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彦米 《师道》2014,(9):56-56
这是一篇纪念文章,王开岭把它编在心灵美学卷里。而我,在这年节打开了它。 本来,王开岭与史铁生是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因为史铁生的一篇文章《我与地坛》,王开岭体验到了他的心境,对他怀有了敬意与亲切,因此,即使是在大过年的,"我"(王开岭)还是会为他的过世感到"空荡,陌生"——毕竟也与他“相识”甚久了,在地坛里。  相似文献   

2.
我必须……     
正王开岭在《跟随勇敢的心》序中说:"这是一个哭声最多的世纪;一个思想与行为最密集、最吊诡的世纪;一个物质与精神消耗最多的世纪;一个盛产最崇高和最卑鄙的政治的世纪……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我的青春位于这个世纪。"因此,我会不由自主地思忖自己: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也许无论我做什么,我对我生活的时代都构成不了任何意义。但时代裹挟的声响却会随时激荡我,让我身不由己地为某种意义的缺失困惑、忧虑。既然我的青春位于这个世纪,我就应当认真  相似文献   

3.
[说明]本文节选自王开岭的思想随笔集《精神自治》(台海出版社,2004年版)。这是一本优美而深刻的思想作品集,作者王开岭用自己的阅读与思考,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个人自由终究要靠自治的心灵和精神来保障。“我无法想像这样的文字会出自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人之手,在今天这个尘嚣日上的商业时代,是怎样的使命感使得这颗年轻的灵魂如此沉重,充满了怀疑的精神与批判现实的力量?又是怎样的责任心使他自愿承担起如此深刻的思想重负,独自坚守着精神良知的家园去表达如此悲怆的生命血性”(王淼《一本真正的书会让人感到沉重》)?选文是王开岭在滚滚历史洪流中对华盛顿这一生命“个体”所作的凝视,对这位“美利坚之父”的人文信仰和建国理念所作的追忆与思考。(见南师附中《中学生文化论文选读》,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8月版)  相似文献   

4.
正迷信节气的人都是幸福的,只是越来越少。我是故乡的孩子,是时间的荒野里千千万万个孩子中的一个。我是幸运的,更是不幸的。我的生命与青春的末尾恰好相叠,我听着人类的挽歌一点点长大,与故乡一点点告别。深启于王开岭先生的《古典之殇》,我在沉重与浑浊的风中,特拟此文,以纪念终将逝去的故乡。  相似文献   

5.
<正>一、导入:疑问分享与聚焦师:很高兴,我们一起学习王开岭先生的《精神明亮的人》。课前阅读了文章,希望大家能提出问题。你们阅读后有什么疑问?生1:文章第五部分“它也在注视着我们”,为什么说“最好看的霜”也在注视着我们呢?师:你说是结尾部分的“霜”有什么含义?是这个意思吧?生1:是的。  相似文献   

6.
<正>作家王开岭在《消逝的放学路上》一文中说,他的童年是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现在孩子的童年是盒子童年、屋子童年、手机童年。现代都市的发展让孩子变成了一个“贵重的行李”,放学后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的笼子”,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因而习作水平不高。本文从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习作观察力的现状并提出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学习成绩很优秀,但这段时间,我总是不快乐,有时莫名其妙地发火,有时又无缘无故地感到委屈。为什么呢? 一天,放学回来,我闷闷不乐地坐在书桌前。妈妈看到了, 便拿着一本书走了过来:“宝贝,给我朗诵苏轼的这首诗好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8.
梦学习     
今天作业很多,我一直做到深夜12点。一上床,我便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咦,是谁在叫我?只见一个机器人正站在我身边。“你是谁?”我问。“我是22世纪的导游,叫派克。我们一块儿穿过时光隧道到22世纪去游览一下,好吗?”“好!”我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我们一块儿穿过时光隧道,来到了22世纪。  相似文献   

9.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格子爸问小格子。不知道。小格子坦然回答。“境界啊!”格子爸跑来跟我学小格子的回答,两个老大人一起由衷赞叹小格子好有境界,什么“有我之境”,什么“无我之境”,大人的什么这个“境”那个“境”,统统在小格子的“境界”之下。所以真不想叫小格子长大啊,很担心长大了这“境界”就消失了,叫我们再找谁当学习的榜样呢!求你件事,别长大,好吗?我时常带点傻气地请求小格子。“告诉你吧,这话你已经说过一千遍一万遍了!”小格子对我的痴问题有点不屑一顾。真的有那么多遍吗?我不是一个絮叨的人啊。●生活…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生活     
我向往一个人的生活,自由,清闲,可以有自己的主张。好友卉卉也向往一个人的生活,同道中人碰在一起话就特别多。一日,卉卉一脸不快地向我诉苦: “我又跟他们吵了一架。”“跟你父母?”“不是他们还能是谁!”“好好的,吵什么?”“还不是为了点分数!我真纳闷,难道我还不及分数重要?反正,我想一个人过了。”  相似文献   

11.
电话购物     
FUDAO自从有了电话,生活变得方便多了,再也不用一个人跑到楼下去问同学作业了,打个电话就可以了。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们一家坐在电视机旁边看电视。爸爸说:“要是现在可以边吃瓜子边看电视那该多好。”妈妈说:“我想来点开心果。”我大声说:“不,要是可以一边吃糖果一边看那才好呢!”可是我们家离超市太远了。爸爸说:“我们可以电话购物。”妈妈也高兴地说道:“这个主意不错。”“我来打电话。”我边说边提起话筒问爸爸,“什么号码?”“8866331”爸爸答道。我拨通了电话,“嘟———嘟———嘟,喂!”电话通了,我说:“请问是购物中心吗?”…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谎言     
一个早自修,我正在教室里批作业。“老师,你出来一下好吗?”窗外有个中年妇女在叫我。我快步走出教室。“我是谢亮亮的妈妈,亮亮星期天……”来者说话很急,眼里还闪着泪花,我感觉我的学生谢亮亮肯定出了点什  相似文献   

13.
我希望     
师范还没毕业,有人问我:“你喜欢小孩吗?”我说:“喜欢呀。”“那你喜欢教师吗?”“也喜欢”“那你更喜欢什么?”小孩?教师?我言词闪烁。有时候,我希望自己永远是个孩子。是个孩子多好啊。可以无拘无束地游戏;可以别具一格地妆扮;可以天真地炫耀自己的新鞋;可以自豪地获得老师的小红花;可以显得幼稚;可以蹦蹦跳跳。哦!做孩子真好,可以无忧无虑地愉快生活。有时候,我希望自己是个老师。是个老师多好啊。众兵包围,凛然如大将风度,多威风。可以得意地帮孩子剥开硬桔子;可以带领孩子“寻找春天”;可以成为孩子眼中的大画家;可以是孩子心中的保护神。哦!做老师真好,可以听幼儿唠叨不止地“老师……”“老师……”  相似文献   

14.
曾有“提高阅读能力四转变”,我们不妨来个“写作教学四境界”:一是由要我写到我要写;二是由我要写到我爱写;三是由我爱写到我会写;四是由我会写到我写得好。怎样达到这“四境界”呢?我认为:在对话中学作文,是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开岭在他的随笔集《激动的舌头》中,引用了赫尔岑回忆录所谈到的一个风俗。赫尔岑满怀深情地说,西伯利亚的一些地方,出于对流放者的关怀,形成了这样的习俗:他们夜间在窗台上放些面包、牛奶或清凉饮料“克瓦斯”,如果有流放者夜间逃走路过这里,饥寒交迫,又不敢敲门进屋,就可以随手取食,以渡难关。王开岭接着赞叹道:“多么伟大的细心!”前不久读张字光《拉萨的月亮》,才知道拉萨每年过年都有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那就是到街头布施穷人。穷人成排地站着,众多布施者拿着零  相似文献   

16.
相约在八点     
孙海燕 《早期教育》2000,(11):38-38
有段时间,涛涛每天早晨总是姗姗来迟,我多次与他交谈,却收效甚微。一天傍晚,我拉过涛涛悄声问:“你明天早晨几点来幼儿园?”他摇摇头说:“我不知道。”“那么,明天早晨八点孙老师在幼儿园门口等你,好吗?”他惊喜地点头。“你会不会迟到呢?”“不会的。~假如你迟到了怎么办?”我试探性地问他。“我真的不会迟到的。”他的语气十分肯定。“好,明天早晨八点见。”我有意识地又强调了时间,然后笑着说:“咱们拉个勾吧!”  相似文献   

17.
学问之趣味     
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 ,倘若用化学划分“梁启超”这件东西 ,把里头所含一种元素名叫“趣味”的抽出来 ,只怕所剩下的仅有个 0了。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 ,生活才有价值 ;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 ,那么 ,生活便成沙漠 ,要他何用 ?中国人见面最欢喜用的一句话 :“近来作何消遣 ?”这句话我听着便讨厌。话里的意思 ,好像生活得不耐烦了 ,几十年日子没有法子过 ,勉强找些事情来消他遣他。一个人若生活于这种状态之下 ,我劝他不如早日投海。我觉得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 ,我只嫌二十四点钟不能扩充到四十八点 ,不够我享用。我一年到头…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江苏高考的一篇满分作文《绿色生活》几乎百分之九十拷贝自散文家李汉荣的《购物记》,后经有关专家“认证”,该作文系“仿作”而非“抄袭”。今年江苏又曝出一篇涉嫌抄袭作家王开岭文章的高分作文。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声称已知悉此事.正在调查中。江苏考场的事件绝非孤例,  相似文献   

19.
龙欣 《今日中学生》2006,(30):47-48
记得第一次看见她,是在初一。那时的我内向,一个人站在过道上,望着蓝蓝的天空。“你喜欢蓝色吗?”一个女孩站在我面前,蓝色的发卡,蓝色的外衣,看来她酷爱蓝色。迎合一下她吧,我点了点头。“太好了,我也喜欢蓝色,交个朋友吧。”她伸出手。“好啊。”我也伸出手。“嗯,你知道我为  相似文献   

20.
柳暗花明     
<正>同桌问我,为什么会喜欢写作文,而且总能洋洋洒洒地写出好长的篇幅。而他最头痛写作,常常冥思苦想大半天,也挤不出一个字来。同桌向我求助:“我们的学习生活简单又枯燥,每天都在重复,有啥原创可写?为啥每次写作文,我都有山穷水尽的感觉?”莫名地,“柳暗花明”四个字跳了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