符号化意义感知,建构出新型的逻辑演绎关系和生存体验。  相似文献   

14.
徐丹丹  秦宗财 《传媒》2021,(10):88-90
作为一种媒介文化产品,微纪录片通过"符号加工—场景展演—群体认同"的表征实践,实现了城市集体记忆的当下性生产,并在人们审美、消费、解构和再次建构的过程中,推动了"城市集体记忆的文化循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需求下,微纪录片需要通过把握中轴结构,建设交往空间和推进文化消费实现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充分地展现城市集体记忆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珊 《东南传播》2022,(2):26-29
青年群体异质性的媒介实践受到现代社会时间感知的影响,“现时化”的时间感知外化为消极的媒介依赖,“当代性”的时间感知外化为积极的媒介创作。不同的时间感知则受到媒介技术的影响,叙事建构是中介或者连接两者的方式,但是周围世界经过二进制媒介的储存和传输却造成了记忆的“不遗忘”和经验的“不持续”,使得叙事不能得以建构,继而影响了青年群体对时间的不同感知,产生了不同的媒介实践。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通过存在者显现,存在者则通过时间性存在。对于时间的感知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存在问题。因此,我们要以“凝思生命”的姿态去保存时间,通过“时机的复活”与未来对话,这也是本文从物质性视角观照媒介实践的意图,揭示人与媒介、非物质与物质的共存和对话。  相似文献   

16.
黄河文化历史源远流长,黄河文化精神振奋人心。现以场景理论作为黄河文化传播研究的切入点,丰富黄河文化传播形式,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精神价值,以地标符号、视觉符号和时尚符号为基准,建构黄河文化符号传播体系,形成黄河文化媒介传播矩阵,促进媒介跨界融合,增强线上线下实时互动,提升用户场景体验,实现黄河文化符号的智能化与场景化传播。  相似文献   

17.
陈呈  何志武 《编辑之友》2023,(5):93-101
媒介记忆研究业已成为一个具有传播学面向的交叉研究领域,但其研究范围的宽泛和驳杂也导致媒介记忆研究的理论旨趣分散,缺乏兼具传播学视角和解释力的理论分析框架。文章借助媒介学的研究方法,将媒介视为技术—文化的二元整体,摒弃了传统的二元性,以实践取向的过程性视角将媒介内容与媒介形式对记忆机制的影响同步纳入分析框架中,同时,基于互动性的物质性内涵来理解媒介形式对记忆机制的影响,进一步补充完善媒介形式作用于记忆实践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8.
图像符号如何以修辞的方式构造了某种“劝服性话语”,这是视觉修辞研究的基本命题.根本上讲,图像所表征的文化意象之所以能够达到一定的劝服效果,是因为和特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情感诉求、历史记忆、生命哲学或身份想象建立了某种象征性联系,这使得图像意义的构造与生产过程完成了两次认知飞跃及话语飞跃:从“启发性认知机制”到“系统性认知机制”,从“工具性价值观”到“终极性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7,(3):2-7
媒介话语深刻地影响着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通过对13份大众报刊近三年有关西北地区多民族的624篇新闻报道进行框架分析,本文发现,媒介话语在隐喻、范例、流行语、描述四个维度建构了"民族团结"的报道框架,并表现出强化多民族文化共通性、淡化民族差异性的特征。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媒介动员中还需创新隐喻话语,增强心理劝服;拓展符号话语,建构集体记忆;增加隐性权力话语,形成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20.
随着物质性转向的纵深发展“,物质”取代“内容”成为洞悉媒介内涵的核心视角,并逐渐呈现出“重物质,轻内容“”只见物质而不见媒介”的趋势。然而,内容与物质并非截然对立,而是通过“界面”紧密纠缠共生,共同构成理解媒介必不可少的二向性。内容不仅在表征层面搭建了一个深刻的意义空间,还通过赋予媒介以内在的时间性,将人的生命时间转换为媒介时间。由此,因内容而生成的媒介的内在时间性组织并建构了当下的景观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